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雅安市贯彻落实<四川省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10-13 17:56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雅安市贯彻落实<四川省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 政策解读

各县(区)人民政府、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雅安市贯彻落实<四川省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12日

雅安市贯彻落实《四川省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示范、带动以及辐射作用,全面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川办发〔2016〕116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四大提升工程”,突出抓好“四大工作抓手”,按照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园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雅安行动方案”“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部署,引导产业园区“联动、升级、转型、优化”发展,增强园区综合实力,提升产业发展平台,为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创新改革。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积极推进园区开发、管理和服务机制创新,加快资源配置改革,更好地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统筹布局。统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各县(区)园区发展,促进园区间配套互补发展,强化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空间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的相互衔接。

分类推进。根据园区层次、空间区位、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等不同类型,分类引导各类产业园区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

市场主导。坚持要素优化配置第一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各类资源向企业集聚,着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生态链。

绿色低碳。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土地、能源等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强化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推进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绿色发展。

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促进,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园区发展与城市功能相适应、与乡村建设相协调,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和相关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规模块头壮大。到2020年,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营业收入力争达到2000亿元,其中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飞地园区(经开区)〕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汉源县、石棉县工业园区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00亿元,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荥经县、雨城区工业集中区和成雅工业园区营业收入均达到100亿元。

创新转型发展。到2020年,全市园区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园区主营收入比例不低于1.2%。

布局实现优化。科学调整和优化园区布局,科学定位园区产业,不断完善“1+8”工业园区体系。力争飞地园区(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符合条件的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

促进低碳环保。园区单位产值能耗和用水量稳步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园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达到园区规划目标要求。

实现和谐共享。到2020年,园区党的建设体系基本完善。产城人融合发展取得进展,形成宜商宜居发展环境,社会治理更加完善,构建起政府、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围绕国家战略推进重点园区融合发展。

1.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天府新区、四川自贸区)。按照《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2020)》和《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高速公路、铁路、航道等交通网络新格局,充分发挥与成都1小时通勤的区位优势,加快飞地园区(经开区)、成雅工业园区以及其他园区的功能调整和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与成渝经济区的对接,加快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积极融入天府新区和四川自贸区,更好地承接优势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名山区人民政府等(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积极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建设。建立健全与攀枝花、凉山合作的协调联动机制,联合推进碲铋及伴生金属综合利用开发,尽快形成碲矿资源探、采、选、冶和综合利用开发产业链。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延伸产业链,鼓励发展钛白粉、海绵钛、钒氮合金等钒钛制品项目,发展稀土金属、稀土合金等稀土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高纯锗及下游产品项目。依托四川碲铋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三所一中心”建设,推进碲铋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碲铋深加工产业化发展。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汉源县人民政府、石棉县人民政府。

(二)立足全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优化产业园区布局。

1.领先发展雅安东部工业园区。雅安东部工业园区主要包括经开区、雨城区、名山区和荥经县。以区位优势为依托,打造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配套产业集群,推动向都市经济转型,构建全市工业发展核心增长极。促进成雅合作联动,延伸向成都产业配套的工业产业链。立足飞地园区(经开区)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产业及配套产业,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配件、专用车改装等为基础的汽车产业园,形成汽车(新能源)及零配件生产基地。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雨城区人民政府、名山区人民政府、荥经县人民政府。

2.加快发展雅安南部工业园区。雅安南部工业园区主要包括汉源县、石棉县,处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依托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推动碲铋等国家战略资源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清洁、循环生产,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彰显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汉源县人民政府、石棉县人民政府。

3.特色发展雅安西北部工业园区。雅安西北部工业园区主要包括天全县、芦山县和宝兴县,处于川西北经济区范围。依托区域内部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以绿色生态工业为发展重点,根据生态功能区定位,支持县域工业点状开发或异地发展,以解决灾区、生态地区群众就业增收为导向,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新型建材、食品饮料、现代轻纺、工艺美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天全县人民政府、芦山县人民政府、宝兴县人民政府。

(三)着力优化全市重点产业空间布局。

1.汽车(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依托飞地园区(经开区)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打造以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专用车改装及汽车零配件为基础的汽车产业园;雨城工业集中区、成雅园区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汽车零部件等机械装备生产,为飞地园区(经开区)做好配套产业。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雨城区人民政府、名山区人民政府。

2.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

(1)电子材料。充分发挥雅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在成-眉-乐-雅电子信息产业带上优势,加快电极箔关键生产技术的研发,延长企业产业链,争取引入电容器等下游产品制造企业落户雅安,进一步巩固提升雅安全国最大电极箔生产基地的地位。产业重点布局区域为飞地园区(经开区)、成雅工业园区、石棉工业园区。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2)晶体材料。以高铭科技、九晶电子、久宝晶体、天钰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晶体材料产品层次,发展高端晶体材料。产业重点布局区域为飞地园区(经开区)和天全县工业集中区、石棉工业园区。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天全县人民政府、石棉县人民政府。

