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阳光普照美丽雅安——我市部分县(区)、部门(单位)开展第三批法治示范创建工作扫描

来源:
2017-02-23 11:32
浏览:
收藏 打印

无论是市国资委全员学法用法的高涨热情,还是石棉县开展法治扶贫的融融暖意,抑或是雨城区合江镇农民夜校的秉灯夜读 ……连日来,记者通过采访,实地见证了自全市开展第三批市级法治示范县(区)、市级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以来,各地各部门推出的法治新举措;见证了在创建活动中,各地各部门不断丰富示范创建内涵,既抓好“规定动作”,又结合地方和行业特点创新“自选动作”,不断打造特色和亮点;真切感受了法治建设的新成果,体验到了雅安大地的法治新气象。

市国资委

全员学法用法

争当法治先锋

市国资委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近年来,市国资委以依法治理示范创建为引领,创新方式,推动全员学法用法,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作为国资监管部门,树立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国资监管中遇到的难题,是一条必经之路。市国资委正在这条路上稳步前行。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加深理解、吃透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各项工作……”采访中,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资委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市新格局,建设法治企业,让法治成为助推雅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微博学法 掀起全员学法高潮

资产配置科是市国资委负责法治宣传及企业法治建设的责任科室。资产配置科干部职工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有一项必修课——通过微博学法。去年以来,市国资委开通了微博普法平台,主要目的是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沟通社情民意。通过微博学法,资产配置科干部职工对企业国有资产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深的了解。

“近年来,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难题,比如工作信息有时难以及时沟通、不少人厌倦了原有的普法宣传方式、一些好的工作做法与经验难以及时推广等。而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普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题,还可以与网民进行实时互动,及时分享学法和维权心得,接受公众评议。”市国资委分管依法治市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普法工作中遇到的有争议的问题,市国资委还组织工作人员将其编成微案例,发到微博上进行释法说理。

“一日一博”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学法方式,可以保证干部职工随时随地学法,最大的优点是学习成效可以接受检验,便于考核。”该负责人表示,采用这种天天学法,日积月累的方式,可让干部潜移默化地形成法治思维,提升执法能力。

自从开展微博学法以来,大伙儿学法的热情很高,遇到有疑惑的问题,会相互坐下来讨论。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工作人员,大家都坚持每日“阅博”,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有时遇到案例解析,大家讨论出的结果还会把标准答案推翻,真正形成了学法用法的新高潮。

多措并举 学法成为习惯

其实,微博学法只是市国资委践行“推进依法治市 建设法治雅安”的一个方面。如何实现天天学法、怎样才能学好法、如何让学法成为干部的自然习惯,让法的精神潜移默化植根在干部的灵魂深处?

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郑尚堃这样说:“将每周例会会前学法和专题学法相结合,集体学习宪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论、企业国有资产法等重要法律法规。”

市国资委专门制定了《雅安市国资委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2016—2020年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培训计划》和《2016—2020年度干部职工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及年度普法教育培训计划》。

从年初到年末,学法计划分为自学、专题讲座和检查验收3个阶段。为实现预期目标,在检查验收阶段将组织干部职工进行考试测评和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并严格落实学法用法考核制度。

领导带头查找在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并认真贯彻执行全面建立起的法律顾问制度,在重大决策出台前,必须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知法用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法是用法的基础,学法效果如何,关键还要靠用法来体现和检验。在实际工作中,市国资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2014年底,市政府与名山区政府决定共同出资成立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在组建这艘雅安茶企“龙头”的过程中,市国资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要求,以产权为纽带,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这艘茶企“航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扬帆远航。

依法监管,加强考核是一个重要手段。为此,市国资委每年都要与市属各监管国企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一方面保障出资人权益,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营管理效率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促进我市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提高各类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能力,增强全市各类资源与省内外资本对接的能力,市国资委积极指导雅投公司与联合产权交易所合作,在雅安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推进雅安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公平公正合法交易,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且将逐步实现雅安各类资源市场化配置,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2015年,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雅安分所开业,备受市民关注的西门茶廊1-12号铺面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成功招租,通过网络竞价,年租金溢价率达到107.26%。

与此同时,市国资委积极帮助市属国有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涉及国有企业的每一项改革,都要求企业的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确保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进行,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增值。

大力普法 提高社会法治意识

除了面向职工加大普法力度外,市国资委还加大了面向社会的普法力度,着力改善执法环境。

针对国有企业,市国资委建立普法宣讲团,开展“法律进国企”及“省级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领导干部还带头在“法律七进”工作中唱足大戏,抓住三月法制宣传月、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契机,开展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市属各监管国有企业则结合自身实际,利用专栏、展板、图片、法律讲堂、知识竞赛等方式,将法治宣传做得有声有色。2017年,雅安市商业银行被中宣部、司法部评选为六五普法先进单位,雅投公司、城投公司等4家企业被省国资委评选为省级诚信守法示范企业。

