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来源:市供销社联合社 发布时间:2011-08-16 09:5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今年上半年,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供销社的关心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开放推进年”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助农增收”工作职能,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基础,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继续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1-6月全系统实现经营服务总额10.13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销售总额实现4.33亿元,同比增长14.6%;商品交易(批发)额实现1.81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利润1032万元,上缴国家税费841万元;目前,全系统已建成各类经营网点3582个,新增135个;发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新增8个;培训农民实用技术人员6850人次;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省政府出台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0]20号)文件,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快我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解决了一些制约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赋予了供销社在新时期的地位和职责。全市供销社系统采取多种形式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一是多次组织全市供销社系统进行座谈,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理清了供销社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新时期供销社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增强了做好新时期工作的信心。二是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出台了《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雅府发[2011]11号)文件,进一步落实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供销社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把落实文件精神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条主线,努力把文件中“三个坚持、三个创新、三种力量、五大任务”的总体要求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实践。

(二)服务三农,切实推进各项业务工作

1、“新网工程”成效显著

按照中央关于“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的要求,我们把“新网工程”建设作为创新经营方式、推进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新增规范各类经营网点135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3%。其中:农资连锁网点60个,日用消费品网点17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个,再生资源网点30个,烟花爆竹、医药连锁网点27个。

2、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我社紧紧抓住省社扶持“三农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建设的有利契机,以“规范渠道、规范管理、规范品牌、规范标准、规范服务”为重点,着力提升、完善、打造一批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综合服务网点——庄稼医院和农村综合服务社。今年,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市七县一区全面展开,拟建设庄稼医院254个,其中县级5个,乡镇级206个,村级134个;综合服务社81个,预计总投资2414万元。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持续稳定。今年,全系统进一步加强全市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建设,密切关注化肥供应和价格变动趋势,加强对化肥的库存,努力做到我市春耕生产季节有肥可供,并认真开展农资“两放心、三到户”活动,积极协助和配合有关部门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查坑农损农案件,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上半年,全市供销社系统销售各种化肥3.54万吨(其中:氮肥1.97万吨、磷肥0.44万吨、复合肥0.89万吨、钾肥0.24万吨);农药1106吨;农膜197吨以及销售了部分农机具,确保了全市农业生产的需求。

3、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省社“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处理工作会议”精神和雅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市供销社系统大力推进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工作。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已对各县(区)乡镇主要领导、村负责人和保洁人员开展了农村可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处理工作等相关知识培训 86余次,培训人员13200余人次。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手段,对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发动,印制和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8万余份。目前,石棉县供销社作为省社示范点斥资50万元组建成立了鑫科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投入15万元建成以村级活动室为载体的50个行政村回收点。 我社按照雅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建议在对岩镇龙岗村规划建设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占地100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50亩,二期占地50亩。市场内设废旧金属交易区、旧货交易区、生活废品交易区、废旧机电设备区、经营管理保障区等。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已新建和规范乡(镇)级回收站51个、村级回收点240个。后续将建乡(镇)级回收站20个,村级回收点169个。所有县、乡(镇)、村回收网络将严格实行 “六统一”进行管理。

4、专业合作社建设日趋规范

全市供销系统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切入点,始终坚持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的指导思想,坚持推行专业合作社以主导产业为支撑,建基地、联农户、进市场的基本发展模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积极发展和规范专合组织建设,取得良好成效。1-6月,在各级供销社的指导和领办下,全市供销系统新发展并经工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8个,总数达到57个,入社农户5400余户,带动和服务农户10万余户。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正在开展“全省供销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活动,旨在通过此项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全市供销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规范化管理,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推进市场化对接,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活力、市场竞争力、带动力和影响力,达到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求真务实,倾力打造“蒙顶山茶”品牌

我市茶业协会、藏茶协会紧紧围绕发展壮大雅安茶产业,倾力打造“蒙顶山茶”品牌,通过深入茶叶企业调查研究、组织茶企业参评参展、借助媒体宣传报道等方式积极有效地推动雅安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半年,协会按照“区域品牌+企业形象”的思路,组织我市多家茶企业以“蒙顶山茶”展团形式参加了2011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2011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和2011中国贵州国际绿茶茶博会。在北京展会上,宝兴县海鑫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有机红茶”荣获第二届“觉农”杯名茶评比金奖;在上海展会上,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选送的“味独珍”牌蒙顶黄芽荣获“2011全国名优茶评选”金奖;雅安蒙顶山“龙行十八式”茶技表演队荣获茶艺表演第一名;在评选金牌展团(商)活动中,雅安市茶业协会(雅安市·蒙顶山茶展团)被大会组委会授予“金牌展团”荣誉称号;通过参展,企业现场销售及达成意向性协议销售金额共达1640万元。今年初协会组织召开了第六届雅安茶业经济年会,年会邀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张士康院长作了“雅安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专题讲座,并开展了雅安市“十强茶企”、“十大茶事”、“十佳茶人”和“十佳茶论”评选表彰活动,在业内造成较大影响。协会成功了举办“福窝·蒙顶山杯”第三届斗茶品茗大赛,共有26家企业47个茶叶样品参赛,最后评出蒙顶黄芽、蒙顶甘露、蒙顶石花、散藏茶、紧压藏茶金、银、铜奖各一名及创新奖5名。

