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84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5-22 15:52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彭春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我市百亿级芒硝产业集群的建议》(第84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创新驱动”三位一体,以打造百亿级芒硝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构建“资源开采—精深加工—高值应用—循环再生”全产业链生态,推动芒硝产业集群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迈进。

(一)产业战略定位与核心优势

我市芒硝(Na2SO4)资源丰富,资源量约2.3亿吨,占全省芒硝资源量的19.7%,居全省第二。主要分布在名山区(全市已设有效采矿权4宗,其中名山区占3宗),依托紧邻于经开区中下游加工企业的地理优势,极大的减少了运输成本,为全产业链布局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重庆毓峰环保全球首创的“芒硝一步法制碱”技术突破传统工艺瓶颈,实现电池级碳酸钠纯度高于99.9%,制备工艺领先行业水平。我市水电资源富集,工业电价低于全省均值15%-20%,显著降低高能耗的芒硝提纯与碳酸钠生产成本。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以在经开区、名山区打造百亿级芒硝产业集群为目标,全力建设西南地区首个芒硝资源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通过资源、成本、技术三大核心优势协同发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在2030年实现产业集群规模突破百亿元,成为芒硝产业技术输出与标准制定的核心枢纽。

(二)全产业链协同布局与关键进展

以神虹化工为核心整合上游芒硝资源(包括天然芒硝和工业副产芒硝,通过加工提纯后制得高纯硫酸钠用于中游碳酸钠等系列产品生产)供应中游芒硝资源低碳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以下简称钠资源产业园)。规划建设中的钠资源产业园项目主要从事电池级碳酸钠(可用于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玻璃制造)、医药级碳酸氢钠(作为透析液主要成分)、无机纤维材料(即石膏晶须,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硫酸钙,作为塑料、橡胶生产中的改性材料增强其力学性能及使用寿命)以及高纯石膏粉(可用于建筑、模具制造、医疗等领域)的生产制造。钠资源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预计今年7月份建成投产,目前创新中心已建成并完成医用级碳酸氢钠试生产,针对其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DE认证,相关部门已启动协调工作,积极与认证机构对接,梳理认证流程和所需材料,争取加快认证进程;二、三期项目的规划编制正在加速推进中。建成后将带动下游新能源电池、医药原料、建筑材料及特种玻璃等应用领域多样化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延伸我市芒硝产业链条,通过“资源—加工—应用”全链条协同,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三)产业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

通过“钙芒硝矿/工业副产芒硝→硫酸钠→碳酸钠→钠电/医药→尾矿石膏→绿色建材”产业链闭环,构建芒硝产业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芒硝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固废排放,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经济利润,预计到2030年芒硝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吸引高端技术人才超200人。这一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推动雅安从“资源型城市”向“科技型城市”转型,更以绿色低碳实践为国内芒硝产业提供示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二、存在问题

在推动百亿级芒硝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我局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仍存在一些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

一是资金保障能力不足。据了解,钠资源产业园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雅州集团负责土地供应和厂房建设资金投入,剩余资金由企业自筹;而规划中的钠资源产业园项目二期(年产6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其中雅州集团负责厂房建设资金投入,剩余部分通过融资+企业自筹方式进行筹集。但受限于企业技术入股为主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项目方在原料采购、市场推广及后续扩能建设方面的资金压力较为突出,对雅州集团的依赖度过高,亟需通过优化投融资机制、引入多元化资本合作等方式提升资金保障能力。

二是能源成本面临大幅上涨。尽管我市工业电价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芒硝产业属于高耗能产业,用电支出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较高,企业来雅投资对电价优势的考量比重较大。但是我市水电消纳试点政策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后,是否能够得到延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将面临政策到期后电力成本陡增的局面,将严重影响钠资源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及产业集群的培育。

三是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当前规划建设的钠资源产业园项目以生产电池级碳酸钠、医用级碳酸氢钠、石膏晶须及高纯石膏粉等中游基础材料为主,尽管相关产品具备一定市场潜力,但各细分领域容量有限,难以独立支撑产业规模扩张,与产业集群百亿级的目标仍存在显著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高度重视《关于打造我市百亿级芒硝产业集群的建议》的办理工作,成立工作小组赴经开区钠资源产业园、名山区神虹化工等企业进行调研座谈,详细了解我市芒硝产业建设推进情况及企业发展规划,并书面征求了经开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等相关单位的意见,认真推进相关工作落地落实。

(一)强化金融支撑与要素保障,全力打造百亿级芒硝产业基地。一是强化资金保障机制。针对钠资源产业园资金保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组织金融机构与芒硝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引导银行机构运用天府信用通、民企首贷通等融资对接平台,建立健全与芒硝产业企业信息对接机制,提高融资对接效率。推动雅安万和川商工业产业投资引导母基金(规模10亿元)优先投向钠资源产业园扩能项目,并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混合投资模式,吸引风险资本参与技术入股项目,缓解轻资产运营压力。二是抓好电力要素保障。以集成授权改革为契机,积极向上呼吁,争取更多支持,包括支持对雅安实施留存电量政策、支持雅安企业上网电价执行用户市场交易电价、统筹用好小水电电量政策等,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同时,加快电气项目建设,保障企业用电需求,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稳定企业预期,推动项目建设。

(二)聚力品牌引领与创新驱动,加速构建钠资源产业高地。我局会同经开区、经外局及重点企业,围绕芒硝产业升级、品牌打造与全球化布局形成以下实施路径。一是延伸高附加值终端链条,以“技术创新+品牌出海”双轮驱动,推动钙芒硝提纯工艺优化、高值石膏利用等技术突破,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重点开发钠电池隔膜、药用玻璃管等终端制品,依托锂电外贸基地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瞄准东南亚储能市场及欧洲绿色建材需求,推动电池级碳酸钠、高纯石膏粉等产品纳入跨国供应链,力争终端产品产值占比提升至40%以上。二是构建市场风险对冲体系,建立动态市场监测机制,针对钠电池技术路线竞争风险,联合高校开展锂/钠电池兼容性技术预研;针对医药认证周期长等问题,设立专项辅导团队,缩短GMP认证周期至18个月内。

(三)锚定产业聚合与循环赋能,打造钠资源绿色产业标杆。我局将以“链式拓展、低碳循环、标准输出”为核心,联合经开区依托省级化工园区平台,整合重庆毓峰全球领先的芒硝制碱技术,重点实施以下行动。一是实施产业链聚合行动,依托经开区省级化工园区平台,招引钠离子电池隔膜、药用玻璃管等下游项目,构建“原矿—高纯材料—终端制品”一体化链条。二是实施循环增值行动。支持神虹化工等企业发展钙芒硝尾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开发3D打印建材、医用石膏等高附加值产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联合攻关尾矿石膏转晶增强等关键技术,目前,已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展芒硝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三是强化技术标准输出。联合重庆毓峰等龙头企业制定芒硝制碱、石膏晶须改性等团体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通过技术授权、设备输出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我们将以此提案办理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支撑,组织开展“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办实事”等专项活动,切实解决芒硝产业发展壮大存在的实际困难,积极协调解决钠资源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度滞后、下游产业培育缓慢、金融扶持不足等“痛难堵”问题,持续推动芒硝产业发展壮大,将其打造成为我市又一百亿级产业集群。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以上函复如有不尽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5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