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灾后重建 全力服务雅安发展——雅安市科学技术协会灾后重建工作纪实

来源:
2016-07-28 11:30
浏览:
收藏 打印

  抗震救灾,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重建家园,更加离不开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雅安市科学技术协会(下称市科协)作为全市科技工作者的港湾,积极发挥好自身职能,促进了科技力量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广泛运用。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市科协认识到,“三年基本完成”只是迈出了重建整体目标的第一步,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任务,必将是一场重大的挑战。在未来的征程中,市科协继续按照市委提出的“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标,认真落实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将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九大”精神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把科协工作放到全市“四大行动计划”“四大工作抓手”的大局中去定位,放到推动“美丽雅安、生态强市”建设上去谋划,全力履行自身责任担当,做好科技服务,全身心投入到建设生活更富裕、生态更优美、产业更现代、城乡更协调、社会更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征程中。

  全力统筹协调

  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市科协不断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组织的大力支持,做好衔接服务;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深度融入雅安灾后科学重建。

  地震发生以后,中国科协和省科协十分关心我市,紧急安排了应急救灾资金170万元,送来了价值200余万元的各类应急科普宣传资料。

  在省科协的争取下,中国科技馆向雅安配发了6台科普大篷车,中国科技馆和四川科技馆共同出资780万元建成四川唯一一个县级主题科技馆——芦山科技馆,并被命名为“中国科协‘4·20’芦山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同时批准为免费开放科技馆,当年获得241万元免费开放补助资金,以后每年都将获得该项政策支持;协调投入100万元在芦山中学、天全中学和雨城区第二中学建立了3个数字科技馆,在社区、学校建立了20个壁挂式科技馆;协调安排100万元资金在芦山县隆兴中心校建成四川唯一一所科幻特色学校;协调安排100万元资金在全市实施灾后科普宣传栏标准化建设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震救灾期间和三年灾后重建过程中,科协系统总计支持雅安灾区救灾重建资金达2000多万元。

  此外,从2013年至今,中国科协和省科协支持雅安科普惠农等项目资金达1131万元,扶持带动了69个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8个科普示范基地、22个科普示范社区、1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20名科普带头人的发展,助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在一个个落地项目的背后,离不开市科协尽心尽责地统筹协调。项目落地过后,怎么才能发挥其作用?

  市科协积极调动全市自然科学学(协)会的会员力量,在科协的号召下,全市15万名各条战线的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灾后科学重建第一线,为雅安“发展再建”出力。

  围绕全市大局

  创新推进本职工作

  市科协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科协“九大”精神以及省科协八届五次全委会议精神,并结合雅安实际,认真“面向三类人群、三类组织”开展科协工作。

  全力投入

  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市科协深深地认识到,建好学会是科协的基石、是科协的主业。

  市科协所属市级学(协)会26个,市县(区)企业科协3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10余个,联系着全市15万多名科技工作者。

  长期以来,市科协及其所属自然科学类各学(协)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推动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人才成长、开展决策咨询、提高群众科学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学会以明确的职责划分,清晰的活动计划,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温馨的港湾,促进其成长成才。市科协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上级部门认可,于2015年12月,被省科协表彰为学会工作先进集体。

  尽心尽责

  抓好青少年科学教育

  震后三年,市科协一手抓重建服务工作,一手抓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

  由市科协牵头,我市成功举办了第29、30、31届雅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时组织参加了国家、省级大赛,累计242项师生作品获得表彰,其中11项作品获全国表彰,其中金奖3项、银奖3项、铜奖5项、1名教师荣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面对今后的工作,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探索搭建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和大赛的新平台。

  不遗余力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市科协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为抓手,面向社会大众,围绕“科普平台建设、科普阵地建设、科普队伍建设、科普内容建设”四个方面开展系列科学普及工作。

  在此之中,广泛开展科普“六进”活动和“三上”工作。利用“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走进新家园“感恩行动”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让科普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创新科普宣传平台,让科普知识“上报、上网、上街”。在《雅安日报》开设“科普之窗”专栏,每周二定期发布一期科普小常识。利用微信平台开通“雅安科普”专用频道,工作日每天发布一条科普信息。利用城区黄金口岸的“雅州科普之窗”宣传栏,每半月发布一期科普专题。2014年、2015年雅安市科协连续两年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同时,立体开展科普示范阵地建设,截至2016年7月,在市科协的努力下,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县2个(雨城区、汉源县),省级科普示范县4个(名山区、荥经县、石棉县、芦山县)。

  凝聚力量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面向经济组织,市科协大力推进“金桥工程”、“银会合作”、“创新助力工程”执行。

  市科协牵头实施“金桥工程”,广泛在科技与企业之间、在科技与产业之间、在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转化之间、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架桥”,积极为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2015年,全年新登省、市“金桥工程”项目6个,验收并完成省、市登记备案项目13个,实现产值6.04亿元,利税1.07亿元。

  推动“银会合作”,促使发放贷款总额达8000多万元。

  2015年,雅安市科协企事业工作、银会合作工作均获省科协先进集体表彰。在市科协的促进下,预计今年我市建成至少1家市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

  百倍用心

  承接购买服务

  科协是党直接领导的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市科协主动适应深化政事分开改革新趋势,按照建设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科协组织的要求,积极吸收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科协新型团体会员单位。

  目前,已吸收雅安黄龙二程书院、雅安智慧城市发展中心、雅安市青创会等5家社会组织成为市科协新型团体会员。

  千倍努力

  做好科技咨询后盾

  在新时期,新情况下,市科协积极统筹协调各条战线科技工作者,为党委和政府科技类公共政策和重大项目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承接政府转移的科技类服务。

  同时,市科协还充分发挥科技网络优势,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并且市科协认真履行牵头单位职责,紧盯对口帮扶的天全县新华乡孝廉村脱贫摘帽任务目标,按要求制定了《孝廉村2016年度扶贫开发规划》和《贫困户脱贫发展规划》。截至6月底,“村摘帽”已完成扶贫计划的85%,“户脱贫”已完成扶贫计划的75%,有望在今年内完成脱贫任务。

  今年,是我市重建脱贫双攻坚的关键年。

  面对攻坚克难的历史使命,市科协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及省委、市委《实施意见》的精神要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突出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在“全国科技三会”上发表的《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科协的系列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好灾后恢复重建硬仗,补上经济发展欠账”的总要求,不断加强科协机关和科协组织建设,努力推进科协工作和科技服务全覆盖,积极在“大群团”格局中发挥科协的职能作用,在服务灾后重建、脱贫攻坚和后发追赶中主动作为、积极进取。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杨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