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三张“图”绘出脱贫新图景——国家扶贫日看荥经县脱贫攻坚

来源:
2016-10-17 10:05
浏览:
收藏 打印

民建乡金鱼村茶厂投运后,当地群众进茶厂务工

  10月的荥经,深秋的调色盘为山河点染缤纷色彩,脱贫攻坚的人文画卷,则让大地焕发新的生机。

  在国家第三个扶贫日到来之际,记者在荥经脱贫攻坚一线看到,民建彝族乡大坪村的高山彝寨拔地而起,让彝族群众有房可住俱欢颜;大田坝乡同乐村通过农旅融合,使兰家山完成了山野小村到农业公园的蜕变;烈太乡虎岗村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让贫困群众增收有项目、致富有希望;青龙乡沙坝河村通过培育集体经济,再反哺农业产业,让有限的政策资金在“刀刃上”产生裂变效应……

  荥经地处雅安腹地,是典型的山区小县,贫困现象面广、程度深。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荥经县挂图作战,分别制定了脱贫攻坚“责任图”、“施工图”和“进度图”,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让贫困村早日实现“人脱贫、村摘帽、达四好、同奔康”的目标。

荥经县“红旗帜”巡回医疗队在县城开展医疗救助帮扶服务

  亮出一张“责任图”挨家挨户摸底

  “责任图”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荥经县反复组织力量对贫困对象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和脱贫愿望等进行全面细致地掌握了解,并结合“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分别列出需求清单和任务菜单,坚决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如今,荥经县每一户贫困农户都有类似这样一个信息资料袋,记录着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和帮扶对策,也记录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奋战攻坚、努力脱贫的不屈行动。

  大力实施“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确保31个贫困村、1014户2710人贫困对象,村有集体经济、户有增收项目,如期实现脱贫,与全国同步小康。

  “如果不是及时获得5万元的贴息贷款,也不可能把产业发展得这么好。”谈起今年的脱贫摘帽,50多岁的残疾人贫困户刘金福信心满满。今年初,刘金福在荥经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之下,加入了当地的天麻种植合作社,抱团发展天麻产业。

  刘金福家住烈士乡烈士村。今年以来,烈士村先后成立了8个种养、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平台,鼓励当地群众靠山吃山,发展茶叶、土耳苕、天麻等种植产业,养殖商品牛、商品羊、蜂蜜等。如今,村里的“刘金福”们既不愁资金、也不愁技术和门路,居家就可创业就业。

  时间退回到3年前。这个高山小村落和全县大多数偏远行政村一样,山高路远、道路不畅,家家户户以种庄稼为生,靠外出务工度日,出行道路、人居环境、产业基础等各方面都非常滞后,生产生活艰苦。

  灾后恢复重建,荥经县委、县政府抓住发展再建的主旋律,在中高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少贫困群众在“重建帮扶一批”的好政策、好机制中住上了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尤其是精准扶贫以来,荥经县坚持精准滴灌,在资金、项目方面优先向贫困村倾斜,进一步帮助贫困村、贫困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

  “孙泽均,3亩土,3口人,脊柱弯曲三级残,住房需改造,想发展长毛兔和蜜蜂养殖,方竹种植,提供贴息贷款、种兔、养殖技术方面的帮助……”花滩镇大理村的贫困户登记表一目了然。

  在精准识别之后,大理村又精准帮扶举措,如今的孙泽均,在不到半年时间就建起了家庭养殖场,发展了50只长毛兔和气筒蜂蜜,并将土地全部种上方竹,有望在年底提前实现脱贫。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在三合乡楠林村第一书记余晓东的笔记本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被摘录在了扉页。余晓东坚信,只有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才能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有了脱贫好政策,脱贫致富的底气也足了。”泗坪乡民胜村贫困户李发钊患有严重尘肺病,妻子牟朝芬也体弱多病,一家3口2人生病,孩子正在读书,经济一度十分困难。实施医疗扶贫、产业扶贫之后,李发钊不仅可以免费获得该县“红旗帜”脱贫巡回医疗队开展的送医、送药、送保健等服务,即便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只要在政策范围内,医疗费可“零支付”或“微支付”;家里的68桶蜂蜜,也为他带来了几万元的收益。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荥经县反复组织力量对贫困对象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和脱贫愿望等进行全面细致地掌握了解,并结合“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分别列出需求清单和任务菜单,坚决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如今,荥经县每一户贫困农户都有类似这样一个信息资料袋,记录着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和帮扶对策,也记录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奋战攻坚、努力脱贫的不屈行动。

