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充分整合和发挥社会力量的帮扶作用,积极参与灾后科学重建

来源:市扶贫移民局 发布时间:2013-12-24 16:04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灾后重建项目多、任务重、资金缺口大、重建时间长,仅仅依靠政府力量难以解决。扩大资金来源,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灾后重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是解决灾后重建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为科学有序开发贫困村灾后科学重建工作,市扶贫移民局主动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友成基金会等社会援助机构对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帮扶作用,整合社会资金,把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工作统筹结合,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是多元投入,促进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增加。除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中用于190个贫困村的重建资金和向省争取的财政扶贫资金外,中国扶贫基金会拟援建资金9600万元,用于雨城、名山、天全、芦山、宝兴等五县(区)42个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友成基金会拟援助芦山、宝兴、汉源、石棉等四县16个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目前正处于规划编制前期准备阶段。通过多主体参与,多元投入,确保重建资金有效利用,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使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整合资源,加快群众增收步伐。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坚持把恢复重建与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同部署,同落实。积极主动,协调配合,搞好贫困地区灾后重建项目的监督实施,大力培育优势产业,有力促进贫困村经济快速增长,群众收入明显增加。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使贫困村发展后劲增强。围绕灾后重建三年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标任务,开展典型村规划,力求在发展思路、产业、措施和投入等方面有新突破,起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