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关于开展《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5年情况工作总结

来源:市文新广局 发布时间:2014-12-18 10:0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现将我局5年来开展和实施《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情况工作总结如下:

5年来,我局认真按照《纲要》目标要求,努力推进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和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特别注重抓好文新广重点工作的推进和开展。

一、认真贯彻执行《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宣传版权保护。全力打击和查处侵权盗版行为。5年来共收缴侵权盗版光盘5万余盘件,收缴盗版图书1000余本(册),没收非法销售各种报刊杂志3000余本(张)。2011年到成都登记版权数量1件、2012年2件、2013年5件。虽然数量很少,但登记率增长快。

二、全力推进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使用工作。

到2009年,我市继续推进四川省第二批重点企业推正(试点)工作,当年计算机软件登记量只有650件(套)。2010年10月开始,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要求,全力开展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推进使用工作。到2010年底,全市政府机关80个单位(含8个区县政府机关325个推正单位和72个市级以及党群各部门、人大、政协各机关、政法系统各单位)计算机软件登记量为1985件(套)。2011年增加到4239件(套)、2012年又增加795件(套)、2013年再增加1139件(套)。全市累计达到8808件(套)。经省上检查验收,全面完成了推正工作任务。

三、努力抓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

2008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荥经砂器烧制技艺、硗碛多声部民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我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2011年成立了市非遗保护中心,从资金和人员上保障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定了《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岗位职责》,为全市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相继成立荥经砂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传习所。积极探索南路边茶生产性保护工作,编制印发《南路边茶(藏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总体规划》。以活动为载体,加大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和宣传,为非遗保护酿造良好氛围。编辑出版非遗保护集萃《雅安印象》,为我市非遗保护传承留下珍贵的文献资料。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保护有法可依。到2013年,我市甘玉祥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四、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版权行政执法人员不断增加。

2009年版权行政执法人数只有39人,2011年增加2人,2012年全市落实机构编制56人,当年增加37人,2013年又增加至11人。全市累计到岗人数50人。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1、对《纲要》的宣传报送力度有待加强。

2、推正等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继续加强督查指导,防止反弹。

3、版权登记工作未真正开展,今后应逐步开展此项工作。

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

2014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