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构建“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格局着力改善民生

来源:市扶贫移民局 发布时间:2013-12-24 16:20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雅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着力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始终把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作为首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构建“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新格局,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省下达我市新十年扶贫解困目标任务为减贫23.66万人,截至目前,已减贫12.6万人,占任务总数的53.25%。
  一是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强化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深入贫困村,对全市贫困状况进行调研,研究提出做好我市贫困村灾后科学重建及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举措。结合雅安实际,编制完成《雅安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逐步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转变,与全市同步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把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结合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按“北茶竹,南果蔬”区域布局,大力实施产业发展,突出茶叶提质增效,着力抓好蔬菜产业,加强水果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林下特色养殖,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产业,综合开发现代林竹业,继续打造贫困乡村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努力促进贫困地区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到2020 年,初步构建“跨乡联县”的特色支柱产业区域。
  二是突出扶贫攻坚重点,把地震灾区、大中型水电站库区、民族地区、中高山区作为全市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抢抓“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机遇,编制实施贫困村灾后重建、移民后续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中长期规划,聚集政策、项目和资金,强力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市6县(区)190个贫困村进入省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按照目前资金切块方案,190个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为3.8亿元;规划内容主要为恢复重建贫困村村内道路、小型提灌设施、人畜饮水、清洁能源以及贫困农户的产业恢复等。中国扶贫基金会编制完成“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总体规划初稿,涉及雨城、名山、天全、芦山、宝兴等五县(区)42个贫困村,拟援建资金9600万元。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生计、小微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村级社区、公共服务和小额信贷等项目。
  三是充分发挥各类扶贫力量的作用,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专项扶贫方面,除全市190个贫困村进入省灾后恢复重建专规外,加大市、县两级财政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投入,每年在市、县(区)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扶贫方面,主动衔接落实好省级部门和企业定点扶贫解困工作;建立市、县(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行业项目资金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要求涉农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直接投向贫困地区;建立市、县(区)部门定点帮扶贫困村、民族村、库区移民村和党员干部“一帮一”帮扶困难户制度,促进贫困村和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社会扶贫方面,借助“4?20”芦山强烈地震,搭建各方参与的扶贫攻坚平台,充分利用中国扶贫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社会资源,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