(3)玄武岩纤维新材料。充分利用我市优质丰富的玄武岩矿产资源,以飞地园区(经开区)、荥经县工业集中区、天全县工业集中区为中心,引进关联企业开发玄武岩资源,大力发展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天全县人民政府、荥经县人民政府。

(4)微晶建筑新材料。依托我市丰富的花岗石和大理石资源,以荥经县工业集中区为主阵地,以压延微晶玻璃为重点,加快浮法工艺、全电熔压延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开发微晶材料在家电、医疗器具、航空航天器材等领域的应用。支持相关工业园区在符合生态建设和环保要求前提下,围绕汉白玉高档装饰材料、碳酸钙粉体加工延长产业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荥经县人民政府。

3.碲铋产业空间布局。立足石棉、汉源两县区位条件和碲铋矿资源,发挥纳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政策优势,以飞地园区(经开区)和石棉、汉源两个省级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碲铋深加工产业化发展。

责任单位:石棉县人民政府和汉源县人民政府,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4.磷化工产业空间布局。在四川汉源工业园区修编规划环评通过审查后,按照修编后的磷化工产业规划和规划环评,依托汉源含钾磷矿资源,发展黄磷及精细磷化工产品,建设磷化工及相关配套产业。支持汉源县、石棉县建立精细磷化工研发中心,打造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

责任单位:汉源县人民政府和石棉县人民政府,市环保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5.生物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依托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华润三九(雅安)药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农业,打造生物农业产业基地。支持芦山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中药材加工基地。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业园区、市农业局、市卫生计生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6.传统产业空间布局。依托雅安市西北部工业园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以绿色生态工业为发展重点,根据生态功能区定位,发展汉白玉加工、现代轻纺、工艺美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雅安林竹资源优势,依托成雅工业园区,做大做强以家居制品为代表的竹木制品特色轻工业。加快发展实木家具、板式家具等家居精品。依托丰富的茶叶资源在成雅工业园区打造蒙顶山茶集中加工示范园区,重点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和茶叶仓储物流产业,延长蒙顶山茶产业链和价值链,推进成雅工业园区与周边园区的产业差异化发展。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名山区人民政府、天全县人民政府、芦山县人民政府、宝兴县人民政府。

(四)积极培育产业园区竞争新优势。

1.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顺应产业加速融合趋势,将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产业园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引导有条件企业加快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落实“营改增”政策,加大对制造业企业转型的支持力度。按照“盘活资源、释放潜力”的思路,鼓励制造业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环节分离出来,设立独立的法人企业,向社会提供服务。强化区域功能分工和互动协作,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依托飞地园区(经开区)孵化园、雅安物流园区等,积极引进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扎实推进“智慧雅安”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力争在飞地园区(经开区)引进和建设大数据中心。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2.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抓好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争取省级军民融合专项资金和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以飞地园区(经开区)为重点,以建安、川西、雅化等军民融合企业为代表,加快推进军民融合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

3.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标准化厂房,推行产业园区内企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和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园区云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知识产业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服务氛围,提升融资、人才、技术、管理、市场、信息、法律等服务水平,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探索构建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产业园区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提升园区治污能力,加快推动园区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加快转变产业园区发展方式。

1.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依托重大项目、重点科学与科研基地,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二是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重点推进研发设计、信息资源、创业孵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科技文化融合、检验检测等七大科技服务业领域加快发展。推进政府采购科技中介服务;三是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制定出台《金融创新服务奖励办法》《引进金融机构奖励办法》。积极开展应急转贷、助保贷、税金贷、双创小贷、商标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服务。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市商业银行和雅安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推动县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支持蒙顶山茶交所、汉源花椒交易中心拓展业务。

责任单位: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政府金融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2.统筹推进产城人融合。一是做好“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把产业园区作为“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突破点。坚持产城相融、产城互动、产城共进,推动城市与园区“同向规划”,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二是推动产业园区与母城区互动融合。根据相融、相临、相离的原则,推动产业园区与母城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功能对接、管理对接。加快市区、园区或位于城市边缘的产业园区与母城的融合,做好郊区型园区与母城的分工与合作,推动远离中心城区的产业园区“社区化”,实现工业与城市同步转型升级;三是引导园区外来人口市民化。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就业。

责任单位: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管理局,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3.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一是推进园区绿色发展。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约束,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质量底线关系,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坚持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完善污水集中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大气污染物治理及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和管理,强化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监管,稳步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二是推进园区低碳发展。依据《中国制造2025雅安行动方案》的产业布局,依托现有园区及工业基础,推动园区低碳循环发展,进一步优化调整各园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建设循环经济园区。着力推进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推动产业园区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以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产业内循环经济模式。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着力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创新

