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2021年雅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4-22 10:11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抗疫持久战、发展育先机、改革求突破、治理更现代、底线再坚守、全面争一流”工作基调,按照“12228”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健康雅安行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相关工作,为雅安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坚强的卫生健康保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现将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居民健康情况

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8岁。2021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2.31‰,持续保持低位运行。2021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6.4%。

二、卫生资源

(一)医疗卫生机构数

2021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1365个,较上年减少179个,同比减少11.59%。其中:医院46个、卫生院8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村卫生室677个、诊所51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个、其他机构5个。与上年比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少180个、其他机构增加1个。

医院中,公立医院19个,民营医院27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8个,二级医院15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卫生院89个,诊所512个,村卫生室677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院9个,卫生监督机构9个、采供血机构1各、急救中心1个。

(二)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2021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4553张,其中:医院12581张(其中:公立医院8833张,民营医院3748张),基层医疗机构1897张(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5张,卫生院1712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5张。

(三)卫生人力资源

2021年末,全市卫生和计生人员总数为16604人,比上年增长3.18%。卫生技术人员13759人,增长4.23%,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55人,增长4.33%;注册护士6002人,增长6.48%。全市有全科医生681人(注册全科医生或取得培训合格证)。

(四)每千人口卫生资源

2021年,全市每千人口床位10.09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9.61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53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4.19人。

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21年,设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备2小时启用隔离房间3389间、预备24小时启用隔离房间4417间,累计隔离管理国内中高风险区及境外来(返)雅人员、密接、次密等风险人员17097人,排查健康码红码人员392人、黄码人员4334人。指导市人大会、政协会、市委全会、党代会、自行车赛、广场舞、比赛等各项重大会议、活动做好疫情防控40余场次;累计核酸检测冷链、交通、医护等各类人群217万余人次。累计举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会40余场次,投入接种点300个、培训医务人员5000人次。12岁以上人群首剂、全程接种率分别为102.66%和105.87%、重点人群加强免疫接种115.96%,均超额完成省下任务,3-11岁人群首剂接种率为96.20%,排全省第三。

四、医疗服务

(一)医疗服务量

2021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968.49万人次,比上年减少1.78%。其中:医院总诊疗人次518.56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435.91万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的45%。卫生院总诊疗人次194.74万人次,减少18.5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97万人次,减少3.55%;村卫生室60.83万人,减少23.83%。

2021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33.07万人,比上年增长6.23%。其中:医院出院人数29.78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3.27万人。

(二)医疗服务效率

2021年,全市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74.14%,比上年增长4.02%。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92日,比上年增加0.47日。

其中: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8.25%,比上年增长5.1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1.26日,比上年增加0.38日。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7.44人次,比上年增加0.57人次。

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为46.6%,比上年下降9.48%。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8.03人次,比上年下降2.31人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病床使用率为55.27%,比上年下降26.94%。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10.83人次,比上年下降5.68 人次。

五、医药费用      

2021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241.51元,同比增长3.83 %;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7253.94元, 同比下降0.24%。

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49.34元,同比增长15.74%,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1281.19元,同比下降4.6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83.52元,同比增长16.81%;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1297.68元,同比下降17.29%。

六、社区卫生(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21年末,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与上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员323人,卫生技术人员276人,平均每个中心39.42个卫生技术人员。  (二)社区医疗服务2021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33.97万人次,入院人数0.4万人;平均每个中心年诊疗4.85万人次,年入院0.05万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0.83人次,较同期下降34.41%;日均担负住院0.72床日,较同期下降41.88%。 七、农村卫生

(一)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2021年底,全市8个县共设有县级医院15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8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所、县级卫生监督所8所,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6083人、床位4986张。

全市共设89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712张,卫生人员225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71人)。与上年相比,乡镇卫生院床位减少121张,人员减少123人。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3.32人,与上年相比增加0.53人;每千农业人口床位2.52张,与上年相比增加0.37张。

全市共设677个村卫生室,共有卫生人员89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8人、注册护士51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89人。平均每村1.62人。

(二)农村医疗服务

2021年,全市县级医院诊疗人次307.7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1.23%;入院16.58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8.01%;病床使用率86.95%,与上年相比增加4.26个百分点。

乡镇卫生院诊疗194.74万人次,与去年相比下降18.56%;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8.03人次,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0.75床日,与上年相比分别减少2.31人次、0.16床日;入院人数2.88万人,与上年相比下降12.28%; 病床使用率46.6%,与上年相比下降4.88个百分点。

村卫生室诊疗60.83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减少19.03万人次,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898人次。

八、中医药服务(一)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底,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共有172个,其中:中医类医院8个,中医类诊所164个。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85张,其中:中医类医院2085张。与上年相比,中医类机构床位减少55张。

2021年年末,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2602人,与上年相比减少50人,减少1.8%。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5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801人,注册护士1027人。

