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实施意见

来源:雅安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1-03-02 16:32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川府发〔2010〕34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川办发〔2010〕77号)精神,进一步发挥我市蔬菜生产优势,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保障市场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现就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市地处盆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蔬菜以露地生产、水旱轮作为主,病虫害少,具有天然、生态、质优、生产成本低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初步建成了区域和季节分布明显、优势特色突出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201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42万亩,产量66万吨,其中商品蔬菜50万吨,产值7.5亿元,但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还存在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偏低,生产抗灾能力较弱,蔬菜品种结构不够合理,品种不丰富,不能均衡保障我市消费需求,商品化处理、加工转化率不高,市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各县(区)政府、市级关部门要站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市场供给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蔬菜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创新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市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明确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满足城乡消费需求为目标,通过强化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市场调控,创新发展机制,推动我市蔬菜产业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优质、生态、高端的蔬菜供应基地。

  (二)目标任务。各县(区)要在2011年6月前完成最低菜地保有量划定工作;全市要在2011年10月前绘制好菜地保护图、划定菜地保护区,完成档案建立、标牌设立等工作;2011年12月底前实施蔬菜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市场供应蔬菜的质量安全。

  201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产量70万吨以上,为市场提供商品蔬菜56万吨,鲜菜收入8.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蔬菜收入700元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蔬菜基地无公害整体认证达到100%,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蔬菜商品率达到80%。到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产量75万吨以上,鲜菜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000元以上。

  三、强化基地建设,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一)优化产业布局。充分依托我市独特的自然气候优势,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南部的汉源县、石棉县重点建设蒜苔、茄果类等早市蔬菜和反季节豆类、中高山秋延叶菜类等蔬菜专业化生产基地,北部以雨城区为重点的城市郊区,重点发展香菇、时令茄果类、豆类、瓜类、叶菜类,建设以保障市场供给为目标的专业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马铃薯、豆类等粮菜兼用型蔬菜。按照城镇人口人均0.04亩地的标准,全市划定菜地最低保有量2万亩,其中雨城区8000亩、名山县2500亩、荥经县1500亩、汉源县2000亩、石棉县2000亩、天全县1500亩、芦山县1500亩、宝兴县1000亩。

  (二)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保障性蔬菜生产基地。进一步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等各项涉农资金,加强以耕地质量、农田渠系和路网等为主要内容的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优势特色蔬菜新品种,加大标准化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培育一批发展蔬菜产业的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推动标准化生产;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超市、农产品市场、种植大户以灵活方式建设保障我市蔬菜供应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三)加快发展设施栽培。大力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充分发挥雨城、汉源集约化育苗场的作用,保障蔬菜基地对优质种苗的需求。建设以“春提前、秋延后”为目的,大中小棚配套的栽培设施,实现蔬菜均衡供给。结合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发展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现代蔬菜园区。到2012年全市新建以钢架大棚设施为主的蔬菜栽培面积1000亩以上。

  (四)打造生态优质高端蔬菜品牌。加强基地无公害产地整体认证,努力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比重。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基地蔬菜无公害率达100%,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申请和保护工作,打造地域品牌。加快龙头企业培育,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注册和使用商标,并通过实施商标战略,鼓励支持申报市级知名商标,争创四川省著名商标。推行蔬菜商品销售等级标准化,提高我市生态优质高端品牌蔬菜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五)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落实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税收、金融、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和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菜农、业主、龙头企业、超市、农产品市场等经营主体,联合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创新蔬菜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密切利益联接机制。鼓励专业合作社与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让菜农分享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促进菜农持续稳定增收。积极推广“大园区、小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模式,推进蔬菜适度规模生产。

  四、改善流通环境,确保市场供应

  (一)加快蔬菜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对汉源九襄农产品批发市场、雨城区康藏路蔬菜批发市场及其他县(区)农贸市场的扩建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社区菜市场和农村农贸市场改造升级,逐步形成跨区域与区域性市场结合、批发与零售市场协调发展的蔬菜交易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农超对接,积极推进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建设。适时举办和参与蔬菜展销对接会、特殊蔬菜展会,搭建蔬菜营销平台。

