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聚焦雅安发展,关注雅安政务,解读法规政策,回应社会热点,欢迎收看由雅安市人
【主持人】欢迎两位嘉宾做客演播室。其实大家对审计部门的工
【嘉宾】我们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对财政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的机关。它依据宪法的有关规定成立,在本级人
【主持人】好的,像您刚才提到了资源环境审计,那么,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是什么?他具体是如何开展的?
【嘉宾】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促进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履行资源环境监管职责;有利于促进资源环境政策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和有效执行;有利于促进资源环境相关资金征收、管理、分配、使用以及相关项目建设运行的规范有效。
【主持人】与其他审计工作有什么区别?
【嘉宾】资源环境审计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开放性。资源环境系统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使得资源环境审计的范畴极为广泛,横向就要分自然、经济、社会,纵向要对环境保护的政策、资金、措施、项目等内容进行审计;二是多样性。资源环境审计涉及经济法、法学、环境学、管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多方面知识,审计手段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账目审计,还要扩展到运用自然科学技术;三是目的性。资源环境审计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在目的上有着明显区别,是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第四是现场性。单纯对书面资料进行资源环境审计是无法达到审计的目的,资源环境审计方法更着重于现场的检查、核对、分析和比对,
【主持人】好的,谢谢,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
【嘉宾】雅安审计一直非常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积极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落实。按照党的
【主持人】肖科长,我还想问一下,我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嘉宾】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新时期审计机关一项全新的审计工作。中共
面对全新的领域,雅安审计坚持先行先试的原则,通过以审代训,以审代学、为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积累了方法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从2017年开始先后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县(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四年来,组织全市各县(区)按工作方案、工作时间、审计重点、评价标准、报告模式“五统一”模式,完成了4名县级领导干部,36名乡科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审计发现问题230余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环保资金661.04万元,提出审计建议107条,移送纪委监委部门线索8件,其中34名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较好”,6名领导干部评价为“一般”。
【主持人】好的,谢谢肖科长,那李主任,我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亮点工作包括哪些?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嘉宾】我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亮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较好完成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不断完善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工作流程,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雅安实际的审计方法,助推生态文明改革,助力雅安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市。该试点工作入选了2018年全市十大改革创新案例。
二是积极探索“审计+”模式。以被审计领导所在地区实际情况为基础,坚持“运用为主”,探索实施“3S技术+审计”、“资源项目+审计”、“生态环境+审计”等新
【主持人】近年来,雅安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全省前列,也是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可多得的“生态加分”。2019年,出台了四川省范围内首部流域性水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那么雅安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围绕该条例的贯彻落实做了哪些工作呢?
【嘉宾】2019年,《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四川省范围内首部流域性水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给雅安资源环境审计谋篇布局提供了方向。我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环境条件,要实现对辖区自然资源审计的全覆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如何破题?我们最终确定了从‘水’入手。青衣江作为雅安人民的“母亲河”,地处长江上游的青衣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雅安人民的切身利益。2020年,在该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我们拉开了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序幕,通过联动青衣江流域所涉四县两区同步开展,结合取水、用水、排水、护水4个方面明确重点内容和方向,重点聚焦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流域内水环境质量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情况、水环境保护资金及项目推进情况,累计抽查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9家企业、24个污水处理厂、10个垃圾填埋场包含垃圾中转站,涉及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激励等方面资金1.28亿元。通过审计,共发现涉及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和水资金使用等六大类65个问题,管理规范各类环保资金287.79万元,移送税务部门线索5件,处理处罚资金9.11万元,出具审计报告7篇,提出审计建议27条,被审计署和省厅采纳相关工作信息6篇。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运用大数据技术,在核查、揭示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大数据对税务部门提供的水资源税征缴情况与国网提供的水电站发电量比对,发现涉及125家水电站在水资源“费改税”后,因对水资源税的缴纳口径认识不足,导致少缴漏缴水资源税的疑点。截至12月底,经核实并已追缴108家水电站水资源税及滞纳金116.28万元,向相关部门提出加强沟通机制,确保资源有效利用的建议。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得到了省厅党组书记、厅长陶志伟同志和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宋开慧同志的肯定性批示,2021年6月,该项工作经验在全省资源环境审计培训会上进行了交流,形成的相关经验文章在《中国审计》《现代审计》上发表。
【主持人】那这次审计的创新之处有哪些呢?给我们介绍一下
