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56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推进“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科学重建的环境影响评价行政审批工作,市环保局以快接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争取向上要政策,向下放权限,出台灾后建设项目审批指导办法,实行24小时行政审批值班,24小时办结的行政审批新举措。
一、向上争取审批授权
环境影响评价行政审批是环保部门依法承担的一项重要行政许可审批职能,也是雅安所有灾后重建项目必须的一项行政许可手续。市环保局专门组织召开全市灾后重建环保工作会、灾后重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专题研究会,充分研究讨论灾后重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以书面和口头等方式积极向省环保厅报告,请求省厅下放环评审批权限。9月12日,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以“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期间环评审批及“三同时”管理工作的函”下放了七个大类,32个小类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极大地支持了我市灾后重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快速实施。
二、大幅提高审批效率
为准确把握省厅下放的审批权限,切实抓好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确保灾后恢复重建顺利开展,市环保局加强了对市区县环保审批工作的指导,专门制定了《雅安市科学重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指导意见》,明确市区县了职能职责,对灾后重建项目实行环评审批分类管理:对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授权审批的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实行初审转报;对四川省环保厅授权审批的报告表类项目实行专家技术评审和初审转报;对省环保厅授权审批的报告书类项目由市环保局负责审批;要求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要对本辖区范围内的,纳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项目要提前掌握,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衔接,对属于省环保厅审批的项目,要及时告知项目业主单位,提供咨询服务,配合做好上报审批工作。简化了审批操作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
三、专题培训,提高审批质量
市环保局充分认识到灾后恢复重建中环保工作,特别是环评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为确保灾区科学重建,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切实有效推进灾区科学重建,解决灾后重建环评审批人员不足、经验不足等问题,主动与省厅联系并得到省厅大力支持,专门为雅安市举办了“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专题培训”和“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及生态建设专题培训”两期环保专题培训。以灾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及“三同时”管理为重点,精心设置了《坚持依法开展环评审批、服务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价与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工作中需重视的几个问题》、《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要求》及《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程序》等课程。组织市区县环保局长和部分重点灾区县政府分管领导,实地考察丹棱县杨场镇狮子村新村聚集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顺龙乡场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丹棱镇兴隆村一户“两池”治理农户生活污染项目,蒲江县生态村落、生态家园和有机茶基地建设,座谈交流学习了蒲江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主要经验,对灾后重建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通过开“小灶”培训的形式,提高了雅安环保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灾后重建环评审批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市局审批人员,面向区县直接审批
按照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由省厅下放市级的审批权限,不能再下放到县级的规定。我市2300多个项目的环评审批将全部集中在市环保局,势必影响环评审批进度,也影响灾后重建项目进度。市局在认真研究当前形势和有关政策后,果断决定紧急抽调市县各环保部门主要力量,由局党组书记直接指挥,组成灾后重建项目环评审批办公室,分民生类、产业类项目两小组,全面负责灾后重建环评审批工作。区县行政审批人员直接到基层代市环保局从事行政审批职能,环评审批直接下到基层。所有领导也定期到基层掌握审批工作进度,解决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亲自审批一批项目,踏实推进灾后重建环评审批工作。
五、现场办公,推进审批
环保局为保证在5个月的时间内实现全市2300多个项目全面开工,市局党组书记带领行政审批相关人员赴芦山、宝兴、天全、荥经等地开展现场办公,对县环保局当前存在的紧迫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对省环保厅下放我市的行政审批权进行深入解读。一是灾后恢复重建行政审批作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点都不能拖,必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制,并亲自参与审批工作,遇到的技术难题由市环保局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如因其他部门工作迟滞影响行政审批进度,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书面报告;二是对居民集中安置点项目要切实关注地质灾害的预防,审批手续上要有预案,其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的保护要作为重点关注,公路、桥梁等恢复重建项目生态保护措施要齐全;三是农村医疗机构恢复重建项目的打捆审批工作,医疗废水、废物集中处置措施要明确、严谨、合法,切实做到“要素齐全、保证质量、程序不减,时间缩短”;四是对于教育类恢复重建项目,要把实验室、餐厨的废弃物处理作为重点,审批文件中要按照技术要求,明确标准;五是县环保局的灾后恢复重建行政审批进度要每半月向市环保局保进度,市局定期督导检查,以确保环评审批工作的顺利推进。
六、新举措,提高审批效率
为保证“4.20”周年所有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开工,市环保局以快接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实行行政审批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所有灾后重建项目能及时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对纳入恢复重建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登记表的项目,由市环保局根据县(区)环保局初审意见在24小时内直接出具审批意见。新举措极大地提高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市局已出具审批意见的项目有180个。
七、严明纪律,实行绿色审批
市环保局在灾后重建项目环评审批中,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严格执行市环保局制定的“六不准、六不允许”廉政规定。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向企业等管理服务对象发放测评表和廉政监督反馈单,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对于环境敏感区域(居民集中区、环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的建设项目认真组织专家评审,确保公众参与权与知情权,努力在环评审批中实行绿色审批。
雅安市环境保护局
2013年12月3日
)?x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