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021年汛期12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影响,我市8个县(区)96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部分水利工程设施遭到损坏,严重影响来年的度汛安全。我市高度重视防洪工程水毁修复工作,并将其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市水利局充分履行职能职责,督促指导各县区按时完成修复任务。
一是分类梳理,明确目标。2021年汛期结束后,我市迅速梳理、审核需优先恢复的受损水利工程设施,最终确定列入2021—2022年修复计划的防洪工程设施设备项目30个,涉及堤防护岸53处3.2千米,自动雨量水位监测设施81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到中央和省级水利救灾资金1700万元,主要用于修复项目的实施。
二是挂图作战,抢抓进度。在水毁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县水利部门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强督促指导,明确时间节点,逐个项目制定有效推进措施。
三是全面完成,打牢基础。截至4月30日,纳入2021—2022年防洪工程修复计划的30个项目已经全部实施完成,恢复原有防洪减灾功能,切实为我市今年安全度汛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