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教育局、雅安中学:
现将《雅安市2011年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县(区)教育局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附件:雅安市2011年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实施办法
二0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附件:
雅安市2011年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实施办法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雅安市2011年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办法
将初中生毕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并进行,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一)考试及考查科目
1、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思想品德、历史、体育、理化实验操作。
2、考查科目: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开设的其它科目。
(二)考试方式
1、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采取闭卷方式,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评卷。
2、体育、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3科,统一标准,分县(校)统一组织现场检测。
3、考查科目由学校负责组织,考查方式由学校确定。
(三)考试组织办法
1、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7科集中统一考试,由市招生办公室组织实施。
2、体育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满分折合40分的办法折合计入中考总成绩。考试检测项目为:投掷实心球、立定跳远、篮球运球和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等四个项目中任选三项进行测试,三项成绩相加折合成体育测试成绩。县(区)教育局汇总成绩并审核,于2011年年5月30日前统一上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名单需纸质和电子表格同时上报)。考试标准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雅安市中考体育测试办法》(另文下发)执行,由各县(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
3、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按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由市电教馆组织实施。
4、所有文化考试科目统一命题由市教科所负责组织。
(四)考试时间
1、初中毕业升学集中考试各科目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12、13、14日进行。
2、体育、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于5月中旬前完成。
(五)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科目(项 目) |
时 间 |
满 分 |
|
语 文 |
150分钟 |
120分 |
|
数 学 |
120分钟 |
120分 |
|
外 语 |
120分钟 |
120分 |
|
物 理 |
合卷150分钟 |
90分 |
|
化 学 |
90分 |
||
思想品德 |
合卷120分钟 |
50分
|
|
历 史 |
50分 |
||
物理实验操作 |
|
10分 |
|
化学实验操作 |
|
10分 |
|
体 育 |
|
40分 |
|
合计 |
|
700分 |
四、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1、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学生综合素质主要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参考学生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和公共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记录等资料及考查科目成绩,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由各县(区)制定并组织实施。
2、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等级方式(A等:优秀;B等:良好;C等:合格;D等:不合格)呈现,不得事先确定等级比例。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在校内进行公示。县(区)教育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审核汇总,于2011年5月30日前统一上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名单需纸质和电子表格同时上报)。
五、学生毕业评价及呈现方式
1、学生毕业评价依据。学生毕业评价由各门学科课程考试考查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构成。学科课程考试考查成绩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生物、地理、体育、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其他考查科目成绩。
2、学生毕业评价呈现方式。学生毕业评价采用等级呈现方式,不得以分数的形式呈现或公布。
3、各学科成绩评价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等级评定标准由市教科所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制定下达。学科考试成绩评价“不及格者”,可申请补考一次,补考命题、考试、评卷由各学校自行组织。
4、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作为学生毕业必要条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是C等及以上方能毕业。
5、学生毕业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学科成绩经补考后仍有3门以上(含3门)不及格者,或综合素质评价D等者,学业评价不合格,不得颁发毕业证书,可准予肄业。
六、录取加分政策
(一)获奖加分
应届初中毕业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报考普通高中享受相应加分,加分计入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录取总成绩:
1、在初中学习阶段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者加5分。
2、在初中学习阶段参加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参与组织的体育竞赛中,个人名次获省前6名者加5分、市前3名者加3分;团体名次获省前4名者加5分、市前3名者加3分。
3、在初中学习阶段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全国三等奖及以上者加5分,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者加3分,获得市三等奖及以上者加1分。
4、在初中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市级以上艺术类竞赛、展览(演),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者加5分;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者加3分;获得市级三等奖及以上者加1分。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5分、3分、1分。
5、初中阶段获全国数理化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5分、3分、1分。
同一考生在上述加分项目中有多项获奖的,只能享受最高加分项,不得累计加分。
考生享受加分,须本人凭获奖证书原件申报,填写加分登记表(见附件),学校初审,县(区)教育局审核(原始材料)汇总,经县(区)教育局教育科(股)于2011年5月22日前统一上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名单需纸质和电子表格同时上报),经市教育局审批并公示后,在划线前计入总分。市教育局不直接受理学校和个人办理的加分手续。
(二)少数民族考生降分政策
1、我市少数民族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户口所在地普通高中,在全市统一划定的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下,分别享受以下录取降分:
(1)石棉县、宝兴县、汉源县、荥经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享受全市普高统招最低控制线下降15分录取。
(2)其他非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经本人申请,县(区)教育局审查批准,可享受招生学校录取线下降5分录取。
2、降分录取以各普通高中招生学校为单位汇总申报,县(区)教育局审核认定后,经县(区)招办统一报市招办按程序办理录取。
七、升学录取标准、升学成绩计算及呈现方式
1、升学录取标准由两部分构成。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理化实验操作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
2、普通高中录取成绩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升学总成绩=“文化科目考试成绩+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体育考试成绩+政策性加分”组成。降分只适用于录取控制线下学生的录取。
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升学录取必要条件。其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是B等以上者方能录取为省级以上示范性高中新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是C等以上方能录取为其他普通高中新生。
4、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川教【2009】249号)要求,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指标按不低于省上规定的比例分配到区域内的初中学校,具体办法见《雅安市招生办公室2011年中考实施细则》。
附件:雅安市( )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加分登记表
二0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附件:
雅安市( )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加分登记表(一)
(市“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登记花名册)
区县教育局盖章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报名号 |
姓名 |
性别 |
学 校 |
获得时间 |
办理人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雅安市( )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加分登记表(二)
(市“三好学生”加分登记花名册)
区县教育局盖章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报名号 |
姓名 |
性别 |
学 校 |
获得时间 |
办理人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雅安市( )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加分登记表(三)
(科技创新大赛加分登记花名册)
区县教育局盖章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报名号 |
姓名 |
性别 |
学 校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次 |
加分 |
办理人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雅安( )市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加分登记表(四)
(“体尖生”加分登记花名册)
区县教育局盖章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报名号 |
姓 名 |
性别 |
学 校 |
获奖时间 |
项目 |
获奖名次 |
加分 |
办理人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雅安( )市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加分登记表(五)
(“艺尖生”加分登记花名册)
区县教育局盖章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报名号 |
姓 名 |
性别 |
学 校 |
获奖时间 |
项目 |
获奖名次 |
加分 |
办理人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雅安( )市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加分登记表(六)
(“数理化学科竞赛”加分登记花名册)
区县教育局盖章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报名号 |
姓 名 |
性别 |
学 校 |
获奖时间 |
学科 |
获奖名次 |
加分 |
办理人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雅安( )市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登记表(七)
(“少数民族考生” 降分登记花名册)
区县教育局盖章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报名号 |
姓 名 |
性别 |
学 校 |
民族 |
加分 |
办理人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