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市校合作 携手共赢发展
访谈嘉宾:雅安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姜伟
访谈时间:2021年11月16日
简介
雅安在充分发挥四川农业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围绕雅安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与四川农业大学进一步合作,助推雅安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雅安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姜伟,和姜局长一起聊聊面对科技新理念,站在新起点,构建新格局上,如何深化和拓展市校合作领域。
文字实录

【主持人】聚焦雅安发展,关注雅安政务,解读法规政策,回应社会热点,欢迎收看由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雅安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雅安政务访谈。雅安在充分发挥四川农业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围绕雅安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与四川农业大学进一步合作,助推雅安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雅安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姜伟,和姜局长一起聊聊面对科技新理念,站在新起点,构建新格局上,如何深化和拓展市校合作领域。

【主持人(问题一)】:好的,姜局长,欢迎您做客演播室。本期访谈主题是围绕市校合作主题,那么到底什么是市校合作?您和我们讲一讲

回答:顾名思义,市校合作就是城市与学校合作,具体来讲就是城市为学校提供政治、经济方面的支持,学校为城市定向培养人才,雅安与川农合作,就是双方共同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

问题2:市校合作到底有什么意义?

回答:雅安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四川农业大学人才优势与雅安市农业资源优势有机结合,市校双方始终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坚持“健全保障机制、构建服务体系、开展科技攻关、打造示范基地、组建智囊团队”五管齐下,紧紧围绕我市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有力有序推动市校合作深入发展,为雅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促进雅安市农业农村的高效发展。

问题3:市校双方的合作机制是什么样的?

回答:双方成立了市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相关副市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四川农业大学相关学院和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校合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分管科技副秘书长和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来担任。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听取市校合作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研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市校合作有力推动。从2014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工作经费,相关县(区)也安排了县(区)校合作专项经费,有力保障了市校合作工作有序推进。

问题4:四川农业大学作为雅安唯一一所双一流大学,市校合作这方面,在农业上我们与他们在农林牧渔这方面都开展了很多工作,现在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绩?

回答:从2013年1月开始,雅安市和四川农业大学正式启动了“雅安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安服务总站,组建了畜禽、林竹、果蔬、茶叶、中药材5个产业部。5个产业部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强化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成立以来,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280余项,带动企业、合作社投入大概是5.5亿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5项,实用新专利92项,先后建立科技创新和示范基地40余个,辐射面积达到20万余亩,项目核心示范区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以名山区牛碾坪茶树良种繁育场为例,茶产业部建立了“四园一圃”的良种“育繁推”体系,收集茶树种质资源2000余份,引进省内外茶树良种240多个,成为我国第二,西南第一的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选育川茶2号、川黄1号等新品种6个,牛碾坪也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2016年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考察“雅安模式”茶产业基地时给予了肯定。2019年,作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创新新点位,接受国务院督查组检查,得到了督察组组长翁铁慧部长的充分肯定,为四川、为雅安争了光。

问题5:您说的内容里面说到了“雅安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到底是什么样?给我们讲一讲

回答: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安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以市校联合注册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实体“雅安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总站”为主体,搭建“雅安服务总站—区(县)产业服务中心—乡(镇)特色产业服务站”三级科技服务平台。体系以科技项目为抓手,以企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专家服务队为保障,联合开展关键瓶颈技术攻关,建立优势特色产业工程示范基地等手段,充分行使农业科技指挥权。

近几年,市政府先后印发了《雅安市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办法》《雅安市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从机制层面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热情,雅安服务总站专家团队由2013年成立之初的3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320人,产业服务中心由最初的4个试点县(区)增加到6个,新增科技专家大院6个,雅安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在进一步提升完善。

问题6:也和我们分享一下,目前我们开展的市校合作正在开展的工作有哪些?

回答:近日,我们开展了市校合作支持实施的油茶产业实收测产工作,测产专家组实地考察了油茶种植基地,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丁春邦教授的现场汇报,查看油茶长势和果实成熟情况。专家组随机抽取了“长林4号”和“长林166号”两个品种进行现场测产,平均单株鲜果产量分别达到22.53公斤和18.85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格单株收益达到了135元,每亩茶园套种30株的收益就可以达到4050元。

此次测产油茶品种是从中国林科院引进的5个“长林系列”油茶良种,在名山区开展品比试验和区域适应性试验,通过多年的持续追踪观测和多个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这些品种已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稳定的遗传特性,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下一步工作是要做好成果的推广应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问题7:您刚才说到的长林系列的油茶的品种,那么我们做这些市校合作要为农民增收致富,也是我们的宗旨,如何实现市校科技成果推广?

回答:市校合作,我们秉承“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的合作宗旨,市校双方以优势特色产业工程示范基地建设为核心,科技项目为抓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专家服务团队为保障,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基地。先后建成名山茶叶、雨城藏茶、石棉枇杷、宝兴中药材、汉源花椒等特色产业试点示范基地40余个,核心示范区超过20万亩,有效带动、辐射和壮大了全市优势特色产业。比如通过实施《石棉县马富村黄果柑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及推广》《黄果柑绿色生产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等项目,促进了石棉黄果柑的有机认证、国际GAP认证、“石棉黄果柑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农产品”认证和“石棉黄果柑”原产地证明商标认证,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建立了1个科研实验园、1个母本园还有2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选育审定新品种1个;带动石棉县4.5万亩黄果柑园的科学管理,果园商品果率上升到85%,优质果率上升到70%,每亩增收达到1300元以上;石棉黄果柑种植面积也由2017年4.35万亩,增加到现在的5.2万亩,产值由2.39亿元,增加到3.5亿元,推动了石棉县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

问题8:姜局长在说到这些方面的时候,离不开的是科技,科技攻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市校合作是如何来开展科技攻关的?