针对群众,市国资委通过与雅安日报社联办学法用法知识竞赛,让群众从身边事学法守法懂法用法;依托国有企业法律对外服务窗口,全面抓好“法律七进”工作。

“通过创建活动,让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不断提高雅安国资监管的法治化水平,积极推进法治雅安建设,构建尚法守制、公平正义 、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法治环境。”下一步,市国资委将以“法治国企 服务先锋”企业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为契机,坚定信念,砥砺奋进,全力助推依法治市工作,不断增强干部法治理念,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在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的征途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石棉县

法治扶贫暖民心

既普法律又助脱贫

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开展法治扶贫活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法治的春雨细腻地融入石棉的山山水水,融入到每个贫困家庭和贫困群众的心田。

今年以来,石棉县以创建“法治示范县”为目标,集中力量,共享资源,扎实推进法治扶贫工作。

建立一个扶贫点

保障脱贫攻坚成效

贫困地区往往是法治建设的薄弱地区。依托单位优势,开展法治扶贫是石棉县法治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

15日早上8时,石棉县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薛薇忙得不亦乐乎。该县首个法治扶贫服务站在田湾乡跃进村成立。

今年2月,石棉县法院多方协调,从众多法官中筛选出党建工作扎实、热心公益事业的法官,在田湾乡跃进村和大发村两个贫困村筹建了法治扶贫服务站,为当地老百姓量身定制精准法律扶贫服务。2月中旬,该法治扶贫服务站建立,贫困村也有了自己的法官团队。

被一起财产纠纷困扰的跃进村村民邱国富就是受益者之一。“法官向我提供了两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实用。”邱国富说,今后不仅能在家门口学习法律知识,而且咨询法律问题也不用往城里跑了。

“法治扶贫,不仅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村级事务管理依法规范开展,还能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优化发展环境,保障脱贫攻坚成效。”薛薇说。

在脱贫攻坚中,大发村和跃进村法治扶贫服务站将为两村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民事调解、项目合同审查、法律技能培训等服务。同时,服务站还将帮助村里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让村民掌握合法的维权途径,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让村民激动的事远不只这些。大家说起县法院给村里带来的可喜变化,如打开了话匣子。

为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县法院联系跃进村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引进了核桃种植项目。“核桃园的日常管理需要十多名劳动力,优先选择贫困户入园劳动,保证每天都有收入。”薛薇说,坚持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两条腿走路,就是要让群众不出远门也能赚钱。

跃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4户。如今,村委会和县法院结合实际,按照“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原则,逐户明确了帮扶措施。

作为该村法治扶贫联络员的薛薇说:“只有真正融入村子,才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我就是想用实际行动向贫困群众表态,我是扎扎实实来扶贫的。”

照计划,今年将做大做强核桃种植产业,依托跃进村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为贫困户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多点“开花”、广结“硕果”,最大限度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让跃进村早日变成小康村。

“法治干部入户很受欢迎,他们不但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还引导广大贫困群众树立了法治理念,逐步推动形成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县依法治县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实施一项政策

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二月,春风送暖的日子。因为法治扶贫的清风吹拂,石棉县老百姓迈向小康的步伐更加轻快。

去年,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村民王强(化名)还是一个刑满释放回乡后无家可归的游子,住在自己搭建的简易房里。如今,他住进了新建的小平房,穿上了崭新的外套。不到一年的时间,王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得益于石棉县实施的法治扶贫工程 。王强说,通过法治扶贫工程,通过政府和司法部门多方协调,最终通过法律援助,自己很快建好了一座漂亮保暖的房子。不但有了房子,当地法治部门的干部还帮助王强养鸡,通过产业扶贫让他对以后的生活有了期盼。今年,卖了鸡挣了钱的王强,过上了幸福生活。

王强是石棉推行法治扶贫工作的受益者之一。更多的贫困家庭通过去年石棉县落实推行的《雅安市法治扶贫“五个一”实施方案》得到了帮助。

近年来,贫困地区在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确权颁证、作价入股、抵押融资、依法治理等方面凸显出新问题、新矛盾,实现经济和法治的“双脱贫”迫在眉睫。面对面前摆着的一个最大难题,石棉县积极探索,创新性地将依法治县、脱贫攻坚、党建工作三大任务有机结合,创造性落实了我市法治扶贫“五个一”工程,发动全县党员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法律保障和知识普及。石棉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两学一做”,把党建落到实处,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

据县依法治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法治扶贫不仅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村级事务管理依法规范开展,还能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优化发展环境,保障脱贫攻坚成效。石棉县贯彻落实的法治扶贫“五个一”政策是由5个细化方案构成的,即帮助贫困村聘请一名法律顾问,法律顾问主要承担贫困村普法宣讲、重大决策和管理工作的法律审查事项,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收集社情民情;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为贫困村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建立一支看得懂法律、讲得出道理、用得来政策的农村法律人才队伍;帮助贫困村完善一个村规民约,要求帮扶单位指导贫困村完善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大院公约,提高贫困村依法自治水平,为脱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贫困村群众掌握一套维权方法,重点加强贫困村维权平台建设,主动开展法律政策宣讲,督促贫困村加强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帮助贫困村化解一批矛盾纠纷,要求帮扶单位依托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和扶贫包户干部开展好日常矛盾纠纷跟踪排查工作,抓好扶贫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落实重大矛盾纠纷包案化解要求。

