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为气象事业发展留下“底片”

来源: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16-11-09 17:20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中国气象报记者段昊书

2016年11月8日是我国第17个记者节。就在一个多月前,诞生于1989年的《中国气象报》,在创刊的第27个年头里,刊印了第4000期。

17、27、4000,这些数字或许并不起眼,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会有太多的荣誉,也很少停留在镁光灯下,却在用新闻人的信仰与气象工作者的操守,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留下时代的“底片”。

二十七载成长 初心始终未改

1989年4月5日,在时任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的倡议下,根据国家气象局党组决定,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气象报》正式创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张爱萍将军为《中国气象报》题写报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国务委员邹家华为《中国气象报》创刊题词,国务委员宋健发来贺信。创刊之始,《中国气象报》的定位就是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目前也是国内外唯一一家以关注气象、传播气象为己任的专业报纸。

《中国气象报》创刊时为旬刊,后由旬刊增为周刊;1993年7月改为周二刊,2003年1月改为周三刊,2007年7月改为周四刊;2010年1月1日,《中国气象报》正式改为周一至周五每日出刊;2015年,《中国气象报》在周五设置增刊。

从2007年起,中国气象报社开始全面运营中国气象局官方网站(CMA网);从2015年起,中国气象报社全面拓展新媒体业务,设立传媒策划中心,至此报、网、新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7年来,《中国气象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弘扬优秀气象人精神,主动承担气象科普宣传社会责任,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中国气象报》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精神,通过与部门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广大气象干部职工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深化气象改革、气象法治建设、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等重点任务,全面展示气象事业发展成就;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全力做好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民福祉安康服务的宣传工作;努力发掘在改革发展创新、气象预报服务、基层基础工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在北京亚运会、1998年大洪水、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阅兵活动、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G20杭州峰会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做到不缺位、不失语……
199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中国气象报》题词:“希望中国气象报为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服务社会做出贡献。”而在创刊27年之后, “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初心始终未改。

围绕重大决策 凝聚思想共识

《中国气象报》诞生以来的27年,也是中国气象事业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27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党组梳理发展思路,部署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中国气象报》紧密围绕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重大决策与部署,及时准确传递局党组声音,生动细致解读重大决策。

2016年9月22日,当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的与会者落座时,一份配合大会制作的《中国气象报》专刊已整齐摆放。想要更快理解建设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想内涵,读报,成为一种便捷且相对轻松的途径。

应当说,《中国气象报》既是地方气象事业展现亮点的“舞台”,也是中国气象局党组广泛了解事业发展动态的“眼睛”。在《中国气象报》创刊20周年时,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曾为报社写下“纵笔天下写风云”一语。他说,自己每天都读《中国气象报》,看看各地围绕现代化建设“(刊)发了哪些事儿”。也有越来越多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直属单位负责人,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局长乐于拿起笔,在报上发表署名文章,一起分享、一起交流。

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是深化气象改革中必须要啃的“硬骨头”。今年年初,针对防雷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国气象报》以多个版面进行特别报道。“这批稿件的刊发,促使我们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也提高了基层干部职工对改革目的、意义及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各地持续推进改革的动力。”重庆市防雷中心主任覃彬全说。

“太意外了,想不到我们创新区域自动气象站‘众包服务’模式的事情,可以登上报纸‘头条’,还能得到中国气象局领导的批示肯定。”拿着2016年10月27日出版的《中国气象报》,四川省乐山市气象局局长李顶红激动地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得出的经验可以得到分享,对改革者来说,是莫大的激励与肯定。

面向地方需求 推动事业发展

在市、县气象局局长看来,在推动地方气象事业发展方面,《中国气象报》是“真的有用”。

2012年3月10日,《中国气象报》一篇名为《荒山变身农业精品示范园——盱眙气象部门搭建为农服务新平台》的报道,讲述了当地以气象信息服务站、电子预警信息显示屏建设为融入式发展的切入点,打造立体化气象为农服务网络的案例。时任江苏省盱眙县分管副县长姚玉祥看到报道后,直接在县政府常务会上说:“气象部门工作踏实,为农服务动真情、出实招。获得中央级媒体的宣传报道,为盱眙为农服务工作营造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府要给予气象工作大力支持,相关保障应当到位。”同年12月,当地移动气象台项目顺利获批,这在苏北县一级气象台站中属于首例。

类似的事情也曾出现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时,《中国气象报》刊登了一条有关自治州政府支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消息。稿件刊发后,州气象局领导带着报纸到州政府汇报工作,并得到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很快,许多困扰事业发展的难题得到解决。

“感谢气象部门在中央级媒体上宣传恩施,让恩施的气候旅游资源优势扬名全国。”2016年11月1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委副主任胡福先专程来到州气象局表示感谢,并洽谈合作——就在十几天前,《中国气象报》在《旅游·文化》周刊上,以“恩施独特的气候孕育了多彩民族文化和美丽风景”为主题,对当地的气候、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展示。稿件刊发后,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尹达给予充分肯定,州政府官方网站也在重要位置转载。

及时回应关切 勇担社会责任

天气气候与国计民生甚至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而,气象新闻实际上是公众接触最多的新闻类别之一。从这一角度看,《中国气象报》不仅是一份行业报刊,更承担着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进行气象科普宣传的社会责任。

