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开展庸懒散浮拖和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来源:市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4-12-01 15:12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一、整治目标

刹住不为之风,解决干部精神不振、为官不为问题,着力整治灾后重建中不敢担当、重建推进不力、破坏发展软环境、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整治重点

(一)“为官不为”专项治理

重点整治:

1.为官不为,害怕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尤其是碰到容易得罪人、出问题、惹麻烦、有难度的工作能躲就躲,缺乏担当;(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察局)

2.退出领导岗位后不干事,不上班,工作松懈。(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二)重建保障专项治理

重点整治:

1.在灾后重建中,党员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投标,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察局)

2.要素保障不力,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部门各自为政,不主动配合,制约重建项目顺利推进;(牵头单位:市重建办,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住建局)

3.党员干部利用职权为中标施工企业推荐材料供应商,包揽工程,谋取私利;(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察局)

4.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带头当征地拆迁“钉子户”,参与或怂恿他人阻工。(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察局)

(三)投资环境专项治理

重点整治:

1.不讲诚信,承诺事项不能如约兑现,政策执行难,影响政府公信力;(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

2.审批繁琐,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互为前置条件,推诿扯皮;(牵头单位:市法制办)

3.拖沓懒散,对招商引资项目未代办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致使项目不能尽快落地;(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

4.吃拿卡要、强制或变相强制介绍中介服务、承揽工程(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察局)。

(四)便民服务专项治理

重点整治:

1.办事不公开,应告知事项不一次性告知,让办事群众来回折腾;(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

2.办事服务大厅办事找不到人,“两集中、两到位”不落实,值班、带班流于形式,外出去向不公示,职位代理、代办缺乏;(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

3.门难进、脸难看,设门禁系统,对办事群众态度粗暴、蛮横等行为。(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察局)

三、整治措施

(一)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建立健全问题线索排查机制,重点从信访反映、上级通报、领导批评、网络舆情、媒体报道中查找问题;有计划地深入到容易发生作风、效能等问题的领域和环节开展明察暗访,着力发现存在的问题;以“12388”、“96960”等举报电话为平台,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积极收集反映问题。

(二)跟踪督办,整治问题。各责任单位要积极发扬“钉子”精神,务求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取得实际成效。建立问题处理台账,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录入台账,挂牌督办、销号管理,督促整治。

(三)查处典型,形成震慑。坚持有案必查、有责必问、违纪必肃,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查处力度,及时通报曝光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形成有效震慑效果。各责任单位要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需执纪问责的问题线索。

(四)民主测评,转变作风。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向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对述责述廉对象进行民主测评,强化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和廉洁从政意识;对各级各部门行业开展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将民主评议结果作为部门行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指标,作为领导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深化《阳光政务电视问政》热线节目,进一步畅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遏制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提高行政效能。

(五)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坚持查教结合,对典型案件开展剖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坚持查纠结合,既问责人,又纠正事,确保责任追究和问题整改“双落实”。坚持查防结合,针对突出问题立行立改,建章立制,源头治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