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起“猪老倌” 走上致富路——天全县大坪乡瓦坪村王泽康的脱贫故事

来源:
2018-11-01 10:38
浏览:
收藏 打印

王泽康正在给猪打疫苗

1.6米的个头,瘦弱的身板,走路颠簸……当这些元素汇集到天全县大坪乡瓦坪村村民王泽康身上时,实在难以将他与“养猪大户”联系在一起。

然而,养猪这条路,他已经坚持了9个年头;从最先存栏几十头发展到现在年出栏500头,王泽康的养猪场在当地小有名气。

说起王泽康,大坪乡的父老乡亲几乎都会竖起大拇指:“小伙子不错,能吃苦,更热心,经常为我们解决一些养猪上遇到的问题。”

残疾小伙养猪脱贫

10月29日,王泽康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在猪舍里给仔猪打预防针。他轻手轻脚抱起一只仔猪,小心翼翼地扎针输药水,并不时安抚怀里的小猪。

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王泽康右腿萎缩,小时候上学全靠母亲背他去学校。祸不单行,在他10岁的时候,父亲因积劳成疾、无钱医治而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让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懂事的王泽康不忍看到母亲日夜操劳,上完小学四年级后就自愿放弃学业,拖着残疾的双腿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从小到大,王泽康一直有一个信念:虽然腿不方便,但只要自己坚持努力,一定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在王泽康的成长生涯里,他并未因肢体残疾而受过太多影响。年轻时,他还曾跟着村里人走南闯北,到处打工为生。

2009年,在外漂泊闯荡的他决心留守家中,照顾年迈的母亲,同时寻求发展之路。

王泽康家所在的瓦坪村是一个小山村,村里大部分土地都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经济收入有限,劳力投入成本却相当高。“靠种庄稼,养不活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王泽康把发展目标锁定在劳力投入相对较低的养猪上。

那一年,利用自家猪舍,王泽康买回10余头仔猪,开始了试养。当时正值全国猪价行情较好时期,半年后,他获得“第一桶金”。首次试水便获得成功,备受鼓舞的王泽康开始实施自己的养殖计划。

“我自小就养过猪,可会养猪和养好猪却有很大差别。”王泽康回想起开始扩大养猪规模时遇到的窘境,“养的猪多了,防疫跟不上,第一批猪全死了。”

为了提升自己的短板,王泽康四处学习请教,最终成功摸索出一套防疫技术,大大提升了仔猪的成活率,养猪业逐渐走上正轨。

成当地致富带头人

清晨5点多,多数人还在熟睡时,王泽康已经起床了。和饲料、提泔水、放草料……这些活,他都亲力亲为。

虽说仔猪的存活率提高了,但王泽康的养猪业依旧未成气候。养猪风险大、成本高,属于投资高、见效慢的养殖项目。资金有限,王泽康的养殖场抗风险能力也不容乐观。

2012年,是他亏损最严重的一年。“养殖场刚走上正轨,成品猪就开始垮价,好在仔猪市场行情还不错。”王泽康说,为了应对持续低迷的市场,他开始琢磨自繁自养技术。

2014年,按照“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原则,各级党委政府帮助王泽康争取到四川青年创业促进计划资金,以及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为他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创业启动资金,而且还邀请专业科技老师进行驻村一对一指导。

在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王泽康扩大养猪规模,从最先存栏几十头发展到年出栏500头。

而这些年出栏500头的商品猪,全部都是王泽康自繁自养,给母猪育种、防疫、接产等活儿,王泽康全是自己上阵。

如今,除了养猪,王泽康还种植生姜等蔬菜,将猪粪用于种植业,实现养殖场废弃物的科学合理利用。

2015年底,王泽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顺利脱贫;同年,他联合周边养殖大户共同成立“希瑞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邻居在养猪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王泽康会提供无私帮助,赢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2016年,共青团雅安市委授予王泽康养猪场“精准扶贫示范项目”称号;截至2017年年底,王泽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5万元,成为全乡脱贫典范,以及当地致富带头人。

“残疾不是贫穷的借口。”王泽康毫不避讳身体残疾一事,他说,“是党委政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将感恩化为行动,去回报社会。”

记者 蒋阳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