【嘉宾】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对原有审计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雅安审计坚持走“科技强审”之路,借助“外智外脑”,加强与上级机关、高校间的合作,将“大数据”审计理念贯彻于资源环境审计全过程。一方面突破传统,强化数据挖掘和疑点分析。突破以往大量“面对面”现场审计模式,更多地采用“大数据+审计”的方式,实现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通过收集并充分利用住建、水利、税务、电力等部门的电子业务数据和自然资源部门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先数据分析筛选、后现场实际勘察,并同步做好现场与非现场审计工作衔接,提高非现场审计工作效率。利用ArcGIS软件与水利部门开展的“清四乱”遥感发现点位矢量数据精准比对分析河道范围内的新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场、堆砂场的疑点;将水电站实际申报水资源税中发电数据与国网电网上网电量数据、上网发电水电站情况与办理取水许可情况、以及纳税情况比对,发现存在少缴漏缴水资源税、无证取水的疑点。同时,将基础测绘外业电子调绘系统中疑点数据按县(区)进行切分,运用在各县(区)审计组现场核实中,不仅减少了现场取证难度,在更极大程度的锻炼了雅安资源环境类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除此之外,联合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借助水质监测专业力量,利用无人机对部分区域的水质进行现场监测,大大提升了审计数据的专业性和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另一方面探索创新,构建资源类审计指标评价体系。针对当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多以全资源类指标体系为主的方式,结合我市自然资源禀赋,从“水”类资源突破,借助于2020年1月出台的《雅安市审计局专家聘请管理办法》,通过聘请环境科学、水、法律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建外部专家库,并通过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深度合作,组建水资源类审计指标评价体系和数据分析团队,积极探索构建水资源类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搭建水资源数据审计平台。及时采集相关水资源相关数据,为指标体系的框架搭建提前做好准备,有效提升了评价体系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通过前期对政策法规文献的搜集、确保每个指标有理论依据,各类指标选取不仅要侧重反映雅安水资源管理的特点,同时要体现指标的区域普遍适应性、合理性、灵活性、专业性,最后采用专家评分赋权和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形成市、县(区)、乡镇3个纵向类别,一级二级三级3个横向层次覆盖水资源质量、水资源治理、政策落实、经济和社会效益多方位考核的综合性指标体系框架。并多次组织召开水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调研座谈会、推进会、视频交流会,多方征询市县财政、自然资源与规划、生态环境等涉水资源部门的意见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共同研判,对指标设计、权重设置、内容解释和计算方法等进行精细化完善和促进,促进水资源审计指标体系完善。把前期形成的“水”类指标评价体系初步成果运用到今年开展的大渡河流域水环境审计以及乡(镇)资源环境类审计中,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充分论证调试完善,最终在自然资源-水资源子系统平台系统中实现模块化管理,数据化分析,可视化展现。
【主持人】好的,谢谢。除了开展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专项审计,我们资源环境审计还开展了哪些审计工作呢?请李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
【嘉宾】今年上半年,我市作为全省六个同步
我们一直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于审计监督的总体安排,贯穿于审计监督的全过程,融入财政、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审计、乡村振兴等各专业审计领域。在推进财政预算审计全覆盖的同时,我们将环保、林业、国土等资源资产管理部门作为重点抽查单位,重点关注环境保护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环境保护项目执行进度情况;在开展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时,重点关注雅安为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出台的各项政策、配套措施
【主持人】像资源环境审计的难点在哪些地方?审计部门又是如何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肖科长,和我们说一下
【嘉宾】首先就是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围特别广,我们开玩笑的说是审天、审地、审空气,这对我们明确审计重点提出了非常大的考验,不能有的放矢的话,审计成效就不明显;其次资源环境审计,特别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全国来看,这项工作才开始实施5年,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审计人员难以全面系统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线索。三是自然资源难以量化。审计人员很难将“自然资源”视为“财产”进行审计;四是审计人才不充分不匹配,目前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是财务专业人员,同时具备审计、环境等专业知识复合
针对上述问题,雅安审计以“四个精准”,对资源环境审计项目质量提出要求,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用政策精准、反映数据精准、查找问题精准、提出建议精准。具体要求:一是要注重整合资源。充分整合工程、财务、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系统收集水、森林、矿产管理等法律法规,坚持数据先行,提高疑点问题的精准度。二是全体审计干部要做到实事求是,遵循领导干部“权责一致”的原则和“看职责、看行为、看后果”的方法,充分听取领导干部和有关方面对审计情况的意见;三是要求全体审计干部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条件、背景、环境等,明确因果关系,看是不是历史原因形成的,是不是政策或决策失误促成的,是不是客观环境影响造成的,客观准确作出评价,做到依据准确、范围适当、结论客观。
【主持人】李主任,你在和我们说说,审计成果在运用方面的一些情况?
【嘉宾】雅安资源环境审计始终坚持“治已病、防未病”,发挥审计“经济体检”和“生态体检”作用。
一是回应社会关切,推动问题整改。利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的社交媒体的大数据推送功能,并通过在审计过程中走访群众,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关注社会热点。如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现某高校在青衣江支流濆江桥处直排污水,审计组及时跟进,回应社会关切,在开展河长制工作宣传过程中,同时我们也走访当地群众,听取他们对当地污染企业未经污水处理设施直排污水、违规采砂的线索,及时核实,移送相关主管部门处理。强化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积极争取国土部门、环保、林业相关部门的业务和技术支持,形成监督合力,加大督促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力度。近年来,全市资环审计发现问题有226个,已整改落实198个,整改率87.61%。
二是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针对审计发现的生活垃圾及渗滤液收运处理处置、水资源税征缴和取水许可办理、水土保持资金和项目管理、防汛物资存在的问题,雅安审计通过审计要情、审计建议函的
三是高效整合资源,为干部精准“画像”。在中共雅安市委审计委员会的推动下,我市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主持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您再和我们聊聊
【嘉宾】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搭建水资源子系统平台,再分年逐步建成覆盖水、森林、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自然资源审计的全覆盖。同时,通过对自然资源资产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定期采集、更新自然资源资产基础数据,以实现“穿透式”审计目标;通过数据比对,实现“智慧”审计,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构建覆盖全市资源类审计评价体系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为相关部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做好先行示范,实现生态审计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和快速高效开展的“精准审计”目标,全力打造雅安“生态审计”样板。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做客演播室。
【主持人】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责。审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提高审计监督效能,积极探索资源环境审计的新路子、新机制。好了感谢您收看本期的雅安政务访谈,您可以通过雅安市人
简 历 1988.11--1992.09 宝兴县农业银行工作1992.09--1994.06 宝兴县审计事务所工作1994.06--2001.01 宝兴县审计局工作(其间:1994.09-1997.06四川省委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专科学习; 1995.10取得助理审计师资格;1997.10取得审计师资格)2001.01--... 查看详情>>
简 历 肖蕴皓,男,1989年8月,本科学历,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籍贯四川仁寿,2013年9月参加工作,201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9月-2019年12月,雅安市天全县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股从事审计工作(其间: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到四川省审计厅上挂锻炼一年)。2019年12月至今,雅安市审计局自然资源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