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打赢脱贫战 小康路上逐梦行——探访我市部分县区乡村脱贫攻坚新气象

来源:
2018-12-02 10:20
浏览:
收藏 打印

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提升渠道,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转型路径,将党建扶贫作为有效载体……近几年,我市不少贫困村落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措施,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赢得了老百姓和各方认可,取得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成效。

近日,记者走进部分贫困村,看村庄发生的变化,体会着乡村里百姓的幸福生活。

若笔村村民发展特色养殖致富

宝兴县永富乡若笔村:

脱贫和党建“同频共振”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近年来,宝兴县永富乡若笔村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探索“产业链上强支部,党员示范带民富”新路子,转化组织优势为脱贫攻坚优势,促进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双推进,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凝聚党旗下

初冬时节,碧空如洗,金色的阳光洒满若笔村的角角落落,新修建的村党支部党群服务中心在冬日的映衬下,一派欣欣向荣。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告别贫困,开启了整村脱贫的奋进之路。

若笔村地处偏远山区,四面环山,一条峡谷环抱着村子,村民如同生活在摇篮里一样,只有一条连通村子内外的主干道。近年来,当地由于人均耕地不多,年人均收入有限,造成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村里留守老人逐渐增多。

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让村民摆脱贫困,成了他们心头一块驱不走的愁云。

2016年以来,村“两委”紧跟上级步伐,组织人员参与各类学习培训。随着党支部凝聚力的增强,干部们见识广了、思路宽了、点子多了、发展有望了。

“村子里随处可见的这些标语牌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做率先发展的带头人,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像这样的标语村干部都牢记于心,这就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座右铭。”第一书记杨列勇带记者在村委会参观。

整洁的村委会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会议室里,村干部和全体党员正在津津有味地听党课。

“‘学党章、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活动等开展以来,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每季度一次的农村党课学习雷打不动,从最初的参与人数少迟到多,到现在的无一人缺席,若笔村的党支部凝成了一股绳,铆足了劲要夯实村集体经济,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杨列勇说道。

找到致富路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一项种植中药材的扶贫项目落户若笔村,帮助该村的贫困户走上脱贫路。

“党员干部要带头发展产业,做给群众看!”十六组的老党员高国清,为做好榜样,带领大家致富,老两口在自己房前屋后种起了中药材。

种了一辈子玉米的高国清,竟然带头种这不看好的云木香,遭到村民议论:“三年才能见效,到时候又不知道啥行情了,况且交通不便,采挖了又怎么运下山,咱党员咋也不务正业了。”

说归说,三年不到,通组道路修通了,中药材就开始采摘了,当年药价行情渐涨,高国清一家头一年就卖了5万多元,除去成本还收入了1万多元。作为当初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高国清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很快,不少已经荒弃多年的药地,也被村民们种上云木香了。

于是,村民们趁热打铁“比学赶超”的热闹场面出现在了田间地头。“你家的地里该除草了,他家的药材该采摘了。”  村民们互相监督,共同发展。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贫困户李贵强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自己的妻子患慢性病,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以前他在外打工时,每天坚持回家,风里来雨里去不说,对妻子的照顾难免有所不周。

看到干部来动员、党员做示范,李贵强也鼓起勇气种了20亩药材,人勤地生金,2017年李贵强种植的药材破土成材,稳稳收入了上万余元,“有干部们帮扶,加上自己不断学习,相信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

而今,信心满满都写在李贵强的脸上:“二女儿马上考大学了,准备给她买一台电脑,让她好好学习,将来把知识带回来,把咱这小山村变成聚宝盆。”

党建促脱贫

“李贵强一家的变化,折射的是若笔村近年来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切实解决困难问题的发展思路。”杨列勇一语中的地说道。

在若笔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外墙上,挂着一张简易的农民夜校课堂预告。村民肖兴静是农民夜校的忠实听众。“我喜欢这个课堂,这是真在讲我们农村的事,教我们种地养殖,能学到很多知识。”

11月22日,肖兴静再次参加了在村活动室开讲的“农民夜校”课堂。这一期课的主讲人,身份有些“特殊”,来自宝兴县党员志愿服务队。从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讲脱贫,到结合当地实际讲解养殖、种植所需技术和窍门,整堂课持续近90分钟,肖兴静听得格外认真。

除了养殖课,夜校还通过开设党建专业课,把农民夜校建在党小组会上,实现党员参与全覆盖。另外,村“两委”还组建农民夜校送教小分队,结合院坝会等贴近群众的方式,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道德素质培训和感恩教育,帮助贫困户端正脱贫心态。

“通过农民夜校开展智力扶贫,不断增强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是该村探索党建扶贫的创新举措之一。”杨列勇说道。

按照“党建引领、组织推动、党员带动、项目驱动”的理念,若笔村一直不断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为破解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两张皮”问题,若笔村还开展了以“把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示范户、把脱贫致富示范户培养成党员,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活动,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发展模式。

