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靠前服务破瓶颈 真抓实干促发展 ——市林业局全力做好涉林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来源: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22-06-07 08:4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转树作抓”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林业系统持续聚焦重大项目使用林地审批、自然保护地准入等涉林要素保障,坚持保护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通过承诺践诺、靠前服务、向上争取、上门问需等实招,全力破解林地定额偏少、审批流程偏长、监管难度偏大等瓶颈制约,在服务CZ铁路、雅州新区、引大济岷、王岗坪生态旅游等重大项目涉林要素保障中,积极主动作为,为全市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贡献林业力量。

转变作风谋发展,狠抓落实有回音。以“转树作抓”专项行动为契机,聚焦市委“工作落实年”重大项目,逐项梳理细化涉林重点任务清单,对标对表查摆问题,在市委明确的“作风不实”“表率不足”“落实不力”的3个重点问题类型基础上,深刻分析工作实际和队伍现状,一并提出整治我局存在的较为突出的4个具体问题,以点带面促进问题整改。将全力服务保障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林业部门重要工作进行公开承诺践诺,建立市、县两级联动机制,倒排工期,并行作战,密切跟踪,定期调度,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局领导率先垂范,带队调研督办,通过全市林业工作会、局党组会等专题研究解决重点项目涉林要素保障问题和困难10余次,专班协调涉林地报批,专人落实项目对接,以求真务实转变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项目使用林地审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用活政策提质效,争取指标保项目。近年来,全市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定额趋紧,2021年省林草局下达雅安市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定额仅170余公顷,面对各类建设项目激增的用地需求,市林业局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指标跟着项目走的总体思路,统筹做好项目使用林地定额的测算、使用和监督管理,优先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和民生公益性项目建设。主动作为解难题,多次向上汇报争取,2022年获省下达林地定额241公顷,较上年度增加了41%,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充电蓄力”;同时,指导县(区)科学布局,坚持矿山类项目滚动开发,依法分类评估完成临时使用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等不占指标类使用林地审批共计56宗,面积116公顷,有效缓解定额缺口压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建设项目永久使用林地审批69宗,面积164.9公顷,“开源节流”用好用足政策,最大限度确保各类项目不因林地要素保障而影响落地,最大化助推更多项目启动建设。

主动担当解难题,凝聚合力破瓶颈。先后为CZ铁路、G351国道夹金山隧道、引大济岷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展前期论证和自然保护地准入提前介入,倒排工期精准服务,高质量完成项目涉各类自然保护地准入影响评价、审查报批工作,保证了项目如期开工。今年4月,市林业局获知王岗坪生态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在申请使用林地审批遇到政策瓶颈后,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带队赴省林草局汇报,积极争取省局支持,涉及多个处室,研究政策支撑,寻找解决办法,在相关领导和县(区)的支持配合下,省、市、县三级林草部门转变角度、转换思路,从项目重新立项、重新组件、重新报件,仅用3天时间就获得省林草局正式批文,瓶颈制约得到破解,为其他后续审批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靠前服务有行动,上门问需送业务。坚持深入一线、上门问需、助企纾困,主动对接雅州新区、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开展使用林地要素保障送业务上门,提早谋划,为推进“三区”同城化和建设雅州新区等项目使用林地做好储备、留足空间;坚持服务在一线、指导在基层,积极指导相关县(区)和业主单位、技术单位完成建设项目涉及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影响评估论证,形成高质量论证报告,积极汇报沟通,争取省局支持,最大限度减少返工;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互联网+监管”能力,进一步优化报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加快推进项目使用林地报批进度,确保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审批超常规、不违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