2015年10月,一则有关“某某地将迎来30年来最冷冬天”的网文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上迅速扩散。刁诡的是,这则网文传播到何地,标题中的地名就会变为何地,涉及山西太原、云南昆明、山东济南、湖北武汉、贵州贵阳、江苏常州等全国30余个城市,但文章内容竟完全雷同。对于这则明显有悖科学常识的“气象谣言”,《中国气象报》迅速做出回应,既采访了多地气象专家澄清事实,也请教法律专家来界定恶意传播错误气象预测信息的行为。稿件刊发后获得北京、河北、云南等地多家媒体的全文转载,及时为公众打消了疑虑。

2016年1月中下旬,我国多地遭遇被网友称作“世纪寒潮”的强降温降雪天气。《中国气象报》从1月19日起,连续4天推出专题报道,以专家访谈、科普知识、历史数据分析、服务攻略等多个角度回应社会关切。中国记协予以高度评价,称赞“天气很冷,媒体很‘热’”。

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体现在对天气气候事件、现象的答疑解惑。2012年3月,正值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左宗申建议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增加钓鱼岛天气预报。这一话题公众关注度高,却有一定敏感性。对此,《中国气象报》果断安排“上会”记者采访当时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郑国光,向公众回应“气象部门有必要有能力满足需求”。郑国光对这篇稿件非常重视,专门抽时间帮助记者斟酌文字。稿件刊发后社会反响极佳,得到包括《联合早报》《美国侨报》《香港成报》等多家海外媒体转载,甚至被一些研究我国外交政策的机构引用。不久之后,钓鱼岛天气预报就与公众“见面”了。

坚守新闻一线 追踪事实真相

怀着对新闻事实的高度负责,记者如战士一样,以冲锋的姿态赶赴新闻发生地,又像守护阵地般坚守新闻一线。多少年来,在许多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都能看到《中国气象报》记者的身影。

2008年是我国大事频发的一年。年初,我国南方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国气象报》刊发相关稿件200多篇,充分展现气象部门以及全社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积极行动和感人事迹,对此,时任新闻出版总署副审计长李东东专程到中国气象报社看望一线采编人员;在汶川抗震救灾气象服务宣传中,中国气象报社派出三个报道组奔赴灾区,通过宣传报道,给震区气象部门的重建及救灾服务工作予以极大鼓舞;针对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气象报社成立奥运气象服务宣传报道组,出版国内唯一以服务北京奥运、服务社会公众为宗旨的大众化天气资讯类报纸《奥运天气资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称赞说,这

百年奥运史上也是第一次。

“从舟曲回京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对降雨特别敏感,生怕雨不是下在北京而是灾区,担心那里的百姓再受灾难。”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国气象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采写了大量反映前线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气象服务的报道。在灾区,车开不进,人只能在帐篷里过夜,但当地气象工作者却握着记者的手说:“是你们给了我们力量,让外界知道了我们在灾后的一举一动;也是你们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气象大家庭给予的温暖。”

2016年6月23日,江苏盐城阜宁县出现冰雹及龙卷风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中国气象报》又是在第一时间派记者贾静淅随气象专家调查组进入灾区,围绕预警是否及时发出、学校究竟是否有过防灾演习等内容,拿到了连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未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央视“新闻1+1”栏目组就此专门联系中国气象报社,并转发了相关报道。

秉承职业操守 信仰诗和远方

这是一群无法确定下班时间、时常要挑灯夜战的人;这是一群需要随时收拾行囊、奔向未知的人;这是一群以笔和相机为“武器”,敢于针砭时弊、书写真相的人;这是一群直面时代挑战紧握、甘愿抛洒青春的人。

在全国两会上,《中国气象报》记者多次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仅圆满完成新闻采访任务,更在采访中传递气象部门的声音与风采;也曾在总理新闻发布会上,幸运地成为“全国最幸福的记者”——温家宝总理握着《中国气象报》记者的手,十分感慨:“气象工作做对了并不一定有人知道,但你做错了……”

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或是远离陆地的海岛,《中国气象报》记者深入艰苦台站,亲身体验基层职工的工作生活状态,将鲜为人知的故事讲给世人听。《中国气象报》青海记者站记者金泉才不止一趟上过4700米的沱沱河气象站,他用自己对这群高原气象人的感情,写下名为《在距离蓝天最近的地方吟唱》深度报道。当得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在个人微博上转发并推荐这篇稿件时,沱沱河站里的年轻人说,这里虽然艰苦,但心中却充满了力量。

2016年9月15日,强台风“莫兰蒂”重创福建厦门。正在休假的《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晨在接到指令后,立即中断假期赶赴厦门采访。由于走得匆忙,她根本没时间收拾行李,而厦门全市又因风灾过后物资紧缺。直到连续几天工作后,她才买到了换洗衣物。

而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的一座不起眼的小楼里,不知道有多少个深夜,一盏孤灯、一台电脑、一架噪声巨大的打印机,他们等待着来自万里之外,整期报纸上最后一篇需要即刻刊登的稿件;不知道有多少次易稿,他们反复斟酌词锋尖锐却直中要害的评论,只为给事业前行的热焰更添一把干柴;不知道流过多少泪水,他们只能用“天底下记者哪有不挨批评的”的话来相互慰藉……

或许有一日,这淡淡的墨香会随着数字时代的洪流而渐行渐远。但只要理想不灭,初心未改,他们就在这方寸之间,守护着心中的“诗与远方”。
致敬,我们。

(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颜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