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要点

来源:市供销社联合社 发布时间:2009-05-26 15:29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雅供发[2009] 1号

 

雅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要点

 

 

2008年,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供销社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 “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的职能,全面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不断增强为农服务、助农增收实效。在构建现代流通网络服务体系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整合雅安茶业资源、打造茶叶区域品牌、拓展销售市场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奋起抗灾自救,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恢复重建发展,全力保障供应,系统工作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荣获省人事局、省供销社“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省供销社“全省供销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特等奖”;省供销社“全省供销社系统‘新网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雅安军分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雅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抗震救灾贡献突出文明单位”称号。市茶业协会被四川省民政厅评为“四川省5.12抗震救灾先进社会组织”。

一、各项经济指标持续较快增长

今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恢复重建发展,实现了各项经济指标的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经营服务总额140094万元,同比增长20.2%。其中,销售总额实现56286万元,同比增长20.7%;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实现25674万元,同比增长21.1%;工业总产值实现17993万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2120万元,同比增长5.3%;上缴国家税费950万元,同比增长4.4%;全系统已建成各类经营网点2783个,新增385个。共发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新增20个,其中已经进行工商登记的23个,新增15个;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55期,培训人数10245人次,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二、 抗震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供销社系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死亡1人,受伤13人,受灾人员达1894人; 4个县联社办公区严重破坏,无处办公; 520人家园被毁无家可归;940户职工住房不同程度受损;经营网点和经营设施遭到破坏,受损面积达119023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8040万元,其中商品损失131.5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市社党委沉着应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建抗震救灾应急小组,组织抗灾自救。在第一时间组织价值12000余元的救灾物资,由杨天禄主任带领慰问小组,赴受灾严重的汉源、宝兴县看望慰问供销社全体干部职工和家属,并深入各区县供销社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看望慰问了联系村名山县清河村11户因灾搬迁灾民,向每户灾民捐赠了500元用于生产自救;出资20000元援建下派干部派驻村石棉县先锋乡出路村活动室恢复重建;筹资50多万元,对机关小区因灾损毁的建筑物进行了除险、维修、加固;全系统在积极恢复经营网点的同时,抓住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利契机,组织编制上报了“雅安市供销社系统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规划”,最终获批复项目23项,其中国重县项目15个,省重县项目8个,总投资约2.6亿元; 积极组织抗灾自救和爱心捐赠活动。共争取系统内救灾资金67万元,定向捐赠资金22万元,其他补助资金5万元,交纳特殊党费3.33万元,爱心捐款 4.432万元、衣被 127件,按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发放捐赠到了灾区。市供销社先后两次通过省农资公司争取到国家化肥储备库专用肥指标共2300吨,及时安排到各区县和相关企业,并积极组织调运,有效缓解了我市灾后恢复生产用肥紧张状况。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新网工程”建设功效明显

按照中央关于“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的要求,把“新网工程”建设作为创新经营方式、推进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供销社系统已建成各类经营网点2783个,其中农资连锁经营网点942个,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点795个,各种专业市场32个,烟花爆竹经营网点927、医药连锁网点87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48个,初步形成了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及烟花爆竹连锁配送五大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今年的工作我们注重了四个结合:一是以项目为重点,与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5.12”地震后,我市供销社系统市场服务体系受到严重损毁,全系统在积极恢复经营网点的同时,抓住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利时机,编制上报了“雅安市供销社系统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规划”,获批复项目23项,总投资约2.6亿元。项目涉及农资储备、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烟花爆竹连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边销茶储备、现代物流中心等。二是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扶持政策,推进经营网点建设,目前已有4家企业列入省级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企业,有419个连锁店通过了市级初步验收合格。雨城区供销社雅惠多又好连锁超市已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点300多家(今年新增30个),其中300个经市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占全市通过总数72%;名山县富民农药有限公司已发展农资连锁网点190多个(今年新发展15个),其中119个经市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占全市农资农家店通过总数100%。三是与基层供销社改造重组相结合。石棉县供销社经积极努力,建立了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保障体系,目前已建立3个乡级农资农家店,七个村级农资农家店,全县共建62个化肥供应点。先后在新民、迎政、丰乐、宰羊、永和等乡镇投资建设了一批农贸市场。已完成迎政供销社综合楼工程建设,并顺利通过了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宝兴县社灾后迅即组成工作组指导帮助基层供销社尽快恢复受损的营业设施,并先后筹集资金5万元帮助硗碛、五龙基层社恢复营业网点,使当地受灾群众能及时购买到日用生活消费品;荥经县供销社利用原北门口贸易市场的空闲场地,建成集兔毛交易、饲料销售、粮油经营为一体的面积达3000m2交易场所,目前市场交易繁荣,管理秩序井然。四是与开门开放办社、联合办社相结合。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供销合作社要开放办社,联合办社。近年来我们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通过组织、产权、经营、资本、用人等实现全方位开放办社。先后有芦山县供销社与凯安林(芦山) 食品有限公司,宝兴县社、雅安康盛中药材公司与陇东镇崇兴村合作,荥经县供销社与一民农资有限公司等合作模式。今年,市供销社与友谊茶叶有限公司,雨城区供销社与雅安中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雅安市山雅雅安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加盟友好协议;名山县供销社通过招商引进成都市瑞雪丰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入股县富民农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从政策、项目、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加盟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四、专合组织发展求真务实