(四)强化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社有资产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发展的根基,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如何管好用好、开发经营好社有资产,对供销社生存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省社关于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的意见,强化社有资产管理。一是制定了《全市供销社系统社有资产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提高社有资产的经营效益,规范了管理行为,确保社有经营性资产的安全完整。二是拟定了电子商城门面出租方案,从2012年起对到期的门面实行透明、公开、公证拍租,严格按拍租程序办理,实现效益最大化,增加财政收入。三是创新社有资产的管理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对社有资产进行盘活,促进社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实现社有资产的优化配置,促进社有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四是强化对参、控股企业的资产监管,切实履行股东职责,完善和健全参、控股企业董事会和股东会的决策机制,以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全资、参股、控股和开门开放办社企业36个,资产总额42483万元,固定资产净额14407万元,实收资本12508万元,2011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1032万元。

(五)措施落实,维护系统安全稳定

全市供销社系统结合工作实际,以烟花爆竹、防汛、防突发事件、消防安全工作为重点,以排查隐患为切入点,抓住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关键部门、关键企业、关键岗位,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收到良好效果。一是将烟花爆竹安全经营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上半年,我社会同市安监局和公安局联合组织全市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负责人实地考察供货企业并投票表决,最后确定四川省广汉金雁花炮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为我市2011 -2012年度烟花爆竹定点供货单位,并与公安、安监、工商等多个部门对我市烟花爆竹经营市场进行了清理整治。二是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我社定期不定期的对“两个市场”和机关大院开展人防、物防、技防工作检查,积极参加所在社区治安防范和出资支持群防群治工作,单位办公区、宿舍区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和泄密案件。三是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及时办理涉及稳定的相关工作。认真对待群众来访,做到耐心宣传解释,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解释、反映和协调,有效避免了矛盾扩大;春节期间,我社出资5万余元,走访慰问了联系村、计生户、帮扶户、贫困党员、困难户;走访慰问了企业军队转业干部、企业离休干部、离休干部遗孀、原改制企业170多名退休职工、贫困党员和特困户;协助落实了改制企业军转干部、离退休干部待遇。上半年未发生一起集体上访或到省进京上访,整个系统和谐稳定。

(六)改革创新,机关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我社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开展 “四好”班子活动和加强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班子成员廉洁自律。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上半年组织党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业务考察6次,参训人员48人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和国务院[2009]40号、省政府[2010]20号以及市政府[2011]11号文件精神。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七一”建党节活动。组织实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在机关内部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今年6月,机关总支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1名优秀党组织书记受到市委表彰,4名优秀党员和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市直机关工委表彰,1名优秀政协委员受到市政协表彰。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我社结合当前形势,广泛开展形势教育,组织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组织的报告会;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各项活动和第四届机关职工运动会;结合“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等节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妇女和老协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职工到联系村开展帮扶活动;支持结对贫困大学生1名;组织职工外出参加茶事学习考察活动,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强化业务知识和技能;开展了“文明职工”、“文明科室”、“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敬老标兵”、“健康老人”等文明细胞创建活动。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除陋习、树新风”及治理“四乱”活动,明确责任分工和奖惩措施,实行考勤制度。网格化管理工作责任人每天到岗到位,发现乱吐、乱扔、乱倒、乱停乱放车辆现象立即治理,同时加强对“门前五包”的督促检查。

三是老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我社党委非常重视老干部工作,做到了有领导分管、有专人服务、有活动场所、有专门经费、有阅文和通报制度,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得到全面落实。一是组织退休老同志及家属参观考察了姚桥、沙湾片区以及康藏路市场的灾后重建项目;二是组织退休老同志及家属到平乐古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三是组织退休老同志开展了趣味盎然的“七一”建党节活动;四是对2010-2011年度退休优秀党员进行了表彰;五是落实了老同志“四必访”和“三反馈”制度。目前我社老干部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老有所乐。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抓学习,全面提升供销合作社形象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立意高远、气势恢宏,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对我们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推进“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区县社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采取召开中心组学习、研讨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深入学,要精心组织好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把学习讲话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学习实效。各区县社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要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打造过硬队伍,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国务院[2009]40号和省政府[2010]20号以及雅府发[2011]11号文件,是我市供销系统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市供销社系统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吃透精神、把握精髓、狠抓落实。一是要把学习贯彻文件作为今年及整个“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统筹安排,精心谋划,突出重点,全面实施,推动供销合作事业科学发展。二是全市供销社系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贯彻落实意见。三是要加大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纲领性文件的宣传,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抓项目,全面体现供销社“服务三农”实力

全市供销社系统要认真学习、全面了解掌握“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万村千乡工程”等项目政策,要吃透政策精神,熟练灵活运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对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和包装,建立项目库。要按照总社和省社项目要求,按照有关程序搞好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切实做到申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使项目工作接替有序。各区县供销社要积极筹备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省级验收工作;积极争取全国总社的农业综合开发“产销对接项目”;认真实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庄稼医院、农村综合服务社的建设和验收工作;认真做好省级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活动的申报工作和“新网工程”项目申报的前期工作。

(三)抓作风建设,全面推动工作落实

全市供销社系统要继续发扬本系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扁担”和“背篼”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切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扑下身子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坚决杜绝作风漂浮和做表面文章行为。

(四)抓党建,全面促进供销社发展

一是要坚持把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和参加各种警示教育,真正做到廉政教育深入人心,让党员、干部职工在思想上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第一道防线和增强政治敏感性,强化遵纪守法意识。坚持把创建学习型机关与党组织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学习制度,积极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和活跃学习形式,努力把学习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二是要坚持把理论学习教育与经常性工作很好的衔接起来,在经常性工作中继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成果;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机关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三农”的意识,经常性地深入基层,进一步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践行活动,全面塑造能力提升、开拓创新、服务优质、高效务实、清正廉洁的机关形象。三是要坚持以效能建设为抓手,结合科学发展与和谐机关建设,进一步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加强对党员、干部职工的组织领导,开展党、干、群互动,充分发挥机关党群、干群在机关效能建设方面的作用,增强机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