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雅安市2009年金融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雅安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07-02 17:04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雅安市2009年金融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雅安市2009年金融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雅安市2009年金融工作要点

 

  为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根据《四川省2009年金融工作要点》,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2009年金融工作要点。

  一、抓住机遇扩大投资,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强化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发挥金融对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增强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全力支持全市重点项目投资,争取早投放、多投放、快投放,确保全年新增信贷资金46.4亿元,力争55亿元。

  (二)加大银行信贷资金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力度。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度,提前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目标,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信贷资金继续突出“四个优先”,即优先支持城乡住房重建、公共设施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和重大产业重建,全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完成。

  (三)加大银行信贷资金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把信贷工作与全市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围绕“3+1”发展战略,加大对水电及电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新材料产业的信贷力度,力求在重大工业项目推进上实现新突破。

  (四)加大银行信贷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帮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竞争力、有市场但暂时出现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中小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五)加大银行信贷资金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农业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加大对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对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工作的指导,确保全市灾后农房重建工作顺利完成。

  (六)加大银行信贷资金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创新方式,配合招商引资和对口援建,重点支持市工业园区(含草坝工业集中区)、万里工业迁建区(含竹马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区,力争将我市产业园区打造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实现园区整合发展。

  (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渠道解决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密切银政、银企合作,调整信贷结构,完善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考核与激励办法。指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加大呆账贷款核销工作力度,促进金融机构及时处置不良资产。

  二、用好用足金融政策,大力推进金融创新,保障灾后恢复重建

  (八)创新融资方式,保障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需求。认真研究、积极贯彻落实特殊金融扶持政策,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步伐,有效缓解项目资本金、项目建设资金和项目营运资金不足问题。一是积极争取并利用好并购贷款政策,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二是利用好临时周转贷款政策,加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使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三是全面落实对灾区的“四不政策”,切实缓解灾区企业和个人的还款压力和信用压力,帮助其恢复重建和生产。四是利用好优惠利率支农再贷款政策,加大对受灾地区的金融扶持,加快农房重建等支农工作进度,用好用足优惠利率支农再贷款政策。五是利用好放宽监管指标政策,充分利用放宽存贷比、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促进新增贷款的大规模增加。

  (九)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相协调机制。积极支持和推动有关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深化改革力度,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深化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试点工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积极推动并深化储蓄银行改革进程,不断增强其对雅安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积极探索信贷政策的有效实现方式,搭建信贷政策的有效载体,开展信贷政策效果评估。加强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大力发展民间融资,创新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大力创新信贷产品、服务方式和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县域金融运行模式,深入推进林权质押融资,拓宽林业融资方式。

  三、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地方法人机构改革发展进程

  (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对农村信用社的各项扶持措施。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争取年内设立1家村镇银行。

  (十一)积极探索创新金融组织,抓好小额贷款公司扩大试点工作,争取年内成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

  (十二)搞好担保公司的发展和规范。进一步加快担保业的发展,落实担保机构的支持政策、风险补偿、金融合作、环境改善等。积极推动银企合作,支持创新担保融资方式。银行要降低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门槛,合理确定担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市级有关部门要对全市担保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加强担保公司资金管理,建立第三方托管机制,规范担保行业行为,防范系统性风险。

  四、积极培育企业上市,努力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十三)建立拟上市重点培育企业资源库,切实加强上市培训、业务指导和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妥善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指导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早规范、早改制,做好到创业板块上市的准备工作。年内完成1家企业的上市筹备和上报工作,力争实现我市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五、发挥保险保障和融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十四)积极发展“三农”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运作模式,建立和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步增加险种、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发展适合农民需求的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农村服务网络。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保险服务,加快保险灾后赔付,支持灾区群众基本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积极争取开展巨灾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积极开展银保合作,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积极发展建工险、工程险,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风险保障。

  (十五)加强政策引导,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发挥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和保险资金投融资功能,鼓励保险公司购买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引导保险公司投资我市优势产业、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和农业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六、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十六)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金融的预警。密切监测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运行的影响,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稳定监测评估体系,尤其是加强对地震灾区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深入研究化解灾区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的可行方案。

  (十七)努力完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市、县(区)两级政府金融服务水平。要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押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营造有利环境。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和完善社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继续开展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做好善后工作。市政府金融办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的协调,发挥主流媒体对金融信息报道的主渠道作用和正面宣传导向作用,加强防范各类金融犯罪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网络发出

主题词:金融 工作要点 通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市纪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雅安军分区。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3月26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