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宜游 首位实施城乡住房重建——“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解读(十一)

来源:
2013-08-22 11:30
浏览:
收藏 打印

  将城乡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作为灾后恢复重建首要目标

  遵循“安全、省地”原则,确保重建住房选址安全

  城镇住房恢复重建按照居住小区与居住组团进行

  农村住房规划布局应体现“景村一体、文村一体”特色

  “4·20”芦山强烈地震造成我市大量老旧住房倒塌,未倒塌住房结构受损严重。早日重建住房,恢复正常生活,成为受灾群众的迫切愿望。日前,省政府发布的《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城乡住房恢复重建的原则、布局、标准与要求等进行了明确,一起来看看吧!

  首要重建目标

  早日住上安全经济适用住房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是城乡住房恢复重建的首要原则,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城乡住房恢复重建被摆在了突出和优先位置,作为灾后恢复重建首要目标。

  根据《规划》明确的重建目标,三年完成城乡住房恢复重建,让灾区群众早日住上安全、经济、适用住房,实现家家有房住的首要重建目标,城乡居民住房安全性能明显加强、配套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提升城乡住房美观性与地域性、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力争达到人居环境优美、地方特色突出的恢复重建效果。

  城镇住房具体目标为,2015年完成灾区城镇住房恢复重建,重建城镇住房5.03万套,维修加固受损住房11.13万套;农村住房具体目标为,2015年上半年完成灾区农村住房恢复重建,重建农村住房15.03万套,维修加固受损住房19.83万套。

  据介绍,此次城乡住房重建,将充分借鉴汶川地震灾后住房恢复重建经验,城镇重建住房以安居住房为主,采用划拨土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建设,受灾居民按成本价购(建)住房。灾区农村住房恢复重建标准应尊重受灾农村居民意愿,适应其经济条件和能力,做到结构合理、开间合度、面积合适,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和居住习惯。

  同时,《规划》还明确,重建住房应当保证综合性能和室内外环境质量,大力推广节能节材环保技术,积极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适用、安全、耐久、经济、环保的要求。维修加固住房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和相关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具备抗御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

  安全第一

  科学重建确保质量

  在此次城乡住房的恢复重建中,安全和科学被摆在了首要位置。安全第一、科学重建,被确定为恢复重建的原则之一。

  《规划》明确,要尊重灾区自然条件,遵循“安全、省地”原则,有效避让地震断裂活动带,难以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泄洪通道,确保重建住房选址安全。根据灾区承载能力,合理控制重建安置点人口聚居规模。提高城镇防洪排涝能力,提高农村避险重大地质灾害能力。

  对于城乡住房的恢复重建,《规划》明确指出,应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尤其是易发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危险地段,避让行洪泄洪通道,避让废气污染源等不宜人居住的场所,确实难以避让的一般性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确保选址安全,并满足水源及交通、市政工程等建设条件的要求。

  工程质量也与科学重建息息相关,《规划》明确,按照“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将工程质量作为生命线贯穿于重建的全过程,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和工程质量标准。维修加固后的住房应具备抗御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新建住房建筑结构质量必须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农村居民住房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确保重建农房质量安全。

  配套设施标准高

  城乡地方特色要凸显

  《规划》对城乡住房配套设施的标准与建设要求也进行了明确。

  城镇住房恢复重建按照居住小区与居住组团进行,按相应的人口规模,参照国家现行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综合服务设施、停车场地、活动场所等配套,维修加固的住房小区,同步恢复相应的公用设施功能。

  《规划》明确,城镇住房新建小区的绿地率应不低于30%,改建小区的绿地率应不低于25%,应结合绿地的组织,安排足够的紧急避灾场所、避灾通道和明显的标志。

  在农村住房恢复重建与组织上,应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与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相结合。分散居住的农村地区,按照原有县(市、区)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根据农村居民点集中的程度,在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地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保证服务半径的合理性。

  此外,突出地方特色,也成为此次城乡住房恢复重建的一大特点。

  《规划》明确,在城镇住房上,要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农村住房的规划布局要顺应地貌,结合山体、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和村组单元的实际情况,应体现“景村一体、文村一体”的特色,保护有价值的传统村落,突出田园风光与和谐社区相融的空间形态,在建筑风貌、公共空间景观上应保持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突出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新农村景象。

  首席记者 江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