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党支部2009年工作总结

来源:雅安市委群工局(信访局) 发布时间:2009-12-22 11:49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市委群众工作局党支部于今年4月成立,近一年来,我局党支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领支部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信访稳定的工作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新思路,为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坚实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一、健全制度,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全体党员素质
    局党支部成立后,为了开展好相关学习、教育等组织活动,建立了相关的学习制度。一是健全了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每周二下午为支部学习时间,通过学习相关的文件、著作,不断加强每一位党员的党性修养,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特别是2009年5月以来,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根据《中共雅安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雅委发〔2009〕4号)精神,局党支部组织全局党员领导干部共10人(其中1人为调训人员)全程参加了全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市指导检查组第三组的具体指导下,局党支部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当作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扎实认真,高标准、高质量地组织集中学习9次, 听专题辅导报告4次,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9个环节的工作,形成领导动员讲话3篇,安排计划3个,阶段总结报告3个,整个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主动学习,通过平时学习,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识,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突出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使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三是全体党员在认真学习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了信访法规。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增强责任感。
    二、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造就一支敢于面对群众、善于化解矛盾的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形成关键时刻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的局面。二是重视党员传帮带工作,主动配合市委开展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组织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积极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做优秀党员。
    三、优化支部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局长是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人,在平时工作安排和学习中,注重把党风廉政建设和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二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对成绩不夸大,对缺点不缩小,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根据分析检查报告查找出的群众工作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局支部反复研究,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群众工作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选准市(区)信访接待中心和市(区)帮扶中心资源整合及有效利用问题,全市集访和非访居高不下,对集访、非访、闹访和缠访打击不力,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制度不健全等11个重大问题集中进行整改。三是加强服务意识。统一思想,本着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争做群众的贴心人,努力为群众排扰解难,在政策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量满足群众的信访要求。四是自觉做群众的表率。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做到,工作不以权谋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关心职工生活,给职工排忧解难;带头讲奉献,苦干勤政并廉政。五是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切实执行局班子成员同分管科室负责人谈话制度,推行以班子“一把手”为重点对象的问责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四、健全支部自身建设。
严格“三会一课”制度,提高质量和效果;完善党员信息建设和基础工作;加强党建工作的资料积累整理和阵地建设;严格执行党费收缴标准,按时上缴。
                                                                    中共雅安市委群众工作局党支部
                                                                             2009年12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