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对市人大三届6次会议第144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 发布时间:2017-02-14 11:53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彭春雄等7位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石棉县猛种、木耳、蟹螺三个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中国传统村落8个,石棉县就有3个,分别是蟹螺藏族乡蟹螺堡子、猛种堡子和木耳堡子,其中:蟹螺堡子于2012年12月申报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猛种堡子和木耳堡子于2013年8月申报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同时,以上3个堡子也是石棉茶马古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协调领导机制和村级联络机制,市、县、乡三级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确定了保护工作负责人,落实了村级联络员,逐步形成各级政府部门指导、村民参与的管理机制,上传下达渠道畅通,政策能及时执行和落实,情况能及时了解和处理。

(二)落实保护发展规划。科学制定3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完善规划执行机制,对基础设施和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材料、风貌等建设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最大限度保持村落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三)项目建设情况。目前,石棉县3个中国传统村落已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约1300万元,用于村落内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文物抢救等内容建设。其中:蟹螺堡子投入300万元用于村落避难场所和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改善、河道安全防护治理,同时投入400万元,用于茶马古道-蟹螺堡子文物修复,目前,以上项目均已完工;猛种堡子和木耳堡子计划整合上级补助资金300万元,实施村落人居环境整治、传统建筑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预计8月开工建设。通过项目建设,村落历史环境要素和传统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得到逐步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文化传承情况。石棉县于2011年提出了尔苏、木雅藏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建设构想,通过努力,该项目已纳入雅安市生态博物馆体系建设规划,主要是抢救和保护尔苏、木雅藏族的语言、信仰、风俗、自然生态、文化空间,传承尔苏、木雅藏族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石棉县建立了民族民俗文化传习所,做好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

(五)旅游发展情况。为打造集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土司文化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村寨,依托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2015年6月,石棉县包装推出了“蟹螺堡子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开发项目”,拟建设景区入口服务区、生态步游道、观光平台、乡村民俗酒店、民俗文化广场、民俗生态博物园、生态果蔬园、户外运动场、朝拜区、景区标识标牌,目前,该项目正进行招商引资。项目建成后,将对蟹螺、猛种、木耳3个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利用上发挥极大作用。

(六)交通建设情况。目前,国道G549已提上建设日程,正按程序开展前期工作;蟹螺、猛种、木耳3个传统村落通村公路,已列入我市“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力争尽早建设。在规划设计时,将统筹考虑国道G549和通村公路的连接问题,解决传统村落对外交通联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整合各级、各部门资源以及省、市两级驻村专家技术力量,加强对乡镇、村庄基层管理人员技术培训,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制定合理的规划技术措施,引导群众以正确方式处理个人发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在确保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落地的同时,因地制宜、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二)积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整合建设、文物、旅游、农业、交通、扶贫等项目资金,通过项目带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在包装推广、招商引资、宣传推介上下功夫,集中打造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成片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不断强化传统村落“自我造血”功能,促进群众致富增收,让传统村落记住乡愁、留住人气、汇聚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