  荥经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该县将继续在争取项目资金上聚合力、在抓好驻村帮扶上出实招,重点抓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鼓励企业吸纳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加大贫困对象技能培训力度,努力做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尽可能实现就业。制定完善“两线合一”工作方案,有序推进低保、医疗救助等政策性工作,确保今年10月前实现低保政策兜底……让贫困村、贫困群众在实实在在的扶贫效益中走向新的生活。

崭新的兰家山农业公园

  “施工图”

  脱贫攻坚,荥经开启了一场“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的绿色发展征程。自去年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之后,荥经出台了《中共荥经县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解决出行难、饮水难等九大民生问题,转化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富民产业,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在去年出台《中共荥经县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17个扶贫专项年度计划,涉及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等,确保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得以保障。

  盯住一张“施工图”因人因地施策

  走进大田坝乡兰家山,“大公园、小田园”的乡村景致让人心旷神怡。这是荥经县倾力打造的首个农业公园。

  灾后重建,荥经县坚持“农旅融合、产村相融、城乡一体”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兰家山地理优势,通过“一座桥”(梓橦宫大桥)、“一条路”(兰家山环线公路)、“一个避难场所”(兰家山应急避难场所)等项目,建设集农业观光、养生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业公园,形成了“一塔、二池、二庙、三基地、五馆”为主的乡村旅游环线,为兰家山聚集了人气、财气,有力带动了公园所在区域大田坝乡同乐村、民福村的脱贫进程。

  今年4月,王堂芳的兰家山幸福山庄开张营业,占地10亩的农家乐,生意最好的时候,月接待游客近五千人次。但让王堂芳很头疼的是,山庄没有客房,无法提供住宿服务,很难留住客人。今年5月,兰家山建设“五馆”时,王堂芳就相中了其中的兰花馆项目,预算投资1000万元,建设兰花主题酒店,配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在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指着山庄前即将架起的铁索桥,以及未来将会实现的“大农业、小农场”,“大绿色、小彩色”公园规划蓝图,他说:“走农旅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以后来这里耍的游客更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更有盼头了。”

  脱贫攻坚,荥经县开启了一场“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的绿色发展征程。自去年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之后,荥经县出台了《中共荥经县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解决出行难、饮水难等九大民生问题,转化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富民产业,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盯住这张“施工图”。荥经先后在贫困村投放了数百个项目、5亿多元资金,畅通贫困村的“毛细血管”,让贫困村“渠成网、沟涵通、水满塘”;以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让贫困村披上生态绿,让贫困群众有致富绿。

  今年,荥经县又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大会、全市脱贫攻坚大会精神为总遵循,细化落实该县13个扶贫专项方案,制定并实施了17个扶贫专项年度计划,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现代农业扶贫、工业强县扶贫、医疗卫生计生扶贫等内容,并由15个县级部门牵头实施,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

  “解决住房难,依然是脱贫攻坚的头等民生问题。”荥经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明确,将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廉租房建设和扶贫新村建设等项目资金2000万元,对全县贫困户住房全覆盖实施新建、改造、加固维修,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住房。预计10月底,18个贫困村的住房改造工作将全面完成,1014户2710名贫困群众将住进改造好的房子。

  “2016年,计划整合农口部门涉农资金1140万元,用于全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荥经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现代农业扶贫计划方面,荥经将继续夯实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建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力争猕猴桃、天麻、茶叶等特色产业基地达到30万亩,以更为强势的力量反哺贫困村主导产业培育和壮大,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稳定格局。

