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宝兴县实施“优+”行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8-08-01 16:04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宝兴县有中小学21所、师生7028名,分布在3114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到2900多米的中高山地区。近年来,宝兴县立足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实际,高度重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实施“优+”行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优补”拓宽来源

一是招聘“补”。每年面向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通过公开考试招聘、公开考核招聘一定数量的新教师。全县中小学超编,除满足高中紧缺学科外,其余指标全部投放到乡村学校,投放指标中音、体、美、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占50%以上。实行择优“补”、对症“补”,逐步形成合理的老、中、青教师梯队,全县现有乡村学校教师397人,其中45岁以上的101人、占25.4%,36至44岁的159人、占40.1%,35岁及以下的137人、占34.5%。

二是定向“补”。积极争取教育部直属、省属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定向培养专业对口师范生,2018年签约7个省属免费师范生。开展转岗培训,连续三年举办全县中小学音体美兼职教师全员培训暨上岗资格培训、累计培训100余名音体美专业教师,力争五年时间内建设一支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农村音、体、美教师队伍。

三是返聘“补”。从2015年起返聘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优秀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2018年返聘8名优秀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科内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交流、切磋,取长补短,“以老带新”,年轻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讲课,学到了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较快成长为教学骨干。

二、“优待”留住希望

一是环境留人。加大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9所边远地区学校共计264套教师周转房,建筑面积9260平方米,总投入达3216.5万元,拟建陇东片区教师周转房。注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做教师的表率,充分发挥感召力量,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关注每一位教师,用情感去感化教师。

二是条件留人。加大投入,构建“互联网+乡村教育”强师模式,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累计投入资金4110万元,建设了县域教育数据中心,构建了千兆到“桌面”、有线/无线全覆盖、光纤专线接入的教育城域网络系统。组建计算机网络教室29间、装备学生用机1056台,教师用机配备782台,建立校园数字图书馆22所,配备“班班通”设备287套,建设4套自动交互录播系统。今年,新建成2间“智慧教室”,教师上课用电子白板取代传统黑板,学生课堂人手一部平板电脑取代传统“课本”,实现信息化课堂互动和课下训练新型的“智慧教室”。

三是待遇留人。制定并实施《宝兴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编制核定、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对大病、特困教师提供援助,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给予奖励。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全面实施“在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30年且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符合具体标准条件的,可直接推荐申报评审高一级教师职务(职称)。

三、“优培”促进成才

一是试点“走教”模式。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优质学校选派紧缺学科教师,到乡镇及以下学校走教,使“共享教师”起到“补血”效用。截至2018年4月,共选派6位英语教师、1名化学教师和1名生物教师分别到灵关中心校、五龙中心校、陇东镇新江小学(教学点)、硗碛藏族中学走教,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不动老师动”的调度式“走教”模式,让山区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试点“1+X”模式。即“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选择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学校的优秀教学班,通过信息化手段,采取远程同步教学的方式,实时将优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传送至偏远的教学点,同步进行课堂教学,并可实现互动课堂,教学点教师作现场辅导同步教学,构建一个线上线下强弱学校师生学习共同体。2018年4月试点实验小学+硗碛两个教学点一年级音乐和美术学科教学,解决了乡村学校学科结构性缺编的难题,实现优质资源区域共享,有力推动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三是试点“托管”模式。采取“强校+弱校”的教育托管模式,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薄弱学校委托给城区优质学校管理,实行“人事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评估考核统一”的管理模式,以“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尽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短板问题,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目前,率先试行宝兴县中学托管陇东中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