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农村各级组织和党员群众集中学习、组织活动、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是密切联系群众,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和使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体现;是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笔者走访了我市雨城区和名山县的近3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后发现,当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完全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职能,从调研情况来看,作用发挥好的占20%、一般的占60%、差的占20%,个别地方甚至成了老年人打麻将消遣的娱乐场所。因此,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战斗堡垒作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办公作用。村级党组织是我党面向群众的“窗口”,但由于村三支干部不是公务员身份,在开展村组工作的同时,也忙于自身的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经常出现“村子虽小、人却难找”的情况。同时,要将便民服务、群众来访和矛盾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村两委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村两委工作记录、会议记录和台帐等,就必须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办公作用。
二是要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党员学习培训作用。当前,我市村级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员人数少、文凭低、凝聚力弱、党性觉悟差、结构老龄化和政策理论学习少等问题。其中,以党性觉悟差和政策理论学习少最为突出。在办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中,时常会出现党员上访的情况,甚至还有个别党员为谋求一些不合理的利益,置党性于不顾,教唆、煽动、带头上访,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在笔者走访的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中,只在每年的七一节和年终党员测评时召集党员开会的村占绝大多数,几乎都没有进行过党员的学习培训。
当前正值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时期,要充分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学习培训作用,结合各村发展实际,组织党员搞好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农业科技和劳动技能讲座,使每个党员群众都掌握一定的农业实用技术;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转;聘请农业专家、致富能手、创业能人等成功人士,通过技术交流、经验介绍、典型示范等途径,让党员群众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引导党员群众科技致富。
三是要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矛盾纠纷调解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市各项建设工作的推进,矛盾纠纷在一定时期内必然存在,个别地方甚至会相对较为突出。村级党组织作为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前沿阵地,要将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开展和重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政策,要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这个平台,将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并建立健全相关台帐,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四是要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村民参政议事作用。围绕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要积极把村级活动场所建成民主活动的参政议事中心。凡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和其他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坚持按照民主决策程序,由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激发群众自觉参与村务、管理村务的积极性。
五是要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党务村务公开平台作用。党务村务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村级活动场所建成党务和村务公开中心,及时规范党务和村务的公开形式、内容等,推动农村工作更加有效扎实开展。
六是要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文娱活动中心作用。要提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利用率,将文化服务室、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场所等公共资源免费向村民开放,并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节目,依托村级活动场所,举办内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转变当前的一些不良现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