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治保障 迈出法治雅安建设的坚实步伐——2016年全市依法治市工作回眸

来源:
2017-01-19 10:58
浏览:
收藏 打印

汉源二中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旁听

2016年是雅安灾后恢复重建的“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年来,我市深刻把握阶段性特征,紧扣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创新载体抓手,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各项部署在雅安落地落实,在建设法治雅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依法治市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建委”“自管委”模式、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经验等工作受到各级肯定,成为依法治省特色亮点工作;宝兴县被全国普法办表彰为“六五”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依法治市办等7个单位、8名个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六五”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点位2个、省级示范点位25个、市级示范点位91个……

关键词:着力提升执政水平

一年来,市委加强对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构建党委统筹领导、系统垂直推进、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系和推进机制。

2016年,市委出台《雅安市依法治市2016年工作要点》《2016年依法治市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健全并落实党委领导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工作制度,完善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制度;坚持抓住“关键少数”,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开展法治实践、树立法治标杆和推进法治建设的责任落实,实现了依法治市“带头干”和“带动干”两头热。

同时,我市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工作、解决问题,及时修订了《三届市委工作规则及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市委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试行)》,研究制定了《市委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试行)》,健全了市委法律顾问团制度,前移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关口,加强决策事后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在加强干部法治管理方面,我市坚持任前考法、会前学法、常态学法、年度述法“四位一体”学法用法机制。去年,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分别开展会前学法5次、12次;举办“让阳光照亮心田”系列廉政和法治讲座15期。在党政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法治责任和年度述法制度,出台《雅安市公务员法治档案实施办法(试行)》,并将公务员法治档案作为综合研判、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在去年新提拔的61名县级领导干部中,有32人具有法律专业背景。

一年来,我市紧扣“三个不可低估”形势判断,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进依法执政,示范带动各级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巩固发展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关键词:努力做好地方立法

今年1月8日,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43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关于《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表决通过了《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草案)》,待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将公布实施。这是雅安获得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后的首部实体法。

2015年底,雅安成为全省首批获得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市之一。在充分调研论证并广泛征集立法选题及立法建议的基础上,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编制了《雅安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立法计划》,结合雅安市立法工作实际,起草了《中共雅安市委领导地方立法工作办法》,出台了我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雅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立法条例》。

为保证立法条例的高效运行,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还补充制定了《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编制和实施办法》《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地方性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办法》等6项立法工作配套制度,初步建立党委领导、人大主导、各方共同参与、权力边界明晰的地方立法体制,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

同时,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制定了“雅安版”的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办法,以及《雅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组织方案》。一年来,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认真开展宪法宣誓活动,并积极指导“一府两院”、县(区)人大常委会推进落实宪法宣誓工作。

众所周知,专业、强大的立法队伍是立法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过去一年里,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立法平台建设,配齐立法队伍,先后设立了市人大法制委、内司委,制定并落实2016年我市地方立法人才队伍配备方案,聘请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专职顾问,建立法制工作联系点制度。

此外,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还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切实加强对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情况的监督,制定《雅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述职测评的试行办法》,规定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去年6月23日,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上,部分市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以口头形式“晒”出了履职成绩单和履职打算,而其余的部门负责人也以书面形式进行了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人大主导立法”的工作原则和角色定位,对接发展需要、基层期盼、民心所向、深化改革的总体需要,积极开展地方立法工作。

关键词: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过去一年,我市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重点抓好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编制三张清单、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在建立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中,我市严格落实行政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责任制,认真执行《雅安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把合法性作为行政决策的第一要件,把部门论证、公众参与、民主协商、专家论证、专业机构测评、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

同时,进一步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未经合法性、经审查不合法或者未按照合法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的,不得提请政府审议,政府也不作出决策。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市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制定《雅安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编制重大事项行政决策风险分析的评判标准、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

