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人民的选择 使命的召唤 ——周公河流域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经验浅谈

来源: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2-04-20 14:58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周公河为青衣江右岸一级支流,主源炳灵河发源于洪雅县的黑山大岩窝,在雅安城区东面的中坝注入青衣江。河道在雅安市境内长42km,流域面积为296k㎡。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7m³/s。境内周公河干流共设置7个梯级开发方案,自上而下分别为瓦屋山、葫芦坝、将军坡、沙坪、河坪、大石板、周公河。2018年以来,雨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有关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摆在压倒性位置,严格落实周公河流域小水电站整治有关部署要求,主动加压、积极作为,目前已完成关闭退出小水电站3座,合理安置职工40余人,拆除拦河坝2座、厂房8间、机电设备4台(套)、输电线路3公里,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切实提升生态文明“国之大者”的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下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基调、大前提。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建成“川藏铁路第一城 绿色发展示范市”的发展战略,坚持把周公河流域小水电站清理整改作为担起生态文明“国之大者”重任和检验“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政治站位的试金石。雨城区高位发力,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分管的副区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专班研究问题,仅周公河流域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就召开专题会3次,分别对整改类电站工作重点、退出类电站工作重点、生态修复工作重点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整改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整改中新发现的问题,统筹研究、协调推进,切实将整改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保障经费,区财政在本就不宽裕的情况下,在水电站生态流量整改、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中前后投入400余万元,用于建立监控平台、相关评价报告编制、政策宣传和相关工作经费等,有力的保障了水电站整改工作顺利开展。

二、以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为依据,切实找准清理整改“对症下药”的妙计良方。按照“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通过编制《四川省周公河流域(雅安段)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报告》,回顾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经相关行业专家审查,确定存在影响生态环境的4座电站(楼子口电站、周公河电站、小沙坪电站、望鱼两河口电站),在2018年12月31日前对其进行拆除引水大坝、厂房,恢复河道天然生态流量。目前,周公河流域雅安段内干流和支流上正常生产运行的电站只剩下8座。同时,严格按照省市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相关实施方案,对标对表开展核查评估、清理整改。水利部门联合发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对现存电站的取水许可、立项审批、林业占用、土地预审、水生生物多样化评价、环评等相关手续开展清理整改。在周公河流域内清理出缺少土地预审手续2座(田坪一级电站、田坪二级电站)、缺少水生生物多样化评价手续2座(田坪一级电站、田坪二级电站),无已批未建电站。截至2020年12月底,周公河流域内所有水电站均按照省、市有关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完善相关手续,建立实时监测监控设施,并通过市级销号、区级验收,2021年1月,接受省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领导小组组织的省级现场复核。

三、以地方出台的法规条例为抓手,切实弥补生态流量“违法必究”的法律盲区。为做好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雅安市出台了我省首部规范流域水环境保护的《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对水电站生态流量控制和处罚进行系统性规定。雨城区以该《条例》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其中重点开展了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整改,严格按照雅安市五步三字经工作法(即“核得准、放得够、看得清、测得准、管得严”)强化对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的监管。通过相关部门联合审查水电站“一站一策”方案,科学核定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值,确保生态流量足额下泄,共编制审查12个;通过邀请水文专家现场指导和复核各电站下泄生态流量工程措施建设,确保不同电站下泄生态流量工程措施建设合理,共建成8个;建立24小时视频监控设备,确保全天候在线监控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情况,建成8个;各电站在厂区设立水电站生态流量公示牌和生态流量管理制度,方便广大群众监督,共设立8个;建立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设备,通过“闸门限+水位仪+闸门开度”、“生态放流管+流速仪”的方式监测水电站实时下泄流量值,建成9个;以《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为抓手,开展现场巡查和视频抽查,共巡查电站下泄流量60余次,出动车辆100余台,出动执法人员200多人次,对电站下达整改通知10余份,有力保障了下泄流量得到落实。

四、以互联网+的监控平台为手段,切实完善电站监管“数字赋能”的长效机制。建成了雨城区河湖生态流量监控平台,将全流域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控画面、监测数据联网上传至省市监管平台;建立水电站生态流量管控长效管理机制,联合相关部门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联合检查,每年不低于4次联合巡查,每月不低于2次专项检查,每日一次的平台抽查的方式,加强水电站生态流量管控。平台巡查制度,问题通报与督办制度,工作报告制度,生态流量公示制度,生态流量管理制度等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并规范。同时,将生态流量工作纳入河长制、“水十条”等工作,以考核为指挥棒,确保生态流量监管工作得到落实。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生态流量这一张无形的高压网已经在我区架设完成,让截流生态流量行为无处下手、无处遁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擘画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宏伟蓝图,要求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周公河流域基本消灭了脱水河段,河道减水的趋势的得到有效扭转,清流回归青衣江,河流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水生生物数量逐渐增加,河流的生机与活力得到了初步恢复,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用日益凸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