回答: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市校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市校双方通过在项目研发、科技攻关以及科教、科研示范基地建设中组建团队,着力推动与项目对接、与产业结合、与市场接轨,有效发挥了团队中领军人才的凝聚、带动、培养作用,切实发现和解决制约雅安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截至目前,搭建国省市平台15个,通过科技攻关,制定了“五雅”产业技术日历,选育审定新品种15个,获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83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135项,制定技术手册、产业标准120余套。2015年,市校双方共同出资6000万元建成了雅安现代畜禽科技创新示范园,通过政、产、学、研协作创新,选育审定新品种1个,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18个,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300余篇,像“草鱼健康养殖营养技术创新与应用”“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了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专利12项,带动企业投资是10余亿元,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取得了丰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问题9:推动市校合作我们具体采取了哪些举措?

回答:一个方面是健全市校合作的保障机制,二是完善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三是开展农业产业发展科技攻关,第四是打造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五是组建农业产业服务智囊团队。

问题10:您刚才提到了“五雅”产业技术日历,我们也了解到,雅安市成立了雅安市现代农业“五雅”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这个服务团指的是什么呢?具体做些什么样的工作?

回答:雅安市现代农业“五雅”产业科技特派服务团是指围绕我市现代农业雅茶、雅果、雅竹、雅药、雅鱼这5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采取“一业一团”的方式,组建的5个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其工作职责是面向我市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产业领域内的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基层科技特派员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新工艺,解决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领办、创办、协办科技企业或新科技服务机构。

那么我们要求“五雅”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一要心系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事业,履职尽责,敬业奉献,用真情、出真招、求实效,为我市现代农业“五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要求我们发挥技术特长,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创业,加快农业农村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切实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要求他们加快作风建设,切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情系“三农”,服务“三农”。四要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注意生产及个人安全。对工作事迹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雅安市科技局将适时给予通报表扬,并通过市级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问题11:在这儿,也请姜局长给我们说一下目前农业产业服务智囊团队具体的情况

回答:学校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学科、人才、科技和平台优势,行使“技术指挥权”,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实现了有机融合。市校双方通过构建科技服务团队,在雅安服务总站设立了五雅产业部,专家团队共计320人,创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市校双方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双向培养机制,组织实施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到地方挂职试点工作。2017年以来,已选派陈洋尔等8人到雅安的县(区)挂职科技副县(区)长和科技部门副局长,选派200余人次担任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各类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70余次,培训各类农业从业者超过2.5万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280余个。2014年和2016年,田孟良教授团队在服务宝兴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上,先后两次建成“国家基本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雅安分基地”,在品种布局、生产技术、销售市场等多方面进行创新,2012年和2020年,宝兴县两次入选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基地县,“宝兴川牛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并成为雅安市中药材产业名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去年,宝兴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4.9万亩,中药材年总产值达到1.63亿元。

问题12:就目前来说,我市在推进市校合作工作的开展上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回答: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市校合作的领域不够全面,在农业方面开展合作较多,在文化、旅游、体育和大数据产业等方面的合作较少;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主导产业做精做大方面仍有差距,更多考虑产品种类的面上推广,资金的统筹集中使用考虑不够,项目杂、散、小,主导产业面上的带动效应还不够;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的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示范推广和带动能力不强。

问题13:找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也可以定向的去进行改善,那么下一步如何打算推进市校合作?

回答:一个方面是做好政策体系精准衔接,制定出台市校合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建立稳定完善的市校合作机制,使雅安全域成为川农大在农林牧渔、农旅融合、康养产业等方面的“产学研”基地,加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发展。

第二个方面要不断完善雅安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稳定务实的联席会议制度,提升雅安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总站和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总站服务提质增效,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三个方面我们要持续加强雅安畜(禽)、果蔬、茶叶、中药材等新品种、新技术的联合技术攻关,并通过试点“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约,破除农业产业卡脖子技术瓶颈,培育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

第四个方面要探索创建一批重大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建设一批农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构建多渠道、多层次、高效率的科研成果转化承接体系,着力承接转化原创农业科技成果。

第五个方面要坚持科技干部选派挂职制度,强化市校特派员团队建设,根据每个县(区)产业发展情况,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吸纳学校和地方科技人才,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加强对科技特派员人才培训,建立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的组织体系,提高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能力。

【主持人】再次感谢姜局长做客演播室。

【主持人】雅安市科学技术局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整合四川农业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地方政府行政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全面形成了贯穿一二三产业“三位一体”的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切实打通了科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力地推动了雅安农业产业发展。好了感谢您收看本期的雅安政务访谈,您可以通过雅安市人民政府网站收看我们的节目,也可以通过无线雅安随时随地关注我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嘉宾简介
廖静姝同志简历

姜伟雅安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伟,男,汉族,1968年4月生,本科,中共党员。简 历1988.09-1990.07 四川省教育学院... 查看详情>>

现场图集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