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2010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已经下达,为确保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强化目标责任意识
(一)抓好目标任务的细化分解。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抓好“开门红”工作对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重要意义,出台确保实现“开门红”的措施和办法,及时分解“开门红”各项主要指标,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产业、责任人,并加强“开门红”主要指标的跟踪督查,分析查找问题,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完善目标运行中的动态管理。密切关注全国、全省经济运行动态,准确判断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适时调整发展方向与重点。特别是要重点跟踪国家“调结构、控通胀、促消费”的政策动向,研究分析信贷、投资、淘汰过剩产业等微调政策,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方式,提高预警预测的准确度,特别要加大对重点县(区)、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好影响全局的重点问题和突出矛盾。
(三)制定完成目标任务的激励措施。对节日期间坚持生产并增产增效的生产性企业进行一次性专项资金奖励,对节日期间加班生产或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给予加班补助。
二、突出抓好工作重点
(一)全力保持投资强劲拉动。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支撑作用,确保一季度重大项目投资完成65亿元。一是要加快重大水电项目建设。一季度枯水期正是水电站建设施工的黄金季节,要加强与水电项目业主协调配合,为施工单位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鼓励施工单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二是要抓住川西交通枢纽规划的机遇,强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加快雅西高速、名邛高速建设进度,雅乐高速雅安段要在一季度全面开工建设。全面加快交通灾后重建和汉源“两路一桥”项目,在一季度完成大部分工程。三是千方百计加快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确保灾后重建投资在一季度完成25亿元。根据灾后重建年度计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及时到位资金,倒排工期,排出时间进度表,各项工作尽量往前赶。四是抓紧开工一批新项目。争取大兴二桥主体工程、港澳援建项目、国外紧急优惠贷款项目、姚桥拆迁安置房、姚桥支干道等重大项目在春节前后开工,形成投资增长点,确保新开工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15亿元。五是加强项目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二)突出抓好工业支撑。抓住当前工业市场行情好转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产能,尽可能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积极推进重点工业项目的落实,对进度缓慢的重大产业项目,要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力争早开工早投产,确保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完成23.4亿元。要督促永旺硅业二期、艾华电极箔二期、名山钾盐、芒硝等项目加快推进,确保中雅科技二期开工建设,中际磁业建成投产,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尽快启动上海张江集团在市工业园区投资35亿元的产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力推雅安三九二期技改项目、黎红花椒油项目实质性进展。加快工业发展资金投放进度,全市一季度工业发展资金要到位60%以上,全部用于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尽快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重点抓好一批带动力强的重点技改项目开工和推进工作。
(三)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抓住春节等传统节日有利时机,指导流通企业开展各种“购物节”等促销活动,满足城乡人民群众节日生活需求,确保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35亿元。要积极培育信息产品消费、休闲旅游消费、文化教育消费、餐饮服务消费和家居用品消费等消费热点,充分发挥其对消费品市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强化配送中心建设和农家店投入,加快配送中心建设和农家店升级改造步伐,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打假”和“扫黄打非”力度,严厉打击商业欺诈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改善消费环境。针对春节黄金周,大力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搞好旅游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一季度旅游总收入要完成12.76亿元。
(四)扎实抓好现代农业发展。一季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茶叶产区安全高效茶园建设,进一步推广和提高名优茶采摘、加工技术。大力发展汉源蒜苔等早季蔬菜,多渠道开展市场营销,以促销保增收。根据冬季农业生产特点和节日农产品消费需求,搞好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调剂调运和储备。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好“农超对接”等工作,推动我市农产品上规模、上档次。认真做好关心爱护农民工工作,组织开展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加大对农民工、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一季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完成1517元,其中农民劳务收入要达到450元以上。
(五)进一步加大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我市水电、矿产等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以及逐渐形成的“川西枢纽”的交通区位优势,以产业合作为媒,积极融入成都都市经济圈。在汽车产业和机械加工、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医药、茶叶等特色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产业交流与合作。做好对口支援向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发挥与湖北省、海南省已形成的对口援建纽带关系,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变“输血”为“造血”。2月份着重做好与湖北汽车产业和海南旅游产业的对接工作,力促我市与湖北东风汽车集团汽车委托改装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并努力扩大与东风汽车集团的更深层次合作。要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围绕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产业枢纽等进行项目推进,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投资强度高、资源消耗低的项目,着力引进大型制造业项目、物流企业、国际品牌公司。今年全市招商引资要完成120亿元,其中加工制造业要达到50亿元。
(六)抓好要素统筹协调。一是加强项目建设的协调保障。要确保项目建设所需的用水用电需求以及物资供应和运输。对新开工项目,尤其是部分前期工作手续尚未完善、开工条件尚未完全落实的项目,要加强协调,突破征地拆迁、建设资金、前期工作等薄弱环节,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对续建项目,要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督促业主加快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加紧工程进度,力争多完成投资。二是强化工业生产要素保障。着力协调解决好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煤、电、油、气、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保障问题,着力向节日加班的重点企业、有订单企业、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倾斜,特别要重点做好30%留雅电量方案的实施,严格执行枯期电力拉闸限电序位表,优先保证效益好、税收高、规模大的企业用电需求。三是加强银政企沟通协调,召开全市重大项目融资工作座谈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规模,支持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保障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三、统筹做好“开门红”的安全和宣传工作
(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一季度既有元旦、春节等传统节假日,又有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各县(区)、各部门要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办法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严格落实交通、煤矿和非煤矿山、消防、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针对辖区内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节日期间卫生防疫工作,强化食品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着力加强舆论引导。新闻单位和媒体要集中报道各县(区)实现经济“开门红”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宣传在节日期间加班加点坚持生产的企业,努力弘扬典型,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搞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