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新村:水润新村引客来 饮水思源护家园

来源:
2017-06-08 08:15
浏览:
收藏 打印

青衣江发源于宝兴县,流域面积涉及雅安8个县区中的6个。作为雅安人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哺育了无数雅州儿女。而今,随着全面落实河长制行动在雅安落地,一场守护母亲河的战役也随之打响,作战目标直指“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6月2日,沿着青衣江逆向而行,来到发源地宝兴。在青衣江主流的宝兴河畔,漫步于河畔重建新村,更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呈现眼前。这其中,不得不提到青衣江水系小分支邓池沟。

清泉入新村 带来旅游热

“很意外,一个小村落竟有这般漂亮的水景观。”2日,一位泸州游客在游览邓池沟新村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不意外,大熊猫从这里走向世界,正是这里的水滋养了它。”旁边,一位新村村民如此回复,言语里流露着骄傲。

如这位村民所言,这美丽的水景,正是源于青衣江水系的一条小支流邓池沟。

邓池沟究竟有多长?当地村民也说不清楚,但他们知道,这条沟的水流必然流经这里的青坪村、和平村两个村。位于两村交界处的,正是灾后重建中全新打造的邓池沟新村。

这是一座融于山水中、占地面积约40亩的新村,从邓池沟蜿蜒而出的水流贯穿新村,成了新村的点睛之笔。

新村最上方的水景池,正是连接邓池沟水流和新村水景的出入口。从这里出发,前行约20多米,就到达邓池沟内一处更小的水沟,中间沟。清澈的水流正通过引水池和20多米长的引水管,源源不断流入新村内。

新村自管委工作人员张树康介绍,多年来,这处山泉水流都非常稳定。即便如此,为安全起见,新村规划时特意在中间沟修起了一处小堤坝,这样即使遇上水流暴涨,也可确保新村安全无虞。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靠着这股来自邓池沟的清流,美如江南小镇的邓池沟新村,依托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不可复制的大熊猫文化,发展起了极具特色的乡村民宿旅游接待。

家在青坪村12组,如今安住新村内的赵琴,就是其中一户。

从去年5月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客栈开业至今,赵琴家的纯收入已有近60000元。去年7月,面对蒸蒸日上的生意,丈夫李云均卖掉货车,一心吃上了“旅游饭”。“山好水好环境好,是我们从游客口中听到最多的称赞。”李云均说,水质好,泡出的茶、烹饪的各色菜肴都更鲜美,游客们赞不绝口。

河长履新职 共管源头水

在邓池沟新村,像赵琴一样在家门口实现奔康致富梦想的村民还有很多。

村民宿旅游接待负责人古洋算了一笔账。邓池沟新村已加入合作社的民宿客栈14家、餐饮店4家。在5月份的两个小长假期间,住宿一项收入50000多元。餐饮方面,若按行业内餐饮收入通常为住宿2倍计算,餐饮一项应该在100000元左右。

“这仅仅只是合作社范围内可统计的数据。”古洋说,除合作社成员外,新村内绝大多数农户都在从事餐饮或住宿接待,实际收入情况还会比已统计的数字高出不少。当地村民觉得,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大家吃上了“旅游饭”,而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良好的水资源。

如今,随着河长制逐步落实,保护好源头活水成为大家的共识。

熊枝洪,青坪村党支部书记;乔显洪,和平村党支部书记。从今年3月起,他们分别担任邓池沟流经两个村、长约3公里的河段的河长。垃圾分类清运,以及相关宣传,是他们担任河长后首先强化的一项工作。

胡青秀、林泽华是一对夫妻,专门负责每天按时清运蜂桶寨乡各村的生活垃圾。自河长制实施以来,他们明显感觉到变化。“垃圾分类更精准,堆放也更加有序了。”林泽华说,过去时不时还会看见河岸边堆放有垃圾,但现在已不见了踪影。

不仅于此。一台日处理废水量可达50吨的污水净化机“落户”邓池沟新村,在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爱护水环境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化解了污水治理难题。

“即使是旅游高峰季节,这样的处理量已能保证新村产生的废水全部达标排放。”张树康说,污水净化机目前由两个村的河长以及新村管委会共同管理,确保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邓池沟,维护好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