  按图施工,民生是基础,产业是关键。荥经县委书记、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高福强说,把脱贫攻坚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等相结合,因人施策,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才是可持续增收致富的奔康之路。

荥经县通过招聘会搭就业平台,促进就业

  “进度图”

  早在脱贫攻坚伊始,荥经就明确,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政策优先、广泛动员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切实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力争明年消除全部贫困对象和贫困村。

  今年将完成1118名贫困人口减贫和18个贫困村“摘帽”。截至2015年9月,已经完成350户、91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力争明年消除全部贫困对象和贫困村。

  对照一张“进度图”加力加劲脱贫

  “‘进度图’的功能主要在于,督促人履职尽责,对照责任、落实问责,确保脱贫攻坚见到实效。”高福强说。

  在泗坪乡党委书记石文台的心中,也有一张不断更新的“进度图”:基础设施脱贫了,住房改善了,着重就是产业脱贫。石文台说,泗坪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他们也将充分利用“产业+基础设施”的模式,继续把完善各类设施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为猕猴桃、天麻、重楼等特色产业持续“造血”夯基蓄势。

  “资金要用在刀刃上,帮扶也要扶到‘根儿’。”青龙乡沙坝河村第一书记赵志勇说,沙坝河村土地贫瘠,很难靠发展规模种植业实现脱贫。但当地山林覆盖率高,生态保持良好,适合黑山羊养殖和天麻种植,通过培育集体经济、与企业建立订单生产关系,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产业工人,靠生态产业富民脱贫。

  随着贫困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改善,贫困村走向外部世界的道路也越来越宽,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价值得以凸显。这吸引着一批懂市场、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驰援贫困村脱贫攻坚。自贡市新隆农牧有限公司在宝峰彝族乡建设了一个黑山羊种养饲养基地,总投资1400万元,年产黑山羊2千只。

  这个项目既是灾后重建自贡对口的援建项目,也是当前荥经县建设的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养殖厂。自5月份养殖厂投运以来,便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和“农餐结合”的模式,通过“种羊寄养、羔羊回收”的“寄(代)养”和订单养殖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基地和贫困户中实行“统一规划建圈、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兽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肉羊回收”,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早在脱贫攻坚伊始,荥经县就明确,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政策优先、广泛动员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切实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力争明年消除全部贫困对象和贫困村。

  8月,荥经县民建彝族乡金鱼村有了机械的轰鸣声。在市县两级联系帮扶部门的支持下,金鱼村在全县31个贫困村中率先建立第一个茶厂,辐射金鱼村、大坪村近4000亩茶园。茶厂还采取“加工厂+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贫困群众售茶不再难,让贫困户脱贫有力量,让集体经济收入有来源。“村里有了茶厂,不仅卖茶不愁了,我还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该村贫困户叶子富是金鱼村培养的首批制茶师傅,成为金雅茶厂技师后,他脱贫攻坚的干劲更足了。

  脱贫攻坚中,一些民生项目面临资金缺口,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和精神生活需要更新,社会力量的涌入正好填补空缺。中国扶贫基金会荥经农户自立服务社自2014-2016年,共为荥经县中低收入群众发放小额贷款4400万元,解决1090户群众发展生产、创业增收贷款难问题。荥经县农信将力争在今年为贫困户发放2千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四川农村发展组织为彝区高山群众送去住房改造资金、产业发展项目、健康卫生知识……

  “扶贫政策好、机制好,帮我们实现了发展。”发展了产业,搬进了新家,荥河乡红星村贫困户车光成,在国庆节当天将感恩信送到当地党委政府,含着热泪感谢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称赞他们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并表示要感恩奋进,发展好产业,早日摘贫帽、奔小康。

  “干部群众心连心,致富奔康有动力。”高福强说,党的领导、市场化的模式、社会力量的有效整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汇聚成脱贫攻坚最强大的力量。这也将是致富奔康最强大的“精神财富”和“发展智慧”。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唐小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