(二)中医药服务

2021年,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达968.49万人次,其中中医医院147.16万人、中医诊所43.26万人,中西医诊所6.82万人。

2021年,全市医疗机构出院人数达33.07万人,其中中医医院出院人数6.57万人。

九、分级医疗管理2021年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诊疗量968.49万人次,同比下降1.78%。门(急)诊疗量883.84万人次,同比增加3%,其中,市级大型医疗机构门(急)诊疗量同比增加20.27%;县(区)级医疗机构门(急)诊疗量同比增加14.42%,基层医疗机构 门(急)诊疗量同比下降11.06%。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435.91万人次,基层占比45%。

出院量变化:2021年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出院33.07万人,同比增加6.23%。其中,市级大型医疗机构出院人数同比增加11.37%;县(区)级医疗机构出院人数同增加8.01%;基层医疗机构出院人数同比下降13.19%。

十、人口计生服务

(一)人口情况

2021年共办理生育服务证7874件,其中一孩4642件,二孩3109件。按常住人口统计(住院分娩婴儿),全年共出生10415人,同比减少1958人,人口出生率7.26‰,同比下降1.36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82, 同比下降2.84。

(二)利益导向

2021年,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少生快富“三项制度”,发放“三金”共计6870.26万元。其中: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4197.99万元,惠及43729人;发放特别扶助金2669.88万元,惠及3272人,发放少生快富2.4万元,惠及8户;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221.47万元,惠及1.85万户。

十一、公共卫生

(一)传染病防治

2021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全市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种,报告发病数8318例,报告发病率579.81/10万,报告发病数与2020 年同期比上升53.10%。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2575例,报告发病率179.50/10万,报告死亡数44例,报告死亡率3.07/10万, 发病数前五位的病种为乙肝、肺结核、梅毒、丙肝、艾滋病,占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74.37%;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5743例,报告发病率400.32/10万,发病数前三位的病种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占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4.11%。

(二)慢性病防治

2021年,全市粗死亡率为718.73/10万。死亡率居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居前五位的单病种分别是: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及并发症、肺癌。

(三)血吸虫病防治

2021年,完成查螺5971.96万平方米,查出有螺面积972.93万平方米,无新发螺面;共压检钉螺23.03万只,无感染性钉螺;药物灭螺总面积1809.88万平方米。完成血吸虫病询问检查39792人,询检阳性人数4131人。血检查病59293人,粪检查病3311人,未检出阳性。扩大化疗11594人次。全市流行村存栏耕牛2867头,对其进行血吸虫病检查2867头,未查出病牛,扩大化疗615头。

(四)爱国卫生

2021年,雅安市顺利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成为继成都、攀枝花、宜宾、巴中之后,四川省第5个全域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县城)的城市。2021年新申报创建的8个国家卫生乡镇已顺利通过暗访,新申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村159个、省级卫生单位260个、省级无烟单位409个已通过验收。2021年末,雅安市共有国家卫生乡镇14个、省级卫生乡镇85个、省级卫生村(社区)635个,覆盖率分别达到16.3%、98.8%、96.4%。推荐上报健康单位181个、健康村(社区)136个、健康学校63个、健康医院 45个、健康家庭 761个。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雅安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雅安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为长效常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供法律依据。开展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宣传活动301场,发放和张贴宣传材料13万余份,发布新闻动态1059条、文章209篇,刊播公益广告4万余条,制作宣传展板3800余个。雅安投入经费170余万元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举办技术培训班五期,培训人数700余人,监测网络实现全覆盖。开展无烟环境建设,建设无烟党政机关471个、无烟医疗机构601个、无烟学校243个,建设无烟家庭830个,开设戒烟咨询门诊41个。

(五)妇幼健康

2021年,全面完成川西孕产救治中心建设方案,签署川西地区孕产妇转运救治合作框架协议;建立9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6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爱婴医院19家;妇幼健康宣传入驻车载医院,运行1331台次。全市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2.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6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4.4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3.39%;自愿免费婚检率95.23%,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任务完成率108.46%;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10293人,筛查率98.83%,新生儿听力筛查 9292人,筛查率为89.22%;儿童残疾筛查人数  104684 人,初筛疑似残疾人数 81 人,确诊 26人;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 21578 人,目标任务完成率163.47 %,宫颈癌检出率41.71 /10万,免费乳腺癌检查21357 人,目标任务完成率187.34 %,乳腺癌检出率28.09/10万;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缺陷叶酸服用10121人,叶酸服用率达97.71%;母婴传播服务人员培训覆盖率、育龄妇女三病知识知晓率高于90%,全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零。

