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汛期群众涉水风险防范存在问题和应对建议

来源: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3-09-14 18:32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近两年汛期内,省内部分地区因局部强降雨诱发的突发性洪水,多次发生群众涉水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网络舆情。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地紧急安排、主动作为,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善后处置、事件原因调查核实和总结复盘,主动发声回应公众关切,得以妥善处置。

对标“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对照案例自我检视、举一反三,我市在防范、抵御、化解群众涉水风险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水情监测体系不健全。部分水库上游缺乏入库流量的监测,使得水库的运行调度缺乏提前预泄洪水的数据基础。河道、山洪灾害危险区监测自动站点相对不全,全市917处山洪灾害危险区有248处建有雨水监测站点,还未形成全覆盖,防汛、气象、水文、地灾、公安等监测系统未形成有效互补。二是河道管理不坚决。开展常规涉水排查、外来游客短信预警、防汛安全宣传教育,河道沿线设置标识标牌、警戒线和围挡,但河道警戒线、河挡点位覆盖不够,偏远地区河流设置不足,个别人流量大的网红打卡点设置有疏漏,对破损围挡及时修补不到位,对进入河道戏水、游泳、拍照、垂钓的人员及时劝离方面不够坚决果断。三是群众防灾意识不强。外来游客对当地雨情、水情不熟悉,对山洪灾害风险认识不足,特别是上游局地强降雨形成陡涨洪水、下游天晴无雨致灾风险防范意识差,河道洪水陡涨避险不及,自救互救经验缺乏,导致“无雨成灾”。

四川是“千河之省”,雅安流域面积3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31条,小河溪流众多,年均降雨量位居全省前列,多数区域山高沟深地险,河流积雨面积大、河流落差大,青衣江流域的荥经河、天全河、玉溪河等河流落差均超过3000米,水流速度快,暴雨天气水流量大、风险隐患大,外地游客不了解相关情况,游玩风险较大。

为此建议:一是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水库水情预警监测,修订完善预案方案,加大汛期巡查值守力度,严格落实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提高“四预”水平。逐步增设河道、山洪灾害危险区监测自动站点,整合防汛、气象、水文、地灾、公安等监测监控系统,实现有效互补、数据共享,构建一体化防汛监测体系。健全短临预警“喊醒叫应”机制和河道上下游雨水情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山洪灾害联防联控。

二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强汛期河道重点区域管控,加密汛期对涉河“野景点”、网红打卡点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和管理力度,完善各类警示标志标牌和河挡。发挥村级河湖长作用,除巡查河道“四乱”、保洁、违章等情况外,同时对河道警示标识标牌、河挡等损坏情况一并记录,及时反馈并整改,实现问题处置闭环。加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执法力度,汛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多轮执法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是强化群众防灾教育。广泛开展防灾减灾避灾知识的宣传引导和警示教育,健全自然灾害风险提示信息全网发布机制,切实提高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汛期通过链接微信公众号推送、LED屏流动播放等方式,宣传防灾避险科普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外来游客发放科普宣传折页。发挥“村村通”宣传教育和灾害风险预警提示作用,在重要河段建设视播一体监控系统,实现末端预警叫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