在全面推进“放管服”三项重点工作中,我市全面清理和公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10大类行政权力6261项事项,将225项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和167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平台受理办理;对企业等市场主体执行相关政策措施的情况,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快审快批”机制,实行“1+4+N”横向联审模式,创新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三证合一”登记方式;创新推进“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依法简并、优化办税流程;设立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雅安商标注册受理处,已完成书式审查并向国家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627件。

在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中,我市启动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行政执法流程网上运行和行政执法文书电子化,完善行政执法回避、告知、听证、说明理由程序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规范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行为。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推行“1+2+N”模式,实现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

一年来,我市坚定法治、创新、廉洁、服务政府建设目标,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关键词:务实推进公正司法

2016年是我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

一年来,市委政法委细化“轻刑快办”操作流程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实现了轻微刑事案件的侦、诉、审、矫四个环节无缝衔接;市法院强化庭前调解、轻刑快处、司法救助和庭审实质化改革等工作,推动专业化审判、集约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市检察院突出抓好检察改革、检察监督、检务公开、规范司法、预防和惩办职务犯罪等工作,提高诉讼监督、刑事执行监督、权力运行监督实效;市公安局积极推行大部门、大警种改革试点工作,完善人权保障制度,推进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改革、执法办案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强制医疗所、特殊监区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场所建设……

不仅如此,我市还加强了对政法机关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制约和服务保障,建立政法系统协调配合、定期协商、共同推进工作制度和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司法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体制机制。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2016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0255件,审(执)结各类案件16121件,并依法办结行政违法监督案件13件。

此外,我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目前,全市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案件数为106件,出庭率位居全省前列。

一年来,我市着眼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规范司法行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键词:扎实推进社会法治

过去一年,我市着眼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着力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坚持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夯实依法治市的基层基础,切实把法治雅安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在探索构建基层治理架构中,我市印发了《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创新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和创新社区治理的通知》,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尤其是,市委出台了《关于构建“一核三治一监督”农村依法治理体系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提升的实施意见》,实施“乡村党组织示范”计划和乡村示范计划,探索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治理体系。

在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我市加快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禁毒防艾等专项整治;加强了街面巡逻防控网、城乡社区村庄防控网、单位和行业场所防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技术视频防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六张网”建设;在幸福美丽新村和重建新村聚居点全面启动“雪亮”工程建设工作;开通网格化服务管理PC账号,建立健全城乡“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和体系,覆盖人口95%以上。

在切实守住维护稳定“四条底线”中,严守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四条底线”,切实防止了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确保了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提升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降低了环境风险。

一年来,我市始终围绕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多层次多领域加强和创新依法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依法治省纲要、推进法治雅安建设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在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6年,为构建全社会普遍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大格局,我市建立了法治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28个成员单位法治宣传目标、任务、重点。同时,市依法治市办还制定了营造依法治市浓厚氛围的方案,统筹整合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司法等9个重点部门、8个县(区)和经开区工作,分行业领域制定浓厚法治氛围实施方案,形成“1+9+9”法治氛围营造整体方案。

另一方面,我市还综合运用传统手段和“互联网+”新兴手段,在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分别开辟“法治雅安”专栏、“法治雅安”特刊、“法治雅安”网页、“法治雅安”微信公众号,构建全媒体法治宣传教育矩阵;持续在雅安广播电视台、《雅安日报》办好“以案说法”、“公益普法”等栏目,建立全市统一的“以案说法”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打造雅安版“今日说法”。

目前,共刊发“法治雅安”特刊32个版、“以案说法”20期、“法治雅安”微信1000余条、拍摄普法视频23期、法治微电影16部,召开“年度十大典型案件新闻发布会”等新闻发布会6场。

通过以奖代补,我市大力实施法治文化建设行动,建成法治文化新村66个、法治文化广场(长廊)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法治宣传文化阵地53个;深入开展每月一主题的“法律八进”主题月活动,逐步浓厚雅安法治氛围。

同时,整合“三官一律”、法律服务工作者、基层“五老”人员等资源,组建法治宣传队伍116支,开展“菜单式”普法;打造“让阳光照进心田”、“黎州讲坛”、“法雨育人”等法治宣传教育品牌,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生活习惯。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康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