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震后雅安,浴火重生换新颜

来源:市委农工委 发布时间:2017-06-27 18:03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近年来,雅安紧紧抓住灾后重建重大机遇,按照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的总体部署,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而美、绿变金”的农业产业发展道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抓手,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机制,因地制宜,着力建设“3+N”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培育富民奔康持续增收新产业、新业态,为全市农村新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建成了产村相融的幸福美丽新村。

一、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

切实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区域分布上,以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五雅”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结合全市8个县(区)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依托雨城、名山两区茶产业,汉源、石棉、荥经三县的水(干)果和有机蔬菜产业,以及芦山、天全、宝兴三县的猕猴桃、道地中药材、山药等产业,规划建设了“3+N”条特色产业经济走廊,目前,“3+N”条特色产业经济走廊辐射带动全市建成特色产业基地面积480万亩,带动全市90%以上的农村和农民发展产业、致富奔康。按照 “一县一园区,一园一主业”发展思路,构建了“1+8”现代农业园区,以园区发展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集聚发展,目前,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积极开展扩区强园,名山国家茶叶公园、天全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芦山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汉源锦绣田园等园区逐步提升打造,雨城沿周公河冷水鱼产业园区、宝兴中药材产业园区、荥经天麻产业园区、石棉黄果柑产业园区正加快推进建设。

二、严把质量安全,提升产业品质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广GAP种植规范,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把控农业生产投入品的种类、质量和剂量,按照生态农业的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巩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成果,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计划,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成功创建了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全力打造雅安农产品·中国好味道,让吃的人健康,种的人小康。目前,全市共有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9万亩,绿色食品产品130余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30万亩,有机食品产品90余个,“蒙顶山茶”品牌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实现雅安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产业融合,提升经济效益

按照全域景区、农旅融合、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将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机融合,依托“3+N”条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建设,将沿线产业基地与乡村旅游景点打造相结合,将旅游概念融入其中,拓展各项农业要素的功能,把产业基地建成既是农户赖以生存的农田,又是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的公园。依托“1+8”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把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农业产业基地,建成集参观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功能区,实现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价值链。目前,全市建成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中国藏茶村等农业公园8个;建成汉源县申沟新村白凤桃采摘园、雨城区余家新村草莓采摘园等休闲采摘基地32个,建成舒心农场等生态休闲农场(农庄)178个。

四、深化改革创新,增进绿色惠民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集体林权等多权确权颁证工作;实施激励政策,鼓励以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土地(茶园、果园)股份合作社12个;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大园区+小业主”等发展方式,打好以“五雅”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基地建设基础。目前,全市流转土地约15万亩,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7家、市级以上农民专合组织118个、示范家庭农场55家,充分激发了现代农业发展活力,让农民在农业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中更多受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