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我委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效防范重建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廉洁风险,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建立并形成良好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监督机制。现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围绕灾后重建项目工作,查找在履行发展改革系统职责中的廉洁风险和监管风险,以廉洁风险排查为基础,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制定防范措施,构建预警机制,形成覆盖全委、重点防控、逐级管理、责任到位的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为实现阳光重建、廉洁重建目标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证。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我委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成立市发展改革委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室。
组 长:毕怀东 党组书记、主任
副组长:张豫康 副主任
李 川 副主任
宋剑洪 副主任
单 鑫 副主任
王颖杰 副主任
王 成 机关党委书记
李国军 区域合作办主任
郑 晖 西部办主任
彭 红 铁建办主任
古家军 副调研员
办公室主任:焦其玲 纪检组长
办公室副主任:赵 娟
成 员:各相关科室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由纪检监察室牵头,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机关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宣传标语、标牌制作等);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相关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工作原则和任务
按照《雅安市“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办法》明确的职责任务,按照规范程序、提升效率、预警在先、确保安全的原则。重点在涉及灾后重建项目规划审批、招投标管理、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认真查找风险点,准确界定风险等级,完善工作流程,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办法。通过梳理排查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加强风险防控、严格责任追究等环节,把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贯穿于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各个方面,实现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常态化。
四、实施步骤
我委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从2014年4月开始到2014年10月结束。共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建立机制、深化提高、总结上报等五个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5日—5月15日)
1、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工作任务。按照市惩防办《关于印发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委内涉及灾后重建项目的科室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本实施细则具体要求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人员,并于5月底前上报委领导小组办公室。
2、深入学习动员,提高廉洁风险防控意识。组织动员全委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灾后重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相关精神,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廉洁风险教育,突出抓好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开展灾后重建廉洁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15日—6月15日)
1.梳理排查风险点。根据我委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职能职责,重点对涉及项目规划审批、招投标、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可能存在或潜在的廉洁风险点进行逐一排查梳理。
一是项目规划、审批环节:查找项目规划、审批(核准、备案)过程中的风险点,制定完善项目决策流程,制定完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代可研、实施方案及概算审查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明确项目建设目的、资金来源、开工时间、预计完成时间。查找项目重大变更审批中存在的风险点,建立完善项目重大变更审批制度和工作流程。(牵头科室:固定资产投资科、项目科。协办科室:社会科、农经科、基础产业科、产业科、行政审批科、资环科等)
二是招投标环节:查找应急工程时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查找招投标监管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和完善招投标监管办法;查找工程量变更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和完善工程量变更管理办法。(牵头科室:招投标科)
三是竣工验收环节:查找对项目进行国家验收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完善验收流程。(牵头科室:固定资产投资科)
2.科学评定风险等级。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产生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判断,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确定三个风险等级,区分轻重缓急,实施分类防控管理。一级廉洁风险,是指容易造成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可能出现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级廉洁风险是指容易造成一般违规违纪行为,可能受到内部责任追究,被党纪政纪处分。三级廉洁风险是指容易造成轻微违规违纪行为,被通报批评,诫勉或提醒谈话。各牵头科室根据风险点的不同性质、重要性、发生概率等内容,对风险点进行等级划分,归纳整理,并于6月底前将《廉洁风险点排查表》报至委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建立防控机制阶段(6月15日—7月15日)
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监控和处置等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行为实施有效控制,形成以人为点、以工作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1、突出前期预防。一是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深化“廉政教育大讲堂”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二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教育对象上,以党员领导干部和涉及灾后重建项目规划审批、招投标等重要岗位的干部职工为重点,加大遵纪守法教育的力度,使“三个重点”人员增强防范意识。三是把握教育的时机。如重大项目实施、干部职务变动、个人重大事项等时机,早打招呼,早提醒,防患于未然。四是制定个性化提示函,实时提醒。在灾后重建的关键环节,向涉及的单位或个人发出个性化定制的提示函,告知其相关规定、规范程序和可能出现的廉洁风险。
2、着眼中期监控。一是加强信息收集和筛选。通过民主生活会、政风行风评议、群众评议、信访举报、行政投诉、组织开展全面检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和途径,收集灾后重建实施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信息。并对收集到的各类风险信息进行反复筛选,科学分析,综合评估,准确判断各类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二是及时进行预警。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风险信息,按照谁发现谁反馈的原则,及时向相关单位、科室或个人反馈预警、提醒告知、化解风险。
3、强化后期处置。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要视情节严重程度做出处理,防止廉洁风险演化为违法违纪行为。分别实施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责任追究四项措施,构建“三书一追究”的廉洁风险处置机制。对于情节轻微、接近风险临界点的现象与行为,及时发出《廉洁风险警示提醒书》,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对发出的预警信息作出如实说明。对于警示提醒后仍未纠正、情节较轻的,及时发出《廉洁风险诫勉谈话告知书》,进行诫勉谈话,纠正错误倾向,终止错误行为。对于诫勉纠错后仍未改正,已经超越风险警戒线,有明显错误现象和行为,但不构成违纪违规问题的,发出《廉洁风险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对疏于监管和隐瞒风险信息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造成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4.加强监督检查。充分整合各方面的监督资源,拓展监督渠道,深化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加大对干部职工履行防范承诺,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日常监督力度,对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强化权力运行公开,把信息公开作为监督的重要手段,重点加大对灾后重建政策、项目、资金等信息的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
5.完善制度建设。全委将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明确工作运行程序和权力运行轨迹,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有序、可行管用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制度执行力,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防范措施,并进一步修订完善《雅安市发改委工作规则汇编》,突出抓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领域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以人为点、以工作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洁风险防范工作态势。
(四)深化提高阶段(7月15日-10月15日)
1、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委灾后重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充实和完善廉洁风险信息库。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灾后重建任务和预防腐败新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调整、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要求、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等,建立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动态管理制度和修正优化机制,及时调整、完善廉洁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实现对廉洁风险的动态管理。
2、建立预警处置机制。针对风险点易发的重点环节,通过舆论监督、效能监察、信访举报等渠道,全面收集廉洁风险信息,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综合运用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责任追究等处置措施,及时化解廉洁风险,避免发展成违纪违法问题。
3、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委灾后重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廉洁风险防控运行机制质量、效果进行评估,将执行制度的情况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对制度不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要及时指出、责成整改,保证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开展防控机制工作,导致科室和工作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总结上报(10月15日-10月30日)委灾后重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10月30日前,将实施细则、风险排查、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廉洁风险防控整套资料梳理、汇总、归档,并报市纪委预防腐败室。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科室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开展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紧密联系发改委工作实际,重点抓好项目规划审批、招投标管理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各科室对排查出的廉洁风险点,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制度,增强制度可操作性,研究廉洁风险的防控措施,增强廉政风险的防控力度,要把防控机制建设融入发改委工作的全过程,以重点带全面,以关键促整体,确保灾后重建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三)坚持依法依规,结合实际、注重创新。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遵循权力运行的规律,规范权力行使的环节和流程,紧密结合当前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新形势下做好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