(一)完善园区开发运营机制。

1.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合理确定园区管理模式和职能职责,并实行动态调整。进一步完善“分散管理”“集中管理”“跨区合作”“政区合一”“市场化运营”等模式园区的管理体制,鼓励发展水平较高、产城人高度融合的园区,探索实行城市新区模式。按照权责一致、事权匹配的原则,理顺园区“区内区外”“条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园区党工委与管委会的职责分工,依法扩大园区经济社会管理和行政审批权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规范现有园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相关指标体系,分类明确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机构规格和内设机构限额。适应建设发展和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其内设机构领导职数配备。

责任单位:市委编办,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2.创新园区开发运行机制。提高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运营能力和水平,完善治理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人员管理方式。推动园区开发主体市场化改造,完善“管委会+公司”的开发模式,通过政府性债务剥离、优质资产注入、混合所有制改造等方式,推进园区现有开发平台的市场化改造,引导园区向市场化融资、综合性投资转变。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开发模式,完善特许经营制度、价格形成机制和财政补贴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和运营,依法保障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创新园区产业联动开发模式,引进培育新兴产业,支持园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3.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加快投融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投资领域创新,创新产业园区投融资模式。年度市级工业发展资金对园区及园内企业支持比例不低于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设立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成立产业园区发展基金。推动产业园区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支持园区内的行业龙头企业或产业联盟发起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给予园区支持,探索建立资源银行,促进园区资源资本化、证券化。引导各园区加快推进“园保贷”工作,扩大“园保贷”规模。

责任单位: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

4.建立“飞地园区”利益共享机制。按照“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适度发展“飞地”园区,制定出台《共建飞地园区(经开区)实现利益共享的指导意见》,引导合作各方建立更紧密的组织模式和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完善项目和企业的统计方式。探索园区合作开发模式,发挥先进园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采取就近整合、异地联建、管理输出等方式,建立健全合作开发领导体制和财税等利益分享机制,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实现“园园合作、品牌联动”。

责任单位: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

(二)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1.提升园区政务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简政放权,依法依规扩大园区经济社会管理和行政审批权限。完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推行全程代办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依法办事、服务优先、特事特办”,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严禁要求企业接受指定服务,不得将政府部门正常的工作职能变相转为有偿服务,不得将自愿性服务的咨询、检测等变为强制性收费服务。

责任单位: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管办。

2.建立多规合一衔接制度。坚持多规合一,实现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规划的相互衔接。完善“统一编制、统一平台、统一管理、分头实施”规划编制、管理和多规衔接审查机制,建设统一的规划信息平台,统一数据底板、用地分类、技术规程,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责任单位: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国土资源管理局。

3.实施严格的企业准入和退出制度。严格园区准入制度,强化安全、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的约束作用,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提升项目质量。坚持过剩产能“减量置换”或“等量置换”,防止落后产能新上项目。建立淘汰退出机制,对清退的企业,依法依规收回土地使用权。

责任单位: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

(三)强化要素资源保障。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依法处理闲置土地,积极利用低效用地,大力探索完善工业低效用地的退出机制,逐步建立完善闲置、低效用地与增量土地挂钩制度。大力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鼓励园区修建标准厂房,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创业创新空间,鼓励企业以租赁方式使用国有建设用地。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试点,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努力提升产业园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承载能力。

责任单位: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2.培育售电侧市场主体。发挥雅安电力资源丰富优势,满足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园区用电需求,着力提升电网发展质量和资源配置能力,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经济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电力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园区资源要素配置优势,助推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按照电力体制改革的精神,推进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成立售电公司,支持售电公司和产业园区参与电力直接交易。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雅电集团。

3.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园区水资源论证,论证产业园区发展规模与水资源条件、水环境承载能力的适应性。在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地区,尽量发展低耗水、低污染的产业,限制淘汰落后产业和企业,从严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贯彻落实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取水许可证和入河排污口同意制度,不逾越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控制产业园区用水指标,鼓励企业之间进行水权转让。

责任单位: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水务局、市环保局。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一)完善规划体系。依据《雅安市“十三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本实施方案,加强对全市产业园区规划指导,引导重点产业园区布局调整和产业优化。各县(区)人民政府、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要按照法定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规划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强化“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观念,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二)健全政策体系。严格产业园区设立条件,落实各类型产业园区企业入驻标准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清理、修订和完善不利于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规定,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配套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质量安全、知识产权、产业准入等法律法规。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区域政策、土地政策、创新政策等政策之间的协调。

(三)建立考核机制。严格执行《雅安市产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细则(试行)》,严肃考核纪律,突出正向激励,强化负面约束。注重对园区的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考核;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四川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四川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及我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园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加大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强化安全事故、污染事故、群体性事件等“负面清单”考核。加强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中期评估,适时推动中期调整。

(四)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双强四好”产业园区党建工作体系推动产业园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通知》(雅委发〔2016〕19号)精神,切实加强产业园区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领导园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组织领导,市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合力。建立健全市领导联系重点产业园区制度,建立县(区)领导包联园区重大项目制度。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督查考核,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