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反映药械集中带量采购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药械集中带量采购使药械价格大幅下降,满足患者临床用药需求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减少了医保基金支出,但由于降价大量释放的需求和未能及时调整供应的矛盾导致药品出现短缺问题,中选药品供应不及时致使药品保障性降低,成为了带量采购工作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集采落地后短期内短缺情况明显。根据工作实际,集采落地后中选企业药品短缺情况频次较集采落地前明显上升。医院在药品即将出现短缺时,采购部门便下达采购计划,但企业因缺货不能正常供应。如,2024年碳酸钙D3颗粒、香丹注射液、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药品均出现无法保供的情况。原因主要是大量医疗机构集中换用中选企业药品,企业供应压力大,集采落地短期内更易出现药品短缺。
为此建议:一是强化对生产企业的评估和信用评价,约束企业严格履行保供主体责任。集采前应加强对企业供应能力的评估,对拟中选产品的产能情况进行调研,重点关注企业产能状况;还应强化对药企进行保供能力及履约能力的信用评分,建议将医院报告集采中选药品短缺的情况作为依据,对相应企业进行信用分值扣减,并纳入后续招标采购时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作为集采中选的参考依据之一,以科学评估企业的断供风险。二是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对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药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测,对临床常用需求量大、集采报量大、易短缺的重点药品的中标企业给予特别关注,对其生产、库存及供应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督促企业报送相关数据,保障足量供货或提前进行停产报告,形成对集采药品全链条监控的短缺预警机制。
二、集采执行期间企业要求涨价或无法生产。集采药品短缺的发生受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影响,短缺原因复杂多样,原料药短缺或垄断,导致生产企业产能跟不上为主要因素。如:国家组织第三批集采药品接续采购中,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卡托普利片(25mg*84片/盒),中标价1.19元/盒,2023年11月执行合同期一年,自2024年6月起,企业以生产成本上涨、严重亏损为由拒绝以中选价供应,要求调价至9.8元/盒,我市医疗机构该品种集采药品全面断供。再如,2025年7月落地执行的66个化学药品中,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甘露醇注射液,中选价1.92元/瓶,中选结果落地后便无法生产供应。
为此建议:科学评估企业断供风险,优化集采规则。随着增加中标企业、惩罚违约企业、新增备供企业等集采规则的优化,集采药品的供应保障机制越来越健全。而原料药短缺或垄断作为造成集采药品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格外关注并着力解决。一是协同集采政策完善原料药管控措施,鼓励集采中标制剂企业自产原料或者与多家原料药企业合作;在集采规则中增加有利于含原料药上游产业的药企中标的条款,在更大程度上避免集采药品出现受原料药供应影响的短缺。二是科学制定集采中标价,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给企业留有应对原料药等市场变化后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