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四川省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实施办法(试行)》(川府发〔2008〕33 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规定编制本报告。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6个部分。报告电子版通过雅安市人民政府网站(www.yaan.gov.cn)公开,如有疑问请与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雅安市雨城区上坝路89号;邮编:625000;联系电话:0835-2223831;电子邮箱:yaanxxgk @163.com)。
一、概述
2008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学习、贯彻《条例》和《实施办法》中逐步推进、全面展开,主要开展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宣传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政府公告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政府信息公开知识,将学习《条例》和《实施办法》作为市、县(区)各部门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面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填报等业务知识的专题培训。同时,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度,定期发布《政府信息公开情况通报》,分析点评存在的问题,表扬先进和督促落后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率和范围。
(二)完善体制
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明确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确定市政府办公室是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政务公开办负责主持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市监察局协同负责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行政监察;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指导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行政复议工作;市保密局协同负责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各县(区)政府相应确定了工作主管部门,并明确一名负责人具体分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乡(镇)政府也指定了专兼职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三)健全制度
根据《实施办法》、《四川省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和《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监督评议制度》等制度,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下发了雅安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方案》、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市级有关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具体职责的通知》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分工方案》等文件,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制度和工作措施。
(四)梳理目录
按照“上下同步、规范统一、分级编制、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了分级管理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填报系统,各级政府机关对2007年以来的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及时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同时,由近及远地开展了2007年前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
(五)创建平台
努力将政府网站打造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在雅安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开展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从硬件和软件上全力帮助县(区)政府搭建政府信息公开专题网站,县(区)政府门户网站全部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结合我市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加大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清理规范并公开了政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便民服务事项的相关信息。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内容
全市各级政府行政机关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9281条。2008年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206条,其中,概况类4014条,占22.05%;计划总结类1002条,占5.50%;政策法规类1769条,占9.72%;工作动态类10115条,占55.56% ;人事管理类208条,占1.14% ;财政类143条,占0.79% ;政府事项信息955条,占5.25%。
公开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信息。公开了全市受灾救灾情况、收治地震伤员情况、公路抢通保通情况、运输保障情况、资金物资捐赠使用情况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重大项目招投标及工程进度情况等各类信息。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重点公开了扶贫、优抚、招生考试、教育、劳动、就业、保障等方面政策,医疗、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等方面的信息,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服务流程等信息。
3、政务活动情况。重点公开了全市大型政务活动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议定的主要事项,全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过程及结果。
4、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情况。重点公开了重大项目的招投标情况;政府集中采购情况;财政预算、决算、审计情况以及民生工程资金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财政拨付、使用、监管情况。
5、政府机构和人事管理情况。重点公开了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包括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信息;公开了公务员招考和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方面的信息。
(二)公开形式。
1、政府网站
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通过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可以查阅全市各级行政机关的公开指南和目录以及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下载办事表格,在线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目前,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累计公开政府信息3万余条,栏目浏览量达24万人次。
2、雅安日报
在《雅安日报》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刊登重要政策法规、文件、人事任免等信息,全年公开政府信息目录500余条。
3、政务服务中心
在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窗口和电子公告栏、触摸屏查询系统上,全面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信息,包括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办事程序、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投诉联系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了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状态、结果实时查询。
4、新闻媒体和新闻发布会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重大事件、重要政务活动、重点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市政府发布政府公报、行业公报30余期,举行新闻发布会20余场。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全市各地、各部门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08件,已经办理并答复408件,答复率为100%。在已办理答复件中,同意公开366件,占89.71%;同意部分公开22件,占5.39%;不予公开20件,占4.90%。
在不予公开件中,属依法不予公开的12件,占60.00%;属信息不存在的3件,占15.00%;属非本地本部门公开的2件,占10.00%;属申请内容不明确的1件,占5.00%;属其他原因的2件,占10.00%。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全市未收取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复印、邮寄等成本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年全市共未收到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行政复议。
全年全市未发生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行政诉讼。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08年是雅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元年”,在摸索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然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一)公开范围需扩大
一是群众知晓度不够。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提供的网上互动调查数据,网民“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仅占调查者的5%,而全年全市仅收到依申请公开事项408件,说明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关注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公开重点失衡。全年全市公开工作动态类目录信息10115条,占55.56% ,但群众关心的财政类仅为143条,仅占0.79%。
今年,我市将加大对《条例》和《实施办法》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媒体和开展互动调查等多种方式提高群众对《条例》和《实施办法》的知晓度。同时,对群众关心的一些财政、人事、办事信息由政务公开办督促相关部门定期公开。
(二)公开形式需多样
今年,我市将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公开形式,加快建立以雅安市人民政府网站为龙头的全市政府网站群,进一步梳理、整合政府信息;加快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体系建设,规范公开政府办事服务信息;在档案馆和图书馆增设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查阅点,扩大社会覆盖面;在其它公共场所采用政府公报、社区公开栏、便民手册等多种方式,为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三)监督检查需加强
按照《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监督评议制度》要求,逐步推行代表监督评议、媒体监督评议和社会监督员评议三种方式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进行监督检查。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三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