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6日,雅安市体育局分管群众体育工作领导与市财政局有关领导一同视察名山区茅河乡和多营镇公共体育设施使用情况,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两局领导共同视察,标志着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开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全民健身体系发展新格局。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全民健身体系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雅安市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民健身路径和村级体育设施覆盖面加大,对改善全民健身条件、提高竞技体育训练水平、发展体育本体产业、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市群众体育人口迅速增长和城市居民体育需求不断扩大,体育场地与健身人群之间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特别是,体育场地数量仍显不足、城乡差异明显、县区本级设施匮乏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产生了制约。按照我市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体育生活化社区目标,我市城区体育场地人均面积应大于1.08㎡,。
当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充分发动、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全民健身是面向全民的公益事业,需要政府主导,各行业、各系统、各部门协同配合,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体育局将会协同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住建规划局、农业局、水务局、教育局等部门一同打造社会公共事业大繁荣局面。对于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工作,做到认真贯彻国家总局、省局关于农民健身工程的安排部署,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发动各(企)事业单位、各部门及个人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其内部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开放力度。学校场馆也是体育公共设施开放的一大阵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将视线投向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依托他们现有体育场地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逐步扩大向社会开放场馆学校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