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握指成拳聚合力 华丽转身走新路 ——芦山县禾茂田园从“飞地”到“样板”的振兴实践

来源:市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1-10-22 15:48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禾茂村,曾是芦山县的一块“飞地”。351国道畅通前,这里因交通不便和位置偏僻而显得贫穷和落后。近年来,芦山县委、县政府立足禾茂实际,握指成拳聚合各方力量,打造“川西药谷·禾茂田园”。短短三年间,禾茂村实现“华丽转身”,建成集农耕文化园、科普教育园、康养休闲园为一体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先后获得“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庄”“雅安市四好村”“雅安市先进党组织”“雅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样板。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禾茂田园检查指导工作曾给予高度评价。

坚持“三大导向”,勾勒宜居乡村“新蓝图”。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增强统筹推动的凝聚力、保障力和执行力。一是组织保障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扎实抓好组织领导,建立1个工作专班,成立多个工作组,培育5名乡村振兴骨干,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二是目标导向精谋划。明确“川西药谷·禾茂田园”发展定位,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彰显特色的原则,编制禾茂田园建设规划,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形成目标明确、定位准确、任务精确的宜居乡村建设规划。三是责任导向严考核。建立健全任前竞岗承诺、年初对岗定诺、季度依标践诺、半年按绩评诺、年度评星奖诺“五诺履职”日常表现记实管理机制,由群众对村“两委”工作成效进行民主评议,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为重点工作纳入村级工作考核和镇村干部绩效考评,推动镇村干部严格履职尽责。

探索“三大机制”,拓展业兴民富“新路径”。立足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着力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拓展业兴民富的“新路径”。一是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按10个功能分区(中草药种植区、中草药展示区、中草药销售区、中草药体验区、鱼菜虾菜养殖区、民宿体验区、采摘娱乐区、文化展示区、人居环境整治区、党建服务区)推进产业振兴,发展林竹产业5000余亩、茶叶1500余亩、中药材1000余亩、猕猴桃430余亩、佛手柑300余亩、青藤椒120余亩。二是增收带动机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企业3家、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3家,其中省级合作社2家、省级家庭农场1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扩大农民创业就业容量,带动农民增收。三是股权富民机制。依托中药材产业发展,将资源变资产,盘活村集体和农户闲置土地;把资金变股金,探索股权量化增收新模式,将资金投向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农户以股东身份参与生产活动,获取保底分红收入和二次分红。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折资650万元量化入股,并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占股12%,实现农民股民化。农民收入渠道由单一的务农收入向流转土地、就地务工、保底分红等多样化转变,实现人均年增收3500余元。2019年以来,禾茂田园解决村民就地就业200余人,季节性临时用工达8000人次,发放民工工资400多万元,接待各地游客90多万人次。村民通过餐饮、茶楼、民宿增收致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余元。

推进“三大革命”,谱写宜居乡村“新篇章”。坚持建管并重,始终把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作为主攻方向,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一是有效落实“垃圾革命”。按照“就地分类、源头减量、及时转运”的工作思路,落实《芦山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推广“高岗村”垃圾治理模式,通过公益性岗位选配5名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保洁员,组建1支专业化保洁队伍,创新建立了“两分、两桶、两网”垃圾转运体系,垃圾分类达到90%,垃圾转运处置环节社会化服务率达到100%。二是统筹实施“厕所革命”。秉承“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原则,实施芦山县“六有十二项”建设标准,完成厕屋部分改造34户、地下部分无害化处理设施改造131户,无害化厕所普及率100%,厕所革命达到90%。三是深入开展“污水革命”。建立“1+N”的污水处理体系,即建成1个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行政村聚居点农户污水处理覆盖率100%,建成(在建)N个户用沼气池或化粪池散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突出“三大重点”,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牢固树立“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的文化振兴理念,以乡村为本,以农民为本,依托乡村自身、依靠农民自觉行动,激发农民的自尊和自信。一是打造特色院落。整合资金800余万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村居村舍成为最美风景带,在村容村貌上体现整体的美。投入资金200万元,对全村165户农房实施整治改建和打造,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二是厚植文化沃土。先后以农业旅游专题促销为主题,通过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普及中药材知识、体味传统农耕文化、唤起农耕记忆,通过芦山“年猪节”活动、水上运动、田园观光、乡村书吧(三味书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举办年猪节等活动,吸引游客2万余人,使禾茂田园成为雅安市乃至全省新的“网红打卡地”。三是创新种养循环。依托省级示范企业大白农庄,建立鱼菜共生、虾菜共生、陆基循环水等四项种养循环系统,真正实现零排放、无污染、零农残、环境友好型的集约化高密度鱼(虾)菜共生种养系统及陆基循环水系统,为渔业养殖、健康水产、菜蔬生产开辟出一条现代化新模式。

创新基层治理,构建善治乡村“新格局”。在雅安市率先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的“1+8”基层微治理模式(即1个龙头:筑牢一个战斗堡垒,8个抓手:推选一个微治理组织、议立一个行为公约、学用一套简明读本、建好一本明白台账、建立一套微调解机制、用活一个宣传阵地、编创一套宣传节目、选树一批示范典型),选举产生了禾茂田园“自管委”、建立了“禾茂公约”、建立“三治”台账、成立一支30人的兼备文字宣传和文化志愿服务职能的义务宣传服务队、选树好儿媳等8人、文明家庭户15户、星级文明户14户,广泛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活动,建立“一事一议”村民代表会等机制畅通群众参与农村基层治理渠道。实现了群众的共建、共治和共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