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针对每年3、4月森林火灾易发和高发的特点,下大力气夯实群众基础,全力抓好火灾风险隐患治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能力,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力备战森林高火险期,努力实现“零”火情、“零”舆情的工作目标。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群防群治氛围。一是印发2022年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方案,明确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活动,提高全县干部群众森林防火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二是充分运用媒体宣传监督手段,增强舆论监督合力,在重点节假日、高火险天气利用信息平台发送森林防火短信50万余条,强化宣传深度;三是投入资金9.7万元,制作宣传单、防火命令和宣传物品等5.1万份(件)发放乡镇(街道)、防火检查站,丰富宣传形式;四是每日出动专业扑火队员15人次,利用森林消防车辆“小喇叭”,进行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典型案例音频播报,拓宽宣传范围;五是组织乡镇林业员、专业扑火队员深入中、小学校上好“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牵动家庭“大手”不违规野外用火。
加强火源管控,提高火灾风险隐患整治成效。一是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石隐患整治﹝2021﹞8号),按照“突出‘五周五缘’,聚焦林区林缘重点目标、重要设施”原则,常态化精准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治理火灾隐患216处,从根源上预防和化解森林火灾不稳定因素;二是聚焦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出动县森林专业扑火队员220余人次,协助乡镇(街道)开展重点区域带装巡逻,严防野外用火行为发生;三是争取县财政资金32.31万元,清除公路干线、重点区域可燃物500余吨,开设防火隔离带161.53公里,主动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四是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行动,排查隐患线路13条、52余公里,投入整改资金64余万元,治理隐患14余公里;五是在重点林区规范设置森林防火检查站12个,严格检查登记进山人员,严防火源进山入林;六是组织专兼职巡山护林员345人常态化开展巡护,及时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争取县财政资金15余万元,在保障扑火队午餐的同时,修建队伍餐厅,改善就餐环境,提高扑火队伍生活质量;二是争取省级财政资金30万元,采购储备风力灭火机、割灌机、油锯、移动水池等防灭火物资1040件;三是加强实战演练,参加全市森林防灭火演练1次,组织参与县级实战灭火应急演练1次,积极参与乡镇灭火演练5次,以演为练、以练促战,全面提升一线指战员实战能力;四是自筹下拨防火资金66万元,协助乡镇(街道)健全巡山员、扑火队“两支队伍”,提升预警监测和早期火情处置能力。
加强督导检查,压紧压实防火前沿责任。一是全面落实县级领导、指挥部成员单位联乡包片检查指导森林防灭火工作制度,明确检查指导责任,严格执行高火险期每月督导检查不少于4次,有效推动森林防灭火工作措施落地落实;二是已督促改,及时对存在问题短板的乡镇和单位发出工作提醒函18份,要求相关单位加强学习教育、监督管理、防火措施和巡查力度,消灭森林火灾苗头;三是强化对涉林施工企业检查力度,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5份,督促企业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和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坚决杜绝出现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