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磨好基层“绣花针” 绣出振兴“新篇章”——雅安气象部门多措并举护航春耕春产

来源: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2-03-07 15:3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三农”向好,全局主动。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天气气候条件始终是最活跃也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西蜀雅安,气象人秉承“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理念,因时而动练好“绣花针”,主动出击穿起基层“千条线”,顺势而为织好三农“发展布”,在春暖花开之际助力雨城实现乡村振兴“锦绣图”。

树“针心”,凝心铸魂,练好基层的“绣花针”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是关乎农业丰收的开局之战。2月25日,市气象局参加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的专题会,学习贯彻全省春耕生产暨大豆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明确当前为农气象服务重难点工作。3月1日,在市气象局2022年第1次局务会上,党组书记、局长叶大友再次强调:“要做好粮食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为农气象服务,加强与农业农村局沟通协作,了解农业园区气象服务需求,加强气候影响评价,突出为农服务时效。”

环环紧扣抓紧春季农业生产,抓实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气象服务,经过前期精心筹备,雅安市气象局编订《雅安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方案》。从农业气象服务主要产品到服务重点、主要内容,除了因地制宜,契合实际,更多的是对具体细节的思考钻研。市农业气象中心主要负责人高昕介绍道,“在关键农事季节或重大灾害发生前、过程中、发生后,我们的工作人员都会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目的在于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利弊,总结经验,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对策建议的报告。”

投“针情”,以人为本,穿起基层“千条线”

春来草木知,雅安名山红星镇骑龙村茶园采茶基地,黄绿相间的茶树沐风呈秀,一垄垄茶叶吐露新芽,茶香弥漫山野。茶农们腰系茶兜,穿梭于茶园间采摘鲜芽嫩叶,一双双巧手在茶尖飞舞,将一颗颗嫩绿的茶芽收入茶兜,到处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3月2日,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光伟率队,来到骑龙村,结合当前天气情况对今年的春茶生产工作进行研判。

今年2月以来的低温阴雨天气使茶叶发芽期推迟,往年2月上旬开始采摘,今年2月底才陆续开始采摘,采摘比往年推迟了近20天。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年春季(3~4月),雅安市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降雨量正常略偏多。春季气温不稳定,阶段性冷暖波动较大。春播期间(3月下旬~4月中旬)产生区域性低温(≥4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可能性较小,3月下旬后期至4月上旬前期和4月中旬分别有一段4~6天白天基本无雨、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适播天气时段。“清明” 以后,全市大部分县(区)日平均气温可稳定在12℃以上。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今年以来,市气象局主动作为,积极组织专家会员深入茶园,指导茶企、茶农做好春季茶园管护,切实提升应对倒春寒、晚霜、干旱等气象灾害的能力,为春茶生产保驾护航。为精准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方便服务对象科学管理,市农业气象中心还利用“四川e农”移动客户端、阿里钉钉、微信等,建立用户群,及时发布为农气象服务产品。

用“针力”,脚踏实地,织好三农“发展布”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成功缘于实干。随着气温升高,春耕在即,市气象台根据我市春季气候特点,早动手、早部署、加强监测、主动服务,全力做好精细化气象服务助力春耕春播工作。

汉源县气象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与县农业农村局持续性联合发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并先后发布农业气象旬月报、农业气象分析报告等服务产品,对当前处于关键期的农作物开展连续性气象服务,针对性指导开展春耕春播。

芦山县气象局建立了马蓝中药材种植技术专家联盟,每日制作《马蓝中药材种植特色为农气象服务专报》,建立和完善马蓝特色中药材种植气候指标体系。

结束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年伊始,万物复苏,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接下来,雅安气象人将下好“绣花功夫”,吹响嘹亮的实干“号角”,才能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书写好气象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