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汉源县精准着力建设“区域教育交流中心”

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7-10-31 13:10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来,汉源县始终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从完善学校办学条件、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精准“着力”,大力推进“区域教育交流中心”建设。

积极完善学校办学条件,着力夯实教育发展基础。2012年至2017年,汉源县共计投入资金5458万元,新建幼儿园6所,改扩建1所,县域公立幼儿园增至8所,覆盖九襄、富林、大树、河西、唐家等乡镇。“4·20”三年灾后恢复重建,总计投入资金2.22亿元,规划建设教育项目39个,新建校舍面积6.14万平方米,维修加固面积4.18万平方米。近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按照省一类学校配备标准,为义务教育学校配齐了理科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及各种功能室;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微机室)57间、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801间、智慧课堂3间、录播教室3间,各学校均接入宽带网络,教学用计算机达3100台,“三通两平台”建设基本完成。

积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着力破解均衡发展难题。2012年至2016年,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及乡镇撤并整合等工作实际,汉源县制定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2—2015年),逐步对县域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从2011年的95所(含教学点)优化为目前的82所(含教学点),将汉源三中、汉源四中2所高完中建设成了优质单设初中,全县学校布局更趋合理。2013年,2016年分别对富林镇城区3所小学、九襄镇城区4所小学进行了资源整合,均衡了7所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及招生范围,城乡教学环境更加公平。

积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健全教育发展机制。2014年至2017年,汉源县与西华大学通过“县校合作”,在全市率先启动并顺利完成了县域教育综合改革,着力破解了制约全县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完成了县域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教育综合改革,汉源县科学制定了教育“一三五”总体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高中目标发展、初中抱团发展、小学打捆发展”整体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了对外开放合作办学模式,全县共有6所学校与省内外名校建立了合作帮扶长效机制;稳步实施了小学集团化办学,引导学校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努力打造区域特色教育品牌。县域教育综合改革,从制度建设、教育管理、办学模式、品牌创建等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积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供坚实人力支撑。2013年至2017年,汉源县通过考核招聘、公开招考、人才引进等方式共补充教师504人,基本解决了县域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实验员,音、体、美专职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严格选拔优秀教育人才,精心组建“名师工作室”4个,并与成都市实验小学开展了“未来种子教师”师徒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县域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实施了《汉源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试行)》、《汉源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推动了城乡学校干部、教师合理、有序流动。2016-2017学年,全县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62人次,超过了10%的省定标准;2017-2018学年达105人次,占应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14.5%,其中“骨干教师”35人次,占应交流骨干教师总数的2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