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帮助争取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A级景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建议》(第12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全市共有5个4A级旅游景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严重受到制约,我局领导多次带队到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和草原局汇报,争取对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支持,目前仍在持续争取中。
一、关于“出台指导意见”的办理
为推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A级旅游景区建设,我局联合市林业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积极向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和草原局汇报争取。按照《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要求,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内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只能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生态体验、文化展示等活动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活动规范管理的通知》中明确:“科普宣教设施。符合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用于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生态体验、文化展示等活动的配套设施,包括科普展示馆、自然博物馆、游步道、观景平台、教学活动用房、科普营地等。”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反馈情况来看,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景区建设限制仍难以突破。
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正在积极不断探索尝试,目前已形成了“园旅”融合发展三大创新模式。一是“三圈层”融合发展模式。核心保护区实施“人退猫进”策略,以保护科研为主,关停搬迁与生态保护冲突相关设施(如矿业权、小水电等);一般控制区实施“人猫共生策略,主要开展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绿色产业(如建立龙苍沟自然教育营地、开发“大熊猫溯源”生态体验产品等);二是探索形成“NPL”的园地共建共管模式,通过国家公园(N)、地方政府(P)和在地居民(L)三方合作共建共管共享大熊猫国家公园,调动地方政府和在地居民,参与大熊猫保护的积极性(如建立社区生态管护队吸纳当地居民参与巡护,创新“保护性特许经营”制度引导社区非损伤性经营项目);三是坚持全域统筹发展格局,探索形成“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差异打造”建设模式,突出各县特色打造宝兴“大熊猫起源探秘”、荥经“南入口社区示范”等特色产品线,形成“一县一主题”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矩阵。
二、关于“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的办理
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空间管理与利用专项实施方案(2025—2030)》等6个专项实施方案已开展三轮意见。我市在统筹反馈意见时,已充分征求各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意见,并在2024年10月第三轮征求意见向上反馈时,请各县(区)林业局负责同志一道前往省林科院现场进行了讨论修改,向上反馈意见已充分考虑我市景区发展需要。目前仅得知巡护监测方案已通过,准备印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我局将继续联合市林业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加强同上级部门沟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积极与市林业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对接,争取联合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A级旅游景区进行一次调研摸底,对景区建设与发展进行指导。三是结合我局A级景区复核和管理工作,邀请省内知名旅游行业专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A级旅游景区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业态发展进行指导,引导景区进行转型升级,推动“园旅”深入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重要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