全市供销社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特色农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利用供销社设施、渠道、口岸等优势,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原则,在组织发展、基地建设、打造品牌、信息服务、产品推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相连接,建立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搭建为农民生产服务平台。目前,在各级供销社的指导和领办下,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发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今年新增20个),其中已经进行工商登记的23个(今年新增15个),其行业涉及农资、茶业、长毛兔、蔬菜、土特产、运输等。专业合作社商品销售总额7010万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5930万元,向入社会员返利250万元。名山县供销社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注重引导有条件的专合组织发展成为示范专业合作社。支持配合龙头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打造农产品优质品牌,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购销体系。并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名山县茗源茶业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机制,指导其扩大经营规模,增强了经济实力,该合作社被四川省供销社评为“全省供销社示范专业合作社”;汉源县供销社在移民迁复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落实专人主抓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已建成“大丰盛园黄果柑产业合作社”、“建黎乡花椒农民专业合作社”、“燕山红大樱桃农民专业合作社”、“绿缘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9个专业合作社,并全部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注册资金693.8万元,并有了“大丰盛园”等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的注册商标。该社今年统一组织销售社员的黄果柑320 万公斤,果树4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667、8万元,向社员二次返利20余万元。

五、服务茶企业,倾力打造雅安茶品牌

市茶业协会坚持“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茶经济”的宗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茶产业发展战略的要求,重点打造“蒙顶山茶”、“雅安藏茶”区域品牌,充分发挥指导、协调、服务、管理职能,为统一做大做强雅安茶产业,推动雅安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3月,在市政府主办的“全国茶馆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第四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活动中,市供销社牵头举办了首届蒙顶山春茶交易会。交易会汇集了国内66家企业,共设展位106个,实现交易额约135万元,其中现场交易83万元(名茶拍卖27.08万元),订单52万元; “5.12”地震给雅安茶企业的生产发展造成重大损失,90%的茶企业因灾停产、半停产,企业生产和恢复重建陷入困境。在此情况下,市茶业协会一方面鼓励茶企业积极开展抗震自救,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报刊等发出倡议,让外界更准确及时了解我市茶企业的灾情,多渠道为受灾企业争取外界援助。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通过协会向名山县中峰茶叶市场定向捐赠22万余元,资助中峰茶叶市场恢复重建。另一方面组织、引导茶企业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向受灾更为严重的地区伸出援助之手。震灾发生后,协会同业务主管部门一起,联合我市友谊、跃华、味独珍等茶企业深入我市重灾区汉源县看望了当地工作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并向灾区捐献了10000余元的茶叶、矿泉水等急需物资;5月23日,协会组织我市部分受灾茶企业开展以“买一袋茶叶,献一份爱心”为主题的“抗震救灾茶叶义卖活动”,所得善款全部通过雅安市慈善总会捐给了灾区。9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雅安市政府主办,市供销社、市茶业协会承办的“2008全国边销茶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雅安召开,进一步确立了雅安“中国藏茶之乡”的地位,提高了雅安藏茶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了产、销企业间信息交流,为中央部委领导调整、制定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组织茶业协会成员企业参加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福建海峡两岸茶叶交易会、广州茶叶博览会等国内重大茶事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六、抓机关效能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年初,市社党委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制定完善了“雅安市供销社政务公开栏”、“雅安市供销社党务公开栏”、《雅安市供销社首问责任制》、《雅安市供销社限时办结制》、《雅安市供销社责任追究制》,实行网上公示,群众监督,狠抓机关作风整顿。把为农服务、助农增收作为职能转变的重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今年以来,参与了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汶川大地震对雅安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及对策研究》调研编纂工作,组织了对雅安茶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新网工程建设、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调查研究。通过机关效能建设,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了机关全面工作的开展。

