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
第 六 期
雅安市档案局(馆) 二O一O年六月二十四日
工 作 动 态
雅安档案系统灾后重建进展情况
雅安市汉源、宝兴、芦山、石棉4个重灾县档案馆重建项目列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总投资3972万元,总建筑面积12400 平方米。
目前,4个项目实施正整体加速推进,已完成计划投资额的80%,建设进度仍居全省第一。汉源、宝兴、芦山档案馆工程建设主体完工,即将竣工,石棉档案馆正加紧建设。预计2010年底前4个项目将全部投入使用。雅安档案灾后重建将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奋斗目标。
雅安市档案馆五措施努力建设 “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
雅安市档案馆新馆拟于年底开馆,新馆建筑面积5178.5平方米,投资1424万元。
市档案局(馆)提出,要以搬迁新馆为新的起点,坚持以大档案、大开放、大服务、大合作的理念推进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把雅安市档案馆建成“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让雅安档案在服务雅安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高起点建设好新馆,按照国家一级档案馆标准配备以“安全保护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为重点的档案保管保护设备设施,确保国家档案的绝对安全;二是争创国家二级档案馆,全面提升市档案馆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四是加强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现有馆藏资源,创造条件分步搭建市和县(区)档案馆以及其他各类档案馆、室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平台,积极为雅安发展提供档案支撑,为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和谐服务;五是加强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规范建设,拓展档案信息利用空间和途径,为社会各界和和广大百姓查档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雅安市8个乡镇争创首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乡镇
去年以来,我市以开展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乡镇”活动为抓手,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整体协调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148个乡(镇)、46个社区、1111个行政村全部建档,乡镇档案室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占96%,档案工作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雅安市姚桥镇、茅河乡、始阳镇、思延乡、灵关镇、严道镇、九襄镇、回隆乡8个创建点正争创雅安首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乡镇”,力争10月前通过省级验收、命名。
芦山县档案局组织人员专题研究县档案馆新馆建设工作
芦山县档案馆新馆建筑面积2596平方米、投资700万元。2009年12月,工程较原计划提前1个月动工,2010年6月,主体工程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设已经进入了尾声。
日前,县档案局邀请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下一步工作:一是落实主体工程验收时提出的整改意见,确保工程质量。二是按照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高起点配备新馆保管保护设备设施,做好相关招标工作。三是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各项规章、规范进行施工,及时备齐各环节需要的手续材料,确保档案馆工程尽早完工。 (芦山县档案局供稿)
芦山县档案馆加强馆藏档案资源建设
芦山县档案馆加强馆藏档案资源建设,将民生档案列为接收重点。近日,县档案馆接收县民政局婚姻档案九百余卷进馆,为实现馆藏档案服务民生打基础。 (芦山县档案局供稿)
名山县档案局深入红岩乡红岩村、肖扁村开展帮扶活动
名山县档案局认真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近日,局长张光伟同志带领局班子成员,深入县档案局包村点红岩村、肖扁村,开展 “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张光伟同志一行与村社干部、帮扶对象进行了座谈、交流,研究确定了以茶叶、劳务输出为主的村经济发展思路,对两村5户贫困户,县档案局将采取“一帮一、二帮一”的形式,从经济扶持、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帮扶,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名山县档案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