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不断加强档案利用体系建设,积极主动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社会效益显著。一是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挖掘、整合现有馆藏资源,优先安排馆藏民生档案的整理、编目和数字化加工,提高民生档案查全率、查准率;二是加强档案利用服务窗口建设,查档服务形式多样。对外公布了档案利用指南,坚持开展函查、电话查询、网上查询以及周末与国家法定节假日预约查档服务,开通下岗职工、特殊困难群体查档绿色通道,执行利用档案零收费,以“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腔热情”服务方式为查档者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查档者的需求;三是积极服务灾后重建工作。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积极为灾后重建提供资料和信息服务。特别是在灾后重建的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上,积极出力使劲,做出档案系统在灾后重建上的应有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查档服务上万人次,利用档案上万卷(册),取证上千件,为全市灾后重建,为企业职工证明低保、社保、医保、工龄、学历、婚姻状况,为解决土地、山林、房屋纠纷,为党政机关工作查考、编史修志等提供了大量充分有力的原始凭证和参考资料,切实维护了民权、服务了民生,充分发挥了档案馆的公共服务效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