古路村村民李其学做好农家菜

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

“悬崖村落”

谋划乡村旅游升级版

这几年,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和服务,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推动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当地群众纷纷靠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脱贫道路。

村子里开起农家乐

初冬时节,古路村在温暖阳光照耀下格外宁静,庆其云的家就住在这里。

因提前接到了客人要来入住的电话,庆其云一大早就在厨房里忙开了,夫妻俩分工明确:庆其云准备客人吃的东西,妻子打下手,一切有条不紊。

“得让客人吃饱、吃好、吃高兴。除了炖鸡,我们还准备了腊肉、野生菌、土豆丝……”庆其云和妻子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他告诉记者,借助乡村旅游,他家日子慢慢有了起色。

早在2006年,为还清家里盖房留下的欠债,庆其云和妻子外出打工,“一个月才800元收入。”庆其云说,那时他们一天一个人吃饭才花几元块钱。回忆过往,他不停地摇头。

“怎样才能改善生活状况?”这是庆其云的心病。

如今心病终于治好了。2016年两口子回乡,办起了农家乐,开始搞旅游接待。

和庆其云一样,村民李其学现在的生活也挺“滋润”。

与走出去的村民不一样,看着家乡巨变的李其学却想着回来。

依靠发展乡村旅游,李其学如今打了个翻身仗,“现在逢年过节我们一天最多能挣上万元,遇上大假不少游客还等着就餐,忙的时候更是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一家人忙不过来,就会叫上邻居一起帮忙。“我们这边的邻居都像是自己家人,基本上随叫随到”。李其学微笑着说道,淳朴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如今,他家五口,每年收入15万元左右。

走进李其学(农家乐)的小院,院中干净整洁。院子的墙上悬挂着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摆放着数张桌子。他家的客栈,有两楼,自住,餐厅,客房一体化。尽管现在没有客人入住,但房间收拾得干净利落。他说:“以前搞传统农业,靠天吃饭,收入也高不到哪去,做旅游既省心还稳定。

“旅游+扶贫”走出幸福路

一切的改变源于古路村的美丽嬗变。

虽然已是初冬,但记者看见,已有不少外地游客仍穿梭在这清晨的乡间。这些游客或者在各自住宿的农家乐里吃着早饭,或者披着羽绒外套在外散步,尽情地呼吸着如丝丝雨露般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

随着日头升起,云雾逐渐散去,一幢幢别致的农家小楼房渐渐显现出来,一座座形态各异、仿佛拔地而起的山峰苍翠欲滴。

一切,如梦、如幻、如仙境。

很难想象,这个地势偏远、风景秀丽的古路村,曾被冠以“最穷村落”称号。

山高陡壁,云雾缭绕;屋舍俨然,披霞映光。古路村地处大渡河大峡谷,落差1000多米。高高地,远远地,像镶在天际。

曾经的古路村穷到什么程度?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全村400余名村民出行的唯一通道是悬崖峭壁上开凿的一条仅1米多宽、3公里长、直线落差850米的折回骡马小道。在骡马小道开凿前,村民们仅靠手脚并用的垂直天梯出行。很多人举家外迁,留下的多为老人和儿童。2013年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43.7%。

“穷有根,富有因”,永利乡副乡长袁江涛表示,近几年扶贫工作组进了村,为了推进古路村的脱贫致富,政府为村民拓宽了骡马道,进一步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在大峡谷上修建一条集客货运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索道,以彻底解决村民的交通出行,促进峡谷两岸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索道自2016年3月开工建设,时隔数月,索道建成后,村民们依托大渡河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起乡村旅游,尽快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袁江涛说,就这样,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气候条件和生态美食,古路村启动了乡村旅游扶贫计划。

可一切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虽说我们这里风景好,但不少人担心万一没人来呢,搞农家乐给谁吃、住?”袁江涛回忆,当时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普遍较低,怕投入、怕风险。

为此,村组织村民召开了数次动员会,对补助标准、扶持举措和发展前景进行讲解,以消除他们的顾虑。

后来,村里遴选了数户经济条件较好、思想相对不太保守的农家作为试点,通过政策扶持、现金及实物补贴等方式,鼓励他们“吃螃蟹”。

村民们眼见能挣钱,不再需要苦口婆心地动员,纷纷发展起了农家乐。

旅游业对古路村而言是朝阳产业,对群众来说是实实在在的脱贫富民产业。

“古路村坚持开发式扶贫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的道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今还专门成立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至今,合作社已有会员10户,其中贫困户5户。” 袁江涛介绍。

2018年以来,古路村共接待游客3多万人次,沉寂的古路村热闹起来。

袁江涛这样描述未来的古路村:游客到时能在这里闻到“五味”,即泥土芬芳的“土味”、乡村野趣的“野味”、民俗风情的“俗味”、古香古色的“古味”、富有风韵的“韵味”。

逐渐改变的“古路村”,改变的是越来越好的生活,不变的是村民们内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