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雅安银监分局针对西部偏远地区村级支付结算难问题,结合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工作实际,强力督促辖内机构不断推进支付渠道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积极满足“三农”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农行雅安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分局相关要求,积极实施“惠农”“利农”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村村有转账电话,户户有惠农卡,做到机到村,卡到户,钱到账,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初见成效。截至2011年7月末,该行共发放惠农卡11.25亿张,累计向3164户农户授信9965万元,累计用信1.86亿元。县域累计布放商用POS机230台,布放转账电话3969台,开通惠农卡助农取点660个,实现交易笔数2.81万笔,交易金额达612万元,其中在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布放转账电话124台,布放惠农卡助农取款服务点98个,覆盖40个乡镇73行政村。
一、主要做法
一是依托“三个产品”。针对偏远地区村级金融服务特点,该行推出新产品来为之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惠农卡是该行面向农户发行的银联标准借记卡产品,它除具有基本金融服务功能外,还向持卡人提供农户小额贷款载体、财政补贴代理等特色服务功能,并减免优惠一定的金融服务收费。农户小额贷款具有贷款方式灵活、用款方式灵活、节省利息等特色。2008年以来,该行已向3161户农户累授信农户小额贷款9949.7万元。转账电话便于惠农卡持卡人需要支取小额现金时,可通过其转账功能将惠农卡上资金转到转账电话签约客户绑定账户后,由转账电话签约客户将等额现金交付惠农卡持卡人。
二是强化“三个合作”。 强化与供销社“新网工程”合作。与雅安市供销社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借助“村村农家店”“庄稼医院”“综合服务社”等平台,实现供销社商品流通网络与该行资金网络有效对接。强化与商务部门“万村千乡”连锁店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合作。与雅安市商务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商务局管理的“万村千乡”连锁店、加盟店、服务中心全面布设转账电话、POS等设备,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强化与龙头企业合作。在全市69户市级(含)以上龙头企业中按50%的覆盖率确定支持重点,培育特色产业链:打造林竹产业链, 向四川中天地木业有限公司发放2.31亿元林权抵押贷款,支持其建成基地林25万亩,年均产值2亿元以上,解决天全、芦山、荥经等县域8000余农民就业,带动5万农户增收致富;打造茶叶产业链,通过创新租赁方式,引导茶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支持西藏朗赛、茗山茶叶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辐射带动16.2万农户稳定增收;打造农产品加工和中药材产业链,大力支持五丰黎红、科创药业和南京医药等龙头企业发展“基地——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模式,实现资源就地加工和增值。截至7月末,该行累什投放产业化贷款4.37亿元,其中:投向名山茶叶产业链1.38亿元,投向天全林竹产业链2.31亿元,投向宝兴石材产业链0.41亿元.产业效应凸显。
三是确保“三个到位”。 组织领导到位。市分行成立实施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暨推进惠农卡助农取款服务领导小组,各县支行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和人员,落实责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扎实做好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惠农政策到位。该行在每个助农取款支付点布放的转账电话和验钞仪都实施免费安装,并积极与电信局协商合作实现转账电话和POS商户电话费五折优惠,有效降低助农取款代理支付点的交易成本;对惠农卡助农取款服务、农村“新农保”等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取的收费给予优惠,取消惠农卡客户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保证农民用得起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宣传培训到位。加强对代理点人员的全面培训,做到业务操作熟练,政策解释到位。制作助农取款点标识牌和惠农卡服务指南,通过宣传介绍、现场演示、客户体验等多种形式,累计培训农户5000多人次。建立签约商户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定期对签约商户的履约情况进行,对不符合条件的商户及时退出;定期对电子机具进行维护,对交易过程、交易记录、交易资金等交易数据的分析和监管,防范不法行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措施
一是发卡和转账电话成本过高。该行发放惠农卡时花去大量人力成本和交通耗费,且发放的惠农卡已免去农户的开卡工本费,该行已发放11万张惠农卡,投入资金近110万元。目前,该行共布放转账电话和验钞仪各3000个,成本近300万元;每个助农取款支付点平均成本近2000元,共计布放支付点700个,成本近140万元。二是复杂多样的山地地貌造成布点进度缓慢。由于雅安地处四川西部偏远地区,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素质较高合作伙伴和收集相关资料难度较大,一定程度影响助农取款服务点布放进度。三是小额存现功能未开通营销服务力度。助农取款服务点不能进行小额存现功能,制约了对西部农村地区的服务领域的发展。
目前来看,由于每张卡上锁定存款很少,单纯从盈利上来测算,农行雅安分行在推动“惠农”“利农”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初期为亏损,但该行充分认识到其肩负“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使命,积极利用其独特的城乡二元客户结构和覆盖城乡的金融网络优势,通过持续的稳健经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创新“城乡互动”的盈利模式,进一步扩大渠道建设。同时,该行还积极与当地政府协调沟通,取得其有力支持,当地政府将把新农合、新农保等各种支付款项通过该行支付渠道进行结算,从长远来看,这将给该行会带来较大盈利,切实达到农户、地方政府、银行“三赢”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银政合作。密切与人社局、卫生局、农村工作部(农办)、林业局等的合作关系,依托新农保、新农合等代理项目带动惠农卡发卡,以惠农卡为平台代理财政各类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为县域业务发展以及筛选培育优质客户群体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坚持支持地方经济。积极支持批发市场商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农户扩大规模,择优扶持农业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多种经营户发展专业经营。把惠农卡与农户贷款衔接,与结算、理财等金融服务衔接,为农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积极向地方政府、银监部门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和理解;加强与新闻媒体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决不能出现影响农行声誉的负面报道;进一步调动签约客户的积极性,巩固和提升该行积极承担服务“三农”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