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创新社会扶贫机制,搭建有效沟通协调平台,积极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汇聚,共同推进爱心慈善事业在灾区重建中不断发扬延伸,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一是积极探索电商产业扶贫,支持雅安地震灾区重建。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首个“扶贫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国际美慈组织及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在阿里巴巴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新浪微公益、菜鸟网络等合作伙伴协调支持下,借助聚划算平台策划发起“1017·雅安正能量”主题线上推广活动,向全国推介雅安地震灾区特色农产品猕猴桃,探索基于市场化的产业扶贫模式,倡导网友以参与购买的方式支持灾区产业恢复重建。三天活动期共实现在线销售近7吨、交易额近21万元。
二是共享“四川爱心扶贫网”平台,搭建特困农户与爱心帮扶力量无缝对接的“爱心帮扶直通车”。10月17日,我省正式启动“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大型公益活动,并开通“四川爱心扶贫网”平台,成为承载社会扶贫热情的“直通车”。目前,已从全省161个县先期报送的1300多户贫困户中确定300余户录入平台,成为首批等待社会结对认亲、爱心帮扶的贫困户。其中,雅安市有23户特困户录入平台。
三是强化对接帮扶互动,省级机关(单位)定点扶贫成效明显。今年,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电大渡河电力公司继续定点帮扶我市汉源县。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帮助引进五家龙头企业在汉源发展药材种植超过5000亩,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发展;捐建3户“4.20”灾民农房重建。国电大渡河公司已捐款600万元,援建大树镇松林村公路改造、农田土地整理、风貌塑造等项目,下步将继续援建600万。
四是依托栋梁工程,资助农村贫困学子。今年我市共计30名贫困大学新生获得四川省扶贫基金“栋梁工程”奖学金资助,每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一次性资助3000元,受助金额共计 9万元。
五是以援建项目为载体,切实解决灾区困难群体实际问题。我市积极主动服务协调,让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向雅安地震灾区、贫困地区汇聚,201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累计援建雅安灾区项目资金696万元,其中,300万元用于在芦山、天全、雨城、荥经四县启动“助明计划”,通过救助的方式使贫困区的弱、斜视儿童得到及时的矫治和治疗。援建汉源县富庄镇联络、永兴村农田灌溉设施项目110万元;援建汉源县料林乡马洛村、富林镇太坪村蓄水池、人饮管道及节水灌溉设施修建160万;126万元用于石棉先锋乡出路村灾后人畜饮水基础设施及产业重建。另衔接落实长江商学院第21期学员公益援建资金112万元,用于宝兴县穆坪镇顺江村桥梁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