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芦山地震发生后,汉源县打造灾后审批“快车道”,开通三项“服务”方便群众,坚持“特事特办”,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行政效能,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一是开通“绿色服务”,行政审批提速增效。抗震救灾期间,政务服务中心各办事窗口立即为受灾群众开辟“绿色通道”政务服务,确保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县公安局窗口制定受灾群众“绿色通道”办证服务流程,现场解答、解决受灾群众申办事项13项,收集了意见和建议8条,接待群众咨询30余人次;县工商局窗口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通道”办证服务,提前0.5个工作日完成了全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汉源县阳光果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注册工作;县药监局窗口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审批前移,一次性审批办结;县卫生局窗口简化办事程序,为受灾群众开辟绿色通道服务,切实为人民服务,办事群众送来“热情服务、一心为民”锦旗。
二是开通“直接服务”,面对面服务群众。充分利用“局长进政务大厅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采取不同形式创新窗口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改革行政审批权力,提高即办件比率。抗震救灾期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在窗口接、办件152件,接待办事群众咨询320件,受到办事群众高度赞扬,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三是实行“特事特办”,行政审批办事不过夜。及时成立灾后恢复重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协调领导小组,要求各进驻窗口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办事不过夜”原则,将灾后重建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减少审批程序,单独制作办事流程,需多个窗口并联审批的由政务中心办公室协调,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为群众办好事,切实为受灾群众提供高效的服务。
四是实行“5+2服务”,行政审批周末不耽误。“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县政务服务中心为办事群众提供“5+2”服务,取消节假日和周末,全部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切实方便群众、服务群众。4月20日以来,行政审批提速40%,办理提速94.77%,按时办结率100%,现场办结率达98.2%,平均办结时间0.68个工作日,群众评价率、满意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