(六)卫生监督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出动卫生监督人员9372人次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执法,监督检查疫情防控相关点位4359户次,疫情防控监督覆盖率排名全省第三,共查处医疗卫生专业、传染病卫生专业行政违法案件267件,关停整改102户医疗机构,罚款金额38.48万元。国家、省下达“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检任务完结率均达100%,查办案件84件,处罚金额7400元,双随机公示率100%。全市执法人员开展监督检查共计7700户次,查办卫生健康领域行政违法案件613件,较2020增长19%。处罚金额90.33万元,较2020年增长49%。2021年全市行政处罚案件数占比达12.9%,案件查办率位列全省第三,全市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办案工作在2021年受到省卫健委通报表扬。

(七)卫生应急

2021年,全市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累计发病343人,无死亡,其中无较大级别事件和一般级别事件;未分级事件9起,发病343人,死亡0人。与2020年相比,报告事件数减少2起,其中无较大级别事件,未分级事件减少2起。发病数增加357.29%,死亡数减少100%。

2021年,雅安市紧急救援中心接到急救呼救电话163876次,调派救护车15457车次,出动院前急救人员57191人次,救治各类伤病13477人次,死亡654人。突发公共事件(3人以上)共计248起,其中重大突发事件10人以上共3起。

(八)职业健康

2021年,完成健康企业创建6家,其中创省级2家,创市级4家;重点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4.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达到91.43%;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5.71%;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比例8.83%;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7.14%;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达到100%;职业病诊断机构按规定报告职业病报告率达到100%。

(九)老龄健康

2021年,全市已培育的医养结合机构达12家,床位2600余张,完成雨城区医养中心示范中心打造,组织开展了医养结合机构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争取到2021年省级财政资金600万元,支持全市6个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老年人健康体检、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补助资金中老龄健康资金62.98万元,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达到20%,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率达10%的目标任务。2021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短板”补助资金10万元用于开展健康服务业骨干人才培训,全年成功举办2期培训,培训学员160余人。联合市医保局、市财政局等印发《雅安市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推进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方式。争取省级资金50万元在雅安市人民医院开展安宁疗护试点项目建设。雨城区人民医院、汉源县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已开展安宁疗护服务。2021年,完成老年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投用,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服务机构的智慧健康养老网络。

十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1年,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围绕实施健康雅安战略,大力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落实党政一把手抓医改领导机制,调整市委副书记、市长彭映梅兼任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召开市医改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暨全市“三医”联动改革工作推进会,加强三医联动、部门协同、政策统筹。推动构建优质高效分级诊疗体系,华西医院引办市人民医院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联动六县”推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石棉模式”,全市建立城市医疗联合体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个、远程医疗协作网5个、专科联盟24个。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价格机制、人事编制和收入分配等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超量完成2021年中选药械约定采购量、约定采购金额。调整201项医疗服务价格。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召开雅安市中医药发展大会,启动四川省中医药强市创建工作。筑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聚焦群众“头疼脑热”在基层解决,创新实施“1+1+N”公共卫生基层治理模式和“流动医疗送医上门”新模式,夯实基层卫生健康网底。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设,全面完成市级卡管平台建设。

十三、康养产业

2021年,雅安市大力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继续位列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第5位。编制完成《雅安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雅安市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规划(2021-2025年)》,全市续建、新开工35个重大康养项目,完成投资39.8亿元。包装储备2022-2026年雅安市大健康项目37个,投资额超过427亿元。雅安世外乡村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雅安德仁医院等6个单位发起成立的雅安康养产业协会,于12月16日在海子山成立。        

十四、卫生项目建设

2021年,全市卫生项目共32个,总投资33.7亿元,完成投资11.3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3个,总投资29.61亿元,完成投资10.14亿元;新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4.39亿元,完成投资1.23亿元;投用项目8个,总投资15531万元,完成投资8641万元。

十五、科教工作

2021年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41人,其中紧缺专业15人。全市获批国家级继教项目5项,省级继教项目49项,市级继教项目127项,全年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人次22609人次。全市共组织91名学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6名全科医学基层师资参加省级师资培训。

十六、信息化建设

2021年,推动医疗机构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在看病流程上做“减法”,在就医体验上做“加法”,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普遍开展预约挂号、线上支付、候诊提醒等功能;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雅安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普及“一码”通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接入电子健康卡管理信息系统,2021年年末累计发卡量110万张,累计使用374.53余万人次;推进医疗电子票据应用,市人民医院、汉源县人民医院、汉源县中医医院等11家医院率先开通电子票据;全面完成老年健康平台建设、推进康养产业大数据运营管理平台项目实施,完成全市云胶片平台部署;全市所有核酸检测机构按照接口标准进行改造,实现核酸采样无纸化操作和检测结果直接上传;推动智慧医院评审,雅安市人民医院通过智慧医院一星评审。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4月

注:

1.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相关数据来源于四川省卫生健康统计直报系统,居民健康情况、人口计生服务、公共卫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康养产业、卫生项目建设、科教工作、信息化建设由科室提供。

2.每千人口人员、床位,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每千农业人口床位等资源指标及居民平均就诊、住院指标以常住人口143.1万人、全市农业人口67.75万人、全市村民委员会共 554个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