抓安全生产促平安创建国务院安委会把今年确定为“隐患治理年”,提出了“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四条明确要求。市供销社系统结合工作实际,将烟花爆竹安全经营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排查汛期、突发事件、消防安全工作隐患为切入点,抓住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关键部门、关键企业、关键岗位,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认真抓好系统各种安全竞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二是积极主动配合安监、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管理。雅安市迎新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在芦山县收缴销毁了一批价值近6万元,重约10吨的伪劣烟花爆竹。这是我市近年来一次性收缴、销毁伪劣烟花爆竹最多的一次。三是消防、防汛工作防患于未然。在电子商城和康藏路批发市场建立健全了以治安、消防、防汛为重点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和更换了相关设施,维护了小区的安全。定期不定期地对两个市场、机关大院开展人防、物防、技防工作检查,积极参加所在社区治安防范和出资支持群防群治工作,单位办公区、宿舍区未发生刑事、治安和泄密案件。

搞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及时办理涉及稳定的相关工作。今年,原改制企业职工近200人,因要求享受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待遇问题、失业金领取问题、“5、12”地震职工宿舍受损等问题,多次到市政府、市信访办、市劳动社保局、市供销社集访。我单位与上述部门联合接访13次,单独接待群众来访256 人次。一年来,通过努力,为改制企业职工办理实事69件;为企业离休干部及离休干部遗孀解决实际困难和协助落实相关待遇6人次;为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协助落实相关待遇25人次。春节期间,出资 53728元,走访慰问了改制企业退休职工 181户、特困职工6户、机关退休职工38 户、困难党员和因病住院职工4 户,全力维护了系统和谐稳定。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联系村工作开展了“三送三进” 促新农村建设等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加市直属机关工委举办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工会、妇女和老协组织的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工会工作受到市总工会表彰,荣获先进单位二等奖;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和完善了爱国卫生工作制度,积极开展了除“四害”活动;大力开展了“文明职工”、“文明科室”、“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敬老标兵”、“健康老人”等文明细胞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惠民行动,开展了“部门帮村、党员帮户”工作。机关党支部与名山县清河村党支部开展了结对帮扶,年初,筹资3000余元慰问了该村帮扶户和村干部。5.12 地震后,该村11户村民因受地震次生灾害影响搬离居住地,社党委当即组织机关党员前往该村看望慰问因灾搬迁灾民,并向每户灾民捐赠了500元用于生产自救;机关党组织开展了与天全县始阳镇落坝村一组移民点联系帮扶活动,对联系点的15户移民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帮扶,多次走访慰问移民户,召开座谈会、交流沟通思想,耐心细致地宣传移民政策;出资20000元援建下派干部派驻村石棉县先锋乡出路村活动室恢复重建。

2008年,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是“新网工程”建设项目缺乏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撑,功能发挥受限;二是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缺口大,启动困难;三是改制企业职工要求享受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待遇,频繁上访缠访,维稳工作困难多、压力大;四是区县供销社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对供销社工作重视不够,基层供销社工作亟待加强。

 

2009年工作要点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职能。

 2、继续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按照总社提出的“工作加力度,管理上层次,经营上规模,服务上水平”的要求,加快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切实做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化肥农药储备工作,保证不脱销断档,全力为农业生产服务。

3、抓好恢复重建的项目规划和实施。通过恢复重建,使供销社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手段更加有效,服务效果更加明显。全力参与和服务瀑电库区移民工作大会战。

4、进一步整合全市茶业资源,充分发挥茶业协会、藏茶协会组织、引导、协调、服务、自律功能,促进我市茶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继续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服务工作,多形式多方位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

5、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切实抓好信访、维稳和安全工作。

 

二OO九年一月六日

主题词  年度工作    总结   要点

报:市委、市政府、省供销社,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

送: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农工办。

发:各区、县供销社。

雅安市供销社                          2009年1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