  (二)拓宽市场供应渠道。大力培育蔬菜流通企业和经纪人队伍,积极拓展省内外市场,保障蔬菜供销渠道畅通。根据我市批发市场蔬菜主要从市外调入的实际,从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从副食品价调基金中安排50万元,以贴息办法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批发市场在市外如甘孜州等地建立蔬菜专供基地或进行蔬菜期货交易,确保我市市场淡季供应。

  (三)积极开展产后商品化处理。发展以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以分选、清洗、包装为手段,促进基地农民增收为目标的产地商品化处理,提高蔬菜商品化率。支持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开展连锁经营、超市配送、分级筛选、洁净包装、冷藏保鲜为主的蔬菜商品化处理,鼓励建设冷藏库,发展冷藏运输设施设备,逐步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冷链销售系统,拉长产品有效供应时间,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四)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鼓励企业投资兴办蔬菜加工企业,开展产后处理、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支持企业与农民形成多种形式合作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引导蔬菜生产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市校合作平台作用,为蔬菜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五、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产品安全

  (一)强化检验检测工作。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和环境保护,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门要加大蔬菜质量检测工作,充分发挥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开展常态化监测及县(区)自律性检测的作用,定期对市场和基地产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报给相关县(区)。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各县(区)今年要选择1-2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或蔬菜生产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在全市蔬菜基地推行建立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产品检测档案,实现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品使用安全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优质化,逐步实现对基地、市场农产品监管全覆盖。

  (二)推行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2011年12月底前实施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对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三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实施产地准出制,支持和督促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建立自律性检测机构,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把好产品入市关口。完善蔬菜基地和销售市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质量监督员,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加工企业入市产品的抽检力度。健全蔬菜基地准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查验购销登记制度、质量抽检制度,监督市场开办者对不合格蔬菜产品实行清退,逐步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六、建立预警预报机制,调控市场风险

  尽快建立价格信息预警预报机制和联动机制,建立健全蔬菜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的采集、发布,防范市场风险。加大农贸市场和商场主副食品价格的监测力度,采取市场巡查和定点定时价格监测等措施对蔬菜以及粮、油、肉商品价格波动情况实施全面监测,准确预测发展趋势,并将预报预测结果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及相关部门通报。相关部门要按政府的统一安排迅速动启动联动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稳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市场预期。加大对捏造、散布虚假价格信息的新闻媒体、经营者或个人的监督查处力度,防止不实信息误导市场。

  七、加快发展蔬菜产业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是抓好蔬菜产业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责任主体,要认真落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制定蔬菜生产年度计划、工作措施和相关配套办法,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发展任务。市政府将把各县(区)菜地最低保有数量划定、菜地占补平衡及补偿机制、支持蔬菜生产发展资金落实情况、蔬菜基地建设、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各县(区)要认真负起蔬菜基地建设、市场供给、质量安全等责任。汉源县是省政府规划的“攀西早市蔬菜核心区”、雨城区是“川西蔬菜加工核心区”,两县(区)要按省上规划,强化核心区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强化部门协作。市农业、发改、财政、科技、国土、水务、商务、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市农业局牵头负责基地建设和蔬菜质量安全;市水务局要专门安排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支持蔬菜基地建设;市国土资源局要做好最低菜地保有量的确定和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的征收;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协调蔬菜市场信息预警预报机制和蔬菜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市财政局负责建设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市商务局要做好市场体系建设和畅通蔬菜流通渠道;市工商局要加强蔬菜市场管理,鼓励蔬菜商标注册和知名、著名商标创建,加大对不法商贩的打击力度,市质监局牵头做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的创建工作;市科技局要充分发挥市校合作的平台作用,为蔬菜基地建设和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三)切实加大投入。积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蔬菜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从今年起市政府每年将从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中安排100万元建立蔬菜产业发展资金。各县(区)政府每年也要在本级财政中安排相应的蔬菜发展资金,用于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支持蔬菜生产和流通。开展蔬菜保险业务试点,有条件的县(区)可采取保费补贴,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积极投保。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的相关规定,加强“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收。“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确保资金用于新菜地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新菜农技术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引进和示范推广等。

                                    二○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