雨城区合江镇

农民夜校作舞台

播种法治理念

雨城区合江镇张山村农民夜校开班

结合群众喜欢赶集和辖区矛盾纠纷特点,成功探索建立了一个集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于一体的农民夜校;以法治文化影院、法治图书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涉农普法宣传……雨城区合江镇在法治示范乡镇创建中,走出了颇具探索性、创新性、实用性的法治示范创建之路,为快速发展的雅安烙上了厚重的法治印记。

学法生产两不误

云雾渐渐散去,阳光洒满大地。站在雨城区合江镇政府大门口,镇长周懋告诉记者,合江镇的发展,靠的是讲法律、守规矩的氛围,如果没有这样的氛围,干部无心谋发展,群众无心干事业,产业发展要搞好,不容易。

19日,记者在合江镇穆坪村进行走访,这里道路整洁、绿化覆盖率高,很多家庭都住上了两层楼房。“村民法治观念提高了,经济水平自然也就跟上去了。”村干部告诉记者,自从开展农民夜校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后,村民都能知晓法律,遇到矛盾纠纷能平心静气地解决。同时,也能专心地搞生产,“村子里很少有人赌博、偷盗,大家都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走上了致富路。”

村干部口中的农民夜校是合江镇为强化普法教育,在各村成立的以农民法治夜校为重要内容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邀请法律工作者为村民讲授法律课程。夜校授课内容包括与农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选举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授课采取法律条文和案例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9日晚上7时许,穆坪村的远程教育站点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穆坪村农民夜校准时开课了。

在合江,依托广泛开办的农民夜校,法治氛围正在形成。“订婚有法律效力吗?”“村委会能否再分死亡人的承包地?”在夜校, 这样的问题常被提出。

穆坪村村民冯学刚对此深有感触。他是农民夜校的忠实“粉丝”,每次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从中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能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村里现在风气很好,很少发生偷盗事件,大家都能和平相处,唯一要比的是看谁楼房盖得最好。”冯学刚笑着说。

放下锄头,摘下草帽,一群人一拥而入村活动室……趁着农忙休闲之余,合江镇群众最受欢迎的农民夜校就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

针对白天农民要进行生产活动,农民夜校主要是在晚上,通过村上的专业人员讲解土地纠纷、婚姻法、计划生育法等相关知识。同时,开展以案说法、培养学法骨干、送法下乡等活动,强化法治夜校的学习效果,为农民学法、守法、用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据合江镇张山村村干部介绍,自去年年底村里的法律夜校开办以来,村民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原本要求每户一人参加培训,而有的家庭总会有好几个人参加。村民杜朝英不仅自己参加培训班,还动员家人参加培训,她说:“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什么叫事实婚姻,什么叫同居关系;什么是集体土地,什么是承包土地;什么叫过错责任,什么叫无过错责任,多学法律不会吃亏。我不但要自己学好,还要监督家人学法、用法、守法。”

因地制宜灵活普法

“农民夜校是我们探索农村普法的一个创新之举,从实际情况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周懋表示,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也凸显出来。“所以试图通过建立农民夜校的方式,满足农村普法的实际需求。”

“在创建农民夜校之前,合江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现场调研的方式,对全镇村民的年龄结构、兴趣爱好、潜在需求等进行了调查摸底,发现农村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农民业余生活单调、农民有学法需求等实际。”合江镇党委副书记边尧告诉记者,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镇政府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以及考虑到农民的时间差异,灵活地开展夜校的推广建设工作。同时,配以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室、人民调解室等农村普法阵地建设,为农民生产生活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截至目前,全镇10个村都已开办了农民夜校,受教育群众达350人(次)。”边尧说,合江镇还会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师资力量配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带来的好处。同时,大力培养村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 活动,帮助完善贫困村村规民约,切实做好贫困地区矛盾纠纷调解,为脱贫攻坚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此外,合江镇还打造了以廉政文化影院为载体的法治文化影院,定期组织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辖区群众观看法纪教育片;根据辖区老百姓茶余饭后爱扎堆的习惯,以农家书屋为载体,添购法律图书,并免费开放图书室,给群众提供一个温馨的学法、聊天场所。

“知识是人类飞跃的翅膀。只要真正把农民夜校办起来,把扶志与扶智有机结合,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就能让农民夜校成为脱贫攻坚的明灯!”边尧表示,结合创建活动,今年合江镇将紧跟时代步伐,紧握发展机遇,紧密团结奋进, 实施好“依法治理、法治兴镇”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提高,努力抓好依法治理工作,让法治的思想深入人心,让法治的措施得以落实,让法治的文明开花结果。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