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29名干部赴凉山支援脱贫攻坚工作——当实干者不当旁观者

来源:
2018-08-09 11:55
浏览:
收藏 打印

从天全出发到雨城,坐大巴车到达西昌后,再坐7个多小时班车到达木里县,再从县城坐2个小时的车到达克尔乡——尽管出发之前做了心理准备,但近3天的去程,还是给了谢随红一个“下马威”。

6月底,天全县水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谢随红,被选派到凉山州木里县克尔乡任党委副书记。他与我市选派的其他128名干部一起,将在凉山州支援3年脱贫攻坚工作。

全省打赢凉山州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在今年6月20日吹响。省委新选派了3500多名干部,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实行“一县一队”综合帮扶,主要承担宣传党的政策、推动精准脱贫、开展综合治理、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5项职责。

市委高度重视选派工作,精心组织、认真推荐。到岗一个多月来,我市选派干部过好语言关、饮食关,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和专业特长,用真诚换真情、用真情换真心,努力当脱贫攻坚实干者不当旁观者,展示雅安干部的风采。

迅速转变角色

他们努力克服“水土不服”

其实,这不是谢随红第一次做帮扶干部。出发赴凉山州之前,他已经在天全县始阳镇破磷村当了2年多的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对他,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帮扶内容;陌生的,是在异地他乡,天全县与木里县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方面完全不同。乡上平均海拔2500米,昼夜温差大,手机时常没有信号,交通不便,入村走访通常要花费两三天时间。但当地干部群众的热情,很快就让谢随红融入了新集体。

刚到克尔乡后,谢随红与同事入村走访。晚上在村干部家住下时,他突发高烧,村党支部书记连忙将其送到了乡卫生院,及时打了退烧针。“大家的热情与关心感染着我们,一个多月来的接触,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和谐的工作氛围。”谢随红感慨。

风俗习惯不同,语言交流不畅,这些是我市选派干部首先要渡过的“关卡”。我市选派干部出发前,市委就明确要求,要力争最短时间内转变角色定位、掌握社情民意。我市选派干部努力克服“水土不服”,迅速融入工作、融入干部群众。

来自荥经县五宪乡的副乡长兼人武部长石林,被选派到盐源县挂职黄草镇党委副书记。刚刚报到,他就参加了部分村党支部举办的“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黄草镇和贫困村党建月会。这也是让他感受最深的:普通党员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并形成了长效党建月会制度,明显发挥了党员的带头作用。

“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很强,在脱贫攻坚、禁毒防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石林向周围的干部群众学习请教,在走访自主移民搬迁户、开展惠民政策清卡行动、走访贫困村驻村工作组中,一边熟悉村情民意、工作目标任务,一边积极配合当地干部做好当前重点工作。

到村入户走访经常需要步行几小时,为此石林经常不能吃上午饭。但纯朴耿直的村民,给了他新的动力。“对我来说,三年援彝爱,一生援彝情,那些所谓的困难都统统抛之脑后。”石林说。

在喜德县沙马拉达乡拉达村担任“四治”专员的林含钊,是市公安局名山区分局红星派出所的二级警员。仅有4个村民小组的拉达村,170余户村民大多生活在半山腰和山顶。由于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双腿,成了林含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夏季,正是地质灾害多发季节。一次前往2组走访,林含钊与同事步行上山,刚刚走过一段路,就听见轰隆一声,一块石头从山顶滚落下来。

“幸好我们走得比较快,稍微晚几十秒,那石头就不是砸在道路上了。”多年的从警经历,让林含钊的安全意识更强,每次下乡走访时,他都要提醒同事观察通行,“村上异地搬迁的任务很重,我们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发挥专业特长

他们向最难处攻坚

深度贫困与恶劣自然条件、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思想观念等相互交织,除了一般性的贫困问题外,还有禁毒防艾、控辍保学、计划生育、自发搬迁、移风易俗等特殊问题。我市选派干部挑重担、当先锋、打硬仗,与当地干部和基层群众一块干、一块拼,在治愚、治病、治毒、治超、控辍、保学等工作中贡献力量。

“治病这一块任务艰巨,首先要解决村民看病意识不强的问题。”25岁的袁彪,来自宝兴县中医院,现在他成了美姑县拉木阿觉乡卫生院内科医生。

7月底时,袁彪收治了一位伤口感染的患者。一名18岁的村民手腕处被家中的猪咬伤,只在私人诊所草草进行了处理,但8公分长的伤口很快感染。来到乡卫生院时,袁彪迅速为其进行了处理,重新缝合伤口,并让他在卫生院输了5天液。

“从他住的村子到乡卫生院,需要1个多小时,出入不方便,所以最开始就耽误了医治。”袁彪说,由于交通不方便,很多村民看病的主动性不强,他经常与同事下乡开展义诊和宣传,“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但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希望力所能及把凉山州脱贫攻坚扎扎实实推向前进。”

来自天全县思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李鹏飞,与来自成都、泸州、巴中等地的8名帮扶干部一起,成为越西县白果乡曙加村综合工作队队员。

在到达工作地后的两天,李鹏飞在饮食、文化等方面有些不适应。但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来到这里是为了决战脱贫攻坚,必须让自己沉入村民生活中去。

曙加村有72户贫困户,贫困人口366人,是典型的山区彝家贫困村。穿上一双胶鞋,踩在稀软的泥土上,李鹏飞与曙加村第一书记、乡帮扶干部一起,对贫困户逐一走访调查。看到村民在畜养牛、猪时遇到问题,李鹏飞利用所学的畜牧专业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白果乡脱贫攻坚工作的道路上,我深知这只是刚刚开始,但我已经做好了和脱贫攻坚战友们向最难处攻坚的准备。”李鹏飞说,自己只是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滴水,向往能融入决战凉山脱贫攻坚的大海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考核激励并用

“娘家”为选派干部

解决后顾之忧

在脱贫攻坚一线,我市选派干部人才牢记重托、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作为他们的“娘家”,我市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着力在日常管理、考核奖惩和激励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确保人留得住、心稳得起、劲更加足。

为了切实为选派干部解决后顾之忧,我市各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健全管理机制,逗硬落实责任,真心实意帮助选派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我们将做好选派干部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加强与上级部门、受援地党委政府以及行业牵头部门、派员单位的工作对接,建立选派干部台账和跟踪培养台账,定期开展座谈交流和走访慰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通过建立动态管理、建立日常沟通等机制,对选派干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及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对选派干部反馈的问题、意见建议及时对接处理,当好选派干部的强大后盾。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建立“召回”机制,对工作表现不佳、不胜任职位职责、帮扶地群众不满意的选派干部,考核不称职、不合格、不尽责,有损雅安党员干部形象的队员,坚决调整“召回”并作出组织处理,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问责追责。

雅